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利平台 > 即時新聞 > 地方

【鞏固拓展脫貧攻堅成果 紮實推進鄉村全麵振興】產業變強 村莊變美

發布時間:2023-02-06 15:08:00來源: 山西日報

  大同市雲(yun) 州區,街頭巷尾洋溢著新春的喜慶氣息。春節期間,走進雲(yun) 州區唐家堡村,54歲的村民楊旗正在琢磨新年的發展規劃。

  “黃花產(chan) 業(ye) 發展趕上了好時候。”一說到黃花,楊旗精神百倍,“2011年,我成立了黃花合作社。過去隻是單一地收幹菜賣幹菜,一年下來賣個(ge) 400多噸。現在成立了花傾(qing) 城田間農(nong) 業(ye) 發展有限公司,建起了太陽能冷庫,上了烘幹設備和包裝車間,還在地頭建起了加工廠和直播展廳!”

  去年,楊旗的公司收獲黃花鮮菜400噸,製成幹菜56噸,從(cong) 合作社買(mai) 幹菜200多噸,產(chan) 值約1800萬(wan) 元。老楊說,今年將瞄準黃花和雜糧深加工,不斷延伸產(chan) 業(ye) 鏈條,進一步提升公司的輻射帶動能力。

  發展產(chan) 業(ye) 是鞏固拓展脫貧攻堅成果的治本之策。從(cong) 助力脫貧攻堅到推動鄉(xiang) 村振興(xing) ,黃花產(chan) 業(ye) 已成為(wei) 大同市的一張產(chan) 業(ye) 名片。據悉,全市黃花全產(chan) 業(ye) 鏈產(chan) 值由2020年的18.4億(yi) 元增加到2022年的40多億(yi) 元,產(chan) 業(ye) 帶動效應明顯增強。

  記者了解到,2022年大同市8大特色產(chan) 業(ye) 全產(chan) 業(ye) 鏈產(chan) 值達到200億(yi) 元,帶動農(nong) 民戶均增收1200元,真正為(wei) 鄉(xiang) 村振興(xing) 插上“金翅膀”。

  如何建立健全防止返貧的長效機製,鞏固來之不易的脫貧成果?去年以來,大同市堅持把鞏固拓展脫貧攻堅成果、防止規模性返貧作為(wei) 頭等大事,把促進農(nong) 民增收作為(wei) 根本之舉(ju) ,出台《大同市促進脫貧群眾(zhong) 增收十項措施》,從(cong) 加強防返貧動態監測幫扶、發揮產(chan) 業(ye) 帶動作用、強化銜接資金項目聯農(nong) 帶農(nong) 利益聯結、支持脫貧人口就近就地就業(ye) 等十個(ge) 方麵,拿出“真金白銀”支持促進群眾(zhong) 增收。

  健全防止返貧動態監測和幫扶機製是從(cong) 製度上預防和解決(jue) 返貧問題、鞏固拓展脫貧攻堅成果的有效舉(ju) 措。大同市的策略是實施“四個(ge) 一”:推廣“一套係統”。在全市範圍內(nei) 推廣應用《防返貧監測預警和幫扶管理係統》,將全部常住農(nong) 戶納入監測範圍,運用大數據信息化手段進行係統性、及時性、智能化、精準化監測,定期采集更新信息,及時掌握農(nong) 戶情況。調整“一個(ge) 標準”。將全市2022年防止返貧監測範圍收入標準調整為(wei) 6500元,並結合全市收入水平,將收入低於(yu) 8500元,且不在監測範圍的農(nong) 村常住居民列為(wei) 觀測對象。建立“一個(ge) 基金”。整合優(you) 化“十三五”期間為(wei) 建檔立卡貧困戶投保的意外險、返貧險兩(liang) 個(ge) 險種,將全部農(nong) 戶納入保障範圍,建立“防返貧保險基金”。掛起“一套圖紙”。全市範圍內(nei) 實施掛圖作戰,各行政村及時更新村情簡介,繪製產(chan) 業(ye) 分布圖、收入構成圖和防返貧作戰圖,以坐標量化倒逼工作落地落實,實現工作“質效”雙提升。

  “飯碗”端起來,“口袋”鼓起來。“天鎮保姆”“廣靈巧娘”“靈丘阿姨幫”等勞務品牌叫響全國;支持脫貧人口就近就地就業(ye) 促進增收。同時,通過積極開發公益崗位、盤活用好就業(ye) 幫扶車間等方式,增加脫貧人口務工收入。

  在靈丘縣,下沿河村大力實施“農(nong) 文旅”融合工程,著力打造旅遊觀光、度假休閑為(wei) 一體(ti) 的宜居宜業(ye) 宜遊的美麗(li) 村莊,讓村民端起了“旅遊飯”。靈丘見南山文旅發展有限公司每年聘用26名村民從(cong) 事旅遊服務工作,年人均增收約2.6萬(wan) 元。

  在廣靈縣,打造以手工編製為(wei) 特色的“廣靈巧娘”品牌,讓閑散的婦女勞動力資源和能量得到充分釋放,讓廣大婦女就地就近就業(ye) ,享受到“村口辦廠、炕頭就業(ye) ”帶來的實惠,進而輻射帶動全縣婦女自主創業(ye) 。

  推進鄉(xiang) 村建設,補齊發展短板。看一組數據:2022年,全市農(nong) 村危房改造751戶,全市穩定脫貧人口、監測對象、農(nong) 村低收入人口參保率達到100%,農(nong) 村飲水安全受益村莊349個(ge) ,受益人口達34.38萬(wan) 人……廣大農(nong) 民群眾(zhong) 的獲得感幸福感日漸增強。

  冬日,站在雲(yun) 州區坊城新村中心廣場四望,一排排房屋整潔宜居,衛生室、圖書(shu) 室、黨(dang) 建室、文化活動室、技能培訓服務站設施齊全,功能完善。

  2021年12月,大同市啟動實施了農(nong) 村“頤養(yang) 工程”,專(zhuan) 門針對農(nong) 村無人照料、子女無贍養(yang) 能力的“兩(liang) 無”老人。去年1月,坊城新村就建起關(guan) 愛服務中心——“頤養(yang) 之家”,開始為(wei) 村裏及周邊村莊的孤寡老人提供養(yang) 老服務。村民劉文友說,這裏天天都和過年一樣,飯菜也不重樣,聊天都不用串門,比自己待在家裏舒服多了!

  黨(dang) 的二十大報告提出,全麵推進鄉(xiang) 村振興(xing) 。大同市鄉(xiang) 村振興(xing) 局局長謝誌海表示,將把學習(xi) 貫徹黨(dang) 的二十大精神作為(wei) 首要政治任務,全麵落實中央、省、市對鞏固拓展脫貧攻堅成果同鄉(xiang) 村振興(xing) 有效銜接的部署要求,把增加脫貧群眾(zhong) 收入作為(wei) 根本措施,持續推動鞏固脫貧成果再上新台階、鄉(xiang) 村振興(xing) 邁出新步伐。(記者趙建軍(jun) 通訊員李文兵)

(責編:李文治)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