新利平台 > 即時新聞 > 地方

【在高質量發展上不斷取得新突破——省兩會特別報道】鄉村振興強力推進

發布時間:2023-01-13 11:27:00來源: 山西日報

  鄉(xiang) 村興(xing) ,百業(ye) 興(xing) ;“三農(nong) ”穩,天下安。剛剛過去的2022年,是極不平凡的一年,我省積極統籌疫情防控和農(nong) 業(ye) 生產(chan) ,穩字當頭、提字發力、保字交卷,全省農(nong) 業(ye) 農(nong) 村各項工作取得令人欣喜的成績,農(nong) 業(ye) 更加高質高效、農(nong) 村更加宜居宜業(ye) 、農(nong) 民更加富裕富足,鄉(xiang) 村振興(xing) 邁出嶄新步伐,為(wei) 全方位推動高質量發展作出了貢獻。

  經濟指標超預期 糧食生產(chan) 創曆史

  民族要複興(xing) ,鄉(xiang) 村必振興(xing) 。2022年,我省農(nong) 業(ye) 農(nong) 村主要經濟指標超預期,前三季度,全省實現農(nong) 林牧漁業(ye) 增加值924.7億(yi) 元,按可比價(jia) 格計算,比上年同期增長4.6%;全省一產(chan) 增加值完成867.84億(yi) 元,實際增速4.6%,高於(yu) 全國;農(nong) 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1471元,增速6.7%,高於(yu) 全省GDP、高於(yu) 全省城鎮居民、高於(yu) 全國。1—11月,一產(chan) 固投完成454.1億(yi) 元,同比增長3.4%,高於(yu) 全國。預計全年一產(chan) 增加值1400億(yi) 元,實際增速5%左右;一產(chan) 固投完成500億(yi) 元左右,增速3%左右。

  豐(feng) 收的喜悅是鄉(xiang) 村振興(xing) 最美的底色。2022年,我省糧食生產(chan) 喜獲豐(feng) 收,總產(chan) 畝(mu) 產(chan) 雙雙創下曆史新高。糧食播種麵積4725.5萬(wan) 畝(mu) ,增加18.3萬(wan) 畝(mu) ,超額完成任務;糧食總產(chan) 量1464.3萬(wan) 噸,比2021年增加43.05萬(wan) 噸;單位麵積產(chan) 量4647.9公斤/公頃,比2021年增加118.83公斤/公頃。糧食增產(chan) 超過8億(yi) 斤,增幅全國第4,畝(mu) 產(chan) 增幅全國第2;國家糧食安全考核獲優(you) 秀等次;糧食生產(chan) 受到農(nong) 業(ye) 農(nong) 村部通報表揚。

  新絳縣三泉鎮白村種糧大戶晁貞良高興(xing) 地說:“糧食獲得了大豐(feng) 收,政策好、專(zhuan) 家服務好也是關(guan) 鍵。”2022年我省落實補貼政策,發放種糧農(nong) 民一次性補貼、耕地地力保護補貼等100餘(yu) 億(yi) 元,大大調動了農(nong) 民種糧、管糧的積極性。

  強化科技興(xing) 農(nong) ,推進鄉(xiang) 村振興(xing) 。2022年全省農(nong) 業(ye) 科技進步貢獻率61.9%,首次超過全國水平;主推技術到位率96%,超過國家要求。主要農(nong) 作物良種覆蓋率96%,主要畜禽供種保障率84%,主要水產(chan) 養(yang) 殖品種良種覆蓋率92%。農(nong) 作物綜合機械化率預計74.7%,高於(yu) 全國。

  重要農(nong) 產(chan) 品供給再上台階。2022年我省肉蛋奶進位次,預計全年產(chan) 量分別達162萬(wan) 噸、133.6萬(wan) 噸、155.4萬(wan) 噸,同比增長21%、19%、15%,產(chan) 量在全國位次前移。蔬菜水果產(chan) 量均邁上千萬(wan) 噸台階,預計全年產(chan) 量分別達1000萬(wan) 噸、1050萬(wan) 噸,同比增長8.7%、7.6%。農(nong) 產(chan) 品質量安全提檔次,監測合格率達99.5%,高於(yu) 全國平均水平1.9個(ge) 百分點,為(wei) 曆史最高水平。

  特優(you) 產(chan) 業(ye) 增效益 主體(ti) 培育提實力

  產(chan) 業(ye) 振興(xing) 是鄉(xiang) 村振興(xing) 的重中之重。牢記習(xi) 近平總書(shu) 記殷殷囑托,2022年我省堅持打好有機旱作牌、特色優(you) 勢牌、加工轉化牌,向開發農(nong) 業(ye) 多種功能、挖掘鄉(xiang) 村多元價(jia) 值要效益,持續推進三大戰略五大平台十大集群建設,推動鄉(xiang) 村產(chan) 業(ye) 振興(xing) 取得明顯成效。

  優(you) 布局、延鏈條、促融合、樹品牌。2022年,我省引導特色農(nong) 產(chan) 品向最適宜區集聚,南果平台交易中心主體(ti) 工程建設完成,國家級忻州雜糧市場建設完成,北肉平台大同國際陸港建成投運,東(dong) 藥材西幹果交易市場初見雛形,集聚效應初步顯現。緊扣“糧頭食尾”“農(nong) 頭工尾”,依托優(you) 勢產(chan) 區,構建“鏈主企業(ye) +合作社+家庭農(nong) 場+小農(nong) 戶”主體(ti) 矩陣,打造8條重點產(chan) 業(ye) 鏈,鏈產(chan) 值260億(yi) 元,帶動農(nong) 戶50萬(wan) 戶。打造20類單品全產(chan) 業(ye) 鏈,山西生豬入選全國全產(chan) 業(ye) 鏈重點鏈,吉縣(蘋果)、清徐(高粱)入選全國全產(chan) 業(ye) 鏈典型縣。農(nong) 產(chan) 品加工業(ye) 銷售收入完成3712.2億(yi) 元,同比增長39.7%。圍繞黃河、長城和太行“三大旅遊板塊”,大力發展鄉(xiang) 村旅遊、休閑農(nong) 業(ye) 、農(nong) 村電商等新產(chan) 業(ye) 新業(ye) 態,在1市10縣開展農(nong) 林文旅康產(chan) 業(ye) 融合發展試點,永濟、高平等4個(ge) 縣(市)入選國家休閑農(nong) 業(ye) 重點縣,創建中國美麗(li) 休閑鄉(xiang) 村48個(ge) 。

  一批三晉新農(nong) 人、農(nong) 創客在創業(ye) 創新大賽中脫穎而出,為(wei) 我省鄉(xiang) 村振興(xing) 提供了人才支撐。首批發布的66個(ge) “有機旱作·晉品”華麗(li) 亮相,“區域品牌+企業(ye) 品牌+產(chan) 品品牌”品牌矩陣加速構建,培優(you) 晉糧、做強晉肉、叫響晉菜、提升晉果、振興(xing) 晉藥、擦亮晉釀,宣傳(chuan) 廣告登陸央視《新聞聯播》黃金時段,“山西特色、自然本色”叫響全國。

  新型農(nong) 業(ye) 經營主體(ti) 規模實力持續增強。2022年,我省落實市場主體(ti) 倍增要求,推動農(nong) 業(ye) 市場主體(ti) 隊伍不斷壯大,全省農(nong) 業(ye) 市場主體(ti) 39.16萬(wan) 戶,新增19.59萬(wan) 戶,占全省新增市場主體(ti) 的20.47%;培訓高素質農(nong) 民5萬(wan) 人,全省龍頭企業(ye) 達到2850家,全年新增國家級龍頭企業(ye) 5個(ge) ,新申報國家示範社83個(ge) ,新評選省級示範家庭農(nong) 場224個(ge) 、示範縣5個(ge) 。

  美麗(li) 鄉(xiang) 村上台階 幸福生活樂(le) 開懷

  2022年,我省緊緊圍繞農(nong) 業(ye) 基礎設施現代化、農(nong) 村生活設施便利化、基本公共服務均等化,全麵改善農(nong) 村農(nong) 民生產(chan) 生活條件,持續推動基礎設施往村覆蓋、往戶延伸,努力讓農(nong) 民就地逐步過上現代文明生活。

  既盡力而為(wei) ,又量力而行,我省印發《關(guan) 於(yu) 進一步強化農(nong) 村改廁若幹政策措施的意見》《2022年改善農(nong) 村農(nong) 民生產(chan) 生活條件十件實事實施方案》等,實現理念大轉變、政策邁大步、質效大提升,調整優(you) 化農(nong) 村改廁15條政策措施,務實推進農(nong) 村改廁和問題整改,落細落實農(nong) 村生活垃圾和汙水治理一係列整治政策,持續聚焦“路、水、暖、網、鏈、廢、機、田、證、險”等,全麵改善農(nong) 村農(nong) 民生產(chan) 生活條件;大力實施農(nong) 村生活垃圾治理、汙水治理、廁所革命、農(nong) 業(ye) 生產(chan) 廢棄物資源化利用、平安農(nong) 機創建、村容村貌提升五大行動,全省鄉(xiang) 村建設和農(nong) 村人居環境質量水平全麵提升;協同推進農(nong) 業(ye) 農(nong) 村領域環境汙染防治與(yu) 溫室氣體(ti) 減排,天藍、水碧、土淨的美麗(li) 鄉(xiang) 村建設更上新台階,農(nong) 民群眾(zhong) 的獲得感、幸福感不斷提升。

  2022年年底,文化和旅遊部公布了第四批200個(ge) 全國鄉(xiang) 村旅遊重點村和第二批98個(ge) 全國鄉(xiang) 村旅遊重點鎮(鄉(xiang) )名單,我省陽泉市郊區西南舁鄉(xiang) 咀子上村、長治市壺關(guan) 縣石坡鄉(xiang) 南平頭塢村等6個(ge) 村和大同市靈丘縣紅石塄鄉(xiang) 、晉中市榆次區烏(wu) 金山鎮、臨(lin) 汾市永和縣乾坤灣鄉(xiang) 3個(ge) 鎮(鄉(xiang) )入選。截至目前,全省共有39個(ge) 村、6個(ge) 鎮(鄉(xiang) )入選全國鄉(xiang) 村旅遊重點村、鎮(鄉(xiang) )。

  激發鄉(xiang) 村治理新活力。2022年,我省以抓黨(dang) 建促基層治理能力提升專(zhuan) 項行動為(wei) 統領,加強部門協調、機製創新、試點示範等工作,大力推行網格製和村黨(dang) 組織書(shu) 記星級化管理等方法推進鄉(xiang) 村善治。啟動省級鄉(xiang) 村治理試點示範創建,聯合中國移動開展數字賦能鄉(xiang) 村治理試點。

  2022年,全省收入10萬(wan) 元以上的村級集體(ti) 經濟組織基本實現全覆蓋;19.3萬(wan) 搬遷脫貧勞動力基本實現穩定就業(ye) ;鄉(xiang) 村振興(xing) 銜接資金55.49億(yi) 元用於(yu) 支持產(chan) 業(ye) 發展,鄉(xiang) 村振興(xing) 產(chan) 業(ye) 周轉金50%安排到鄉(xiang) 村振興(xing) 重點幫扶縣;啟動脫貧地區產(chan) 業(ye) 幫扶到村到戶增效增收行動,全年脫貧人口人均純收入預計12406元,增長15.1%……鄉(xiang) 村振興(xing) 戰略的深入實施,正在三晉大地上繪就一幅幅生機勃勃的壯美畫卷。

  受益群眾(zhong) 說

  看著眼前平平展展的高標準農(nong) 田,大同市陽高縣東(dong) 小村村民尉建民倍感欣慰:“以前這片地叫滾牛坡,就是牛也站不住腳的意思,現在‘鐵牛’滿地跑,這都是因為(wei) 實施了高標準農(nong) 田建設。人背牛馱的日子一去不複返了,感謝政府實施的高標準農(nong) 田項目,給咱老百姓辦了大好事。”近年來,陽高縣統籌高標準農(nong) 田、機田證試點項目建設,突出示範引領、生產(chan) 托管,實現效益倍增,項目區灌溉水利用率提高30%,耕地質量提高0.5個(ge) 等級,土地增效變成“高產(chan) 田”。

  臨(lin) 汾市襄汾縣古城鎮關(guan) 村村民董巧玲靠著家傳(chuan) 的“八大碗”手藝,成了村裏的致富能手。2022年11月,她注冊(ce) 了“晉福臨(lin) ”商標。一進臘月門,她就忙著製作獨具特色的“關(guan) 村八大碗”,她說:“現在國家政策好,村幹部帶頭幹、出點子、跑貸款,隻要有一技之長又肯吃苦,大家都能致富。去年臘月我的‘八大碗’賣出去800多份,今年一到臘月就接了不少訂單,預計能超過3000份。”

  晉城市澤州縣川底鎮二十裏鋪有八百畝(mu) 黃芩種植區,大型藥材起根機來回穿梭,工人們(men) 手腳麻利,嫻熟地將一根根黃芩收集起來準備裝袋發貨。村民張榮拽說:“我們(men) 村好多人都來拾黃芩了,拾一天能掙80塊錢呢。種黃芩、收黃芩增加了我們(men) 的收入。”二十裏鋪有千畝(mu) 連翹種植基地,2022年村裏又積極發展黃芩產(chan) 業(ye) ,切實解決(jue) 了冬閑時節周邊村民的務工就業(ye) 問題。(記者王秀娟)

(責編:李文治)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