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利平台 > 即時新聞 > 地方

浙江新昌:“綠”字亮底色 “進”顯高質量

發布時間:2023-01-18 15:44:00來源: 人民網-浙江頻道

  “八山半水分半田”,綠色,一直都是紹興(xing) 新昌的動人色彩。

  入選全國“2022年度縣市綠色高質量發展百佳樣本”,位列全國“兩(liang) 山”發展百強縣榜單第八位,榮獲美麗(li) 浙江建設(生態文明示範創建行動計劃)工作考核優(you) 秀縣,實現“美麗(li) 浙江”建設考核三連優(you) ,獲評全省第一批浙江省生態文明建設實踐體(ti) 驗地、“美麗(li) 浙江十大樣板地”,首批浙江省全域“無廢城市”建設綜合評估市縣(區),2022年度全省生態環境公眾(zhong) 滿意度全省第30位、全市第一位,繼續領跑紹興(xing) ……

  一張張美麗(li) 生態“成績單”的背後,凸顯的是新昌殷實的“生態家底”。2022年以來,新昌縣全麵貫徹落實“生態興(xing) 縣”戰略部署,堅守發展和生態兩(liang) 條底線的積極探索,在保護青山綠水的同時帶動“富起來”,實現“強起來”,成為(wei) 全省踐行“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的生動樣本。

  加“數”護綠亮底色

  “中心監測到七星街道某龍蝦店油煙排放濃度平均值超過2毫克每立方米,平台發出警報,請立即處理。”近日,新昌縣綜合行政執法局直屬一中隊隊員張林奎和七星中隊李良波通過“數字城管”平台收到指令,立即趕往現場處理。整個(ge) 案件處理用時不到1小時。

  作為(wei) “浙裏藍天”大氣數字化應用的餐飲油煙模塊試點縣,2022年,紹興(xing) 市生態環境局新昌分局聯合該縣綜合執法局建設餐飲油煙數字化監控係統,對餐飲經營戶重點開展省控站點1公裏區域和有關(guan) 敏感區周邊油煙排放口安裝在線監測係統,建立形成超標預警—處置—反饋—懲戒的閉環工作機製,有效解決(jue) 餐飲油煙汙染大、管理難、擾民嚴(yan) 重等問題。

  在治氣上,新昌還依托無人機、走航監測車、高空瞭望平台、揚塵源在線監測係統等數字技術手段,形成一張24小時全時段監控的“天地一體(ti) 化”大氣汙染治理網絡;建設完成2套黑煙電子抓拍係統,2021年以來共遙感監測柴油車40萬(wan) 輛次;建成200台在線監測設備,與(yu) “浙裏藍天”煙塵治理場景聯網……截至2022年12月31日,新昌空氣質量綜合指數、優(you) 良天數比率、PM2.5年濃度三項空氣質量考核指標均居紹興(xing) 市第一。其中,PM2.5濃度較2021年同期優(you) 化3微克/立方米,達到曆年來最優(you) 水平,且全市同比改善幅度最大。2022年7月,新昌PM2.5平均濃度在全省55個(ge) 縣級城市中位列第9位,是紹興(xing) 市唯一進入全省前十的縣(市)。

  在治廢上,創新搭建“互聯網+醫廢”平台信息化技術,通過雲(yun) 計算、大數據分析等互聯網雲(yun) 端技術,全程監控、全程溯源,從(cong) 產(chan) 生到銷毀、處置“全閉環”。引入“虎哥”模式,建立“前端收集一站式、循環利用一條鏈、智慧監管一張網”模式。截至目前,累計收集有害垃圾3.9噸,資源化率達到95%以上,無害化率100%。

  在治水上,依靠物聯網、遙感和GIS等先進技術,新昌縣34家重點汙染源企業(ye) 安裝在線監控係統38套,接入452套監控視頻,構建起河道水質實時監測網絡和流域網格化汙染負荷監控網絡,目前新昌已實現全縣各鎮鄉(xiang) 及“三江”交界斷麵19個(ge) 監測點全覆蓋,30個(ge) ”全球眼“視頻監控點。截至目前,新昌江、澄潭江、黃澤江“三江”交接斷麵水質均值達到地表水Ⅱ類水質標準。市級14個(ge) 水環境質量考核斷麵均達到Ⅱ類或Ⅲ類功能區要求,斷麵達標率為(wei) 100%。縣城、鄉(xiang) 鎮飲用水源地水質均達到Ⅱ類功能區要求,達標率100%。

  全力以“複”煥新機

  圍繞人與(yu) 自然和諧共生的目標,紹興(xing) 市生態環境局近年來堅持在新昌江、澄潭江、黃澤江三大流域,以及欽寸水庫、長詔水庫重要水源地,實施生態治理、生態修複、生態管理。目前,新昌河湖生態緩衝(chong) 帶已劃定,並製定了生態修複方案。

  長詔水庫是新昌人民的“大水缸”。近年來,新昌縣通過森林撫育、補植彩色樹種、改造林相等生態修複手段,對水庫周邊山體(ti) 實行沿線連片整體(ti) 推進治理。同時,建立協同聯動執法機製,組建由新昌縣公安、檢察院、自然資源、生態環境、農(nong) 業(ye) 農(nong) 村、水利、城管等相關(guan) 部門10多名執法人員組成的綜合執法隊伍,常態化開啟視巡、機巡、人巡三位一體(ti) 的巡查模式。近年來,重點圍繞水源地保護開展水行政執法活動12次,發現並解決(jue) 問題2個(ge) 。

  一邊開展水源地生態修複,恢複生物資源;一邊是精準“亮劍”、重拳出擊,嚴(yan) 厲打擊破壞生物多樣性違法犯罪行為(wei) 。

  生物多樣性是人類生存和發展的基礎。新昌是“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理念的重要萌發地,作為(wei) 首批國家生態文明建設示範縣,第三批“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實踐創新基地,更應彰顯“生態擔當”。

  2022年5月20日,在國際生物多樣性日到來之際,紹興(xing) 市生態環境局新昌分局聯合新昌縣人民法院、新昌縣人民檢察院在天姥山省級森林公園聯合舉(ju) 辦了以“踐行綠色司法 建設法治生態”為(wei) 主題的生物多樣性司法保護活動。

  近年來,新昌還設立生物多樣性司法協同保護基地、新昌法院環境資源欽寸水庫巡回法庭,成立紹興(xing) 市首個(ge) 由法院協同多部門共同設立的綜合性生態修複場所——生態司法修複基地(欽寸水庫),為(wei) 探索環境資源案件修複性司法及推進飲用水水源地保護提供實踐樣板。

  點“綠”成金奔共富

  隆冬時節,行走在新昌縣廣大鄉(xiang) 村,產(chan) 業(ye) 發展風生水起,美麗(li) 家園宜居宜業(ye) ,一幅“產(chan) 業(ye) 興(xing) 旺、生態宜居、鄉(xiang) 風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美好畫卷正在新昌大地徐徐展開。

  “一邊是山,一邊是江,感覺空氣都是甜的。”來自寧波的趙楠和朋友從(cong) 新昌縣鏡嶺鎮雅莊村沿著澄潭江綠道騎行。2022年4月,澄潭江綠道景觀一期工程正式完工,將當地的美麗(li) 河湖風光串珠成鏈,成為(wei) 一條集騎行、步行、觀光、休閑等多功能為(wei) 一體(ti) 的生態慢行係統。如今,二期景觀提升工程正在建設中。

  水環境綜合治理不僅(jin) 帶來了澄潭江的“水”之變,也帶來了沿岸的“業(ye) ”之變。依托優(you) 良生態、古村風貌和民族文化,新昌外婆坑村建成民族風情園、民俗博物館等旅遊景點,實現村集體(ti) 經濟收入、村民人均收入持續增長;依托生態循環中心,新昌梅渚村建成“無廢民宿”“無廢商店”等,成為(wei) 當地網紅村;依托礦山生態環境,新昌大佛寺兩(liang) 座廢棄礦山被塑造成全新奇致景觀,實現經濟效益和社會(hui) 效益雙提升。2022年9月,新昌憑這三個(ge) 示範點,成為(wei) 紹興(xing) 市唯一一地入選全省首批生態文明建設實踐體(ti) 驗地。

  好山好水好空氣,山水是新昌最大的發展資源。近年來,新昌縣還積極實施“茶葉強縣”發展戰略,綠茶葉變“金葉子”,2022年,該縣茶產(chan) 業(ye) 鏈總產(chan) 值超96億(yi) 元,帶動低收入農(nong) 民人均增收近萬(wan) 元。聚焦全縣30多萬(wan) 畝(mu) 低效林和荒山荒坡,鼓勵低收入農(nong) 戶將土地承包經營權、宅基地使用權等折股量化,以入股、租賃等形式進行盤活,低效林變“珍貴林”。2022年,新昌縣完成招標、種植香榧林4萬(wan) 餘(yu) 畝(mu) ,預計可為(wei) 91個(ge) 村增加集體(ti) 經營性收入1500萬(wan) 元。立足豐(feng) 富的山林資源優(you) 勢,進一步打響“新昌優(you) 選”區域公用品牌,農(nong) 特產(chan) 變“名品牌”。截至目前,“新昌優(you) 選”擁有產(chan) 品45款,布局點位55個(ge) ,帶動低收入農(nong) 民增收致富3000萬(wan) 元……

  如今,在新昌,蘊藏在清水綠岸間的生態優(you) 勢正源源不斷地轉化為(wei) 發展優(you) 勢,蹚出一條生態產(chan) 品價(jia) 值實現與(yu) 鄉(xiang) 村振興(xing) 協同推進的共同富裕之路,百姓的獲得感、幸福感不斷增強。

  生態優(you) 先,讓“綠水青山”的底色不褪色、不變色;綠色發展,使“金山銀山”的分量更大、成色更足。未來,新昌將不斷推動從(cong) “生態興(xing) 縣”向高質量發展轉變,從(cong) 生態顏值向經濟價(jia) 值轉變,從(cong) “生態佳”向“生態+”邁進,全力打造生態文明示範地。(俞帥鋒、潘曉林)

(責編:李文治)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