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利平台 > 即時新聞 > 地方

京津間第4條高鐵通道今年將打通

發布時間:2023-02-10 10:25:00來源: 北京日報

  春運返程高峰,剛開通一個(ge) 月的京唐、京濱城際鐵路寶坻至北辰段在京津冀短途出行中發揮了重要作用。“車次多了,不用再像以前一樣隨時盯著買(mai) 票了。”“高鐵開到了家門口,以後能常回家看看。”這是不少乘坐京唐、京濱鐵路回家、返京旅客的體(ti) 會(hui) ,沿線地區感受到了“軌道上的京津冀”加速度。

  近年來,天津全力推進“軌道上的京津冀”建設,助力京津冀協同發展“列車”越跑越快。目前,天津鐵路總裏程達1468公裏,其中高速(城際)鐵路達410公裏,初步實現京津雄半小時至1小時通達,區域鐵路建設實現同圖同步,正在加快形成5條高鐵通北京、1條高鐵通雄安格局。

  津興(xing) 城際鐵路今年建成通車

  京唐、京濱城際鐵路形成了京津間第3條高鐵通道。京唐城際鐵路全長150公裏,在天津設寶坻站,京濱城際鐵路全長169公裏,支撐服務天津市中心城區、南部區域以及寶坻、北辰等北部區域發展。

  建設過程中,天津市交通運輸委員會(hui) 會(hui) 同寶坻區、北辰區、武清區有關(guan) 部門攻堅克難,為(wei) 項目高質量建設提供保障。“在運營準備階段,交通運輸部門組織開展了鐵路沿線外部安全環境整治,消除各類安全隱患4萬(wan) 處。”天津市交通運輸委員會(hui) 鐵路建設處處長尹相君介紹。

  2023年津興(xing) 城際鐵路也將建成通車,打通京津間第4條高鐵通道。這4條高鐵通道功能互補、合理分工,將進一步疏解北京非首都功能。“十四五”期間,京津冀三地交通一體(ti) 化進程將進一步加快,基本形成京津雄30分鍾城際通勤圈、京津冀主要城市1小時高鐵交通圈。

  加速交通互聯產(chan) 業(ye) 發展

  走進天津濱海西站南側(ce) 的工地,挖掘機、推土機等大型機械設備往來穿梭,工人們(men) 正忙碌著。“我們(men) 現在施工的是京濱城際鐵路北辰至濱海新區段,正線長約40公裏,建成後將與(yu) 京濱城際鐵路寶坻至北辰段銜接,進一步加強天津城區、濱海新區與(yu) 北京的聯係。”中鐵六局京濱城際鐵路六標段技術負責人王曦介紹。

  2022年11月,京濱城際鐵路天津北辰至濱海新區段、津濰高鐵天津段兩(liang) 條鐵路拉開建設帷幕。京濱城際鐵路北辰到濱海新區段建成後,將實現津城、濱城、北京城市副中心和北京站有效連接,拉動實體(ti) 製造業(ye) 、貿易服務業(ye) 等產(chan) 業(ye) 發展;津濰高鐵將讓天津濱海新區、河北滄州以及山東(dong) 濱州、東(dong) 營、濰坊等地實現互通互聯。

  高鐵“十字”布局初步形成

  近年來,天津鐵路網密度和服務水平顯著提升,初步形成津秦客運專(zhuan) 線、津保高鐵為(wei) 橫向,京滬高鐵、京津城際鐵路為(wei) 縱向的“十字”布局,天津站、天津西站、天津南站、濱海西站等“三主多輔”客運樞紐逐漸成形,實現了京津之間半小時通達,京津冀主要城市之間1至2小時通達。

  隨著“軌道上的京津冀”建設不斷提速,天津正朝國際性綜合交通樞紐城市邁進。未來,天津高鐵和城際鐵路規劃總裏程將達830公裏。天津市交通運輸委員會(hui) 主任王魁臣表示,全市交通運輸係統將深入學習(xi) 貫徹黨(dang) 的二十大精神,準確把握天津在京津冀協同發展中的定位,以一盤棋思路深入推進協同發展,加快推動綜合立體(ti) 交通網建設,更好助力京津冀世界級城市群建設和經濟社會(hui) 高質量發展。

  親(qin) 曆者說

  “城際開通讓出門招商更有底氣”

  本報記者 豐(feng) 家衛

  “現在我們(men) 從(cong) 寶坻坐高鐵去北京非常方便,以前開車需要一個(ge) 多小時。”天津京津中關(guan) 村科技城管委會(hui) 主任王浩近日再次去北京招商。與(yu) 以往不同的是,京唐、京濱城際鐵路去年底通車,他這一路減少了舟車勞頓。

  如今高鐵出行極大縮短了寶坻區往返京津冀三地的時間,出行日益便利。寶坻南站作為(wei) 重要的接軌站,推動京津中關(guan) 村科技城成為(wei) 承接北京非首都功能疏解的重要平台。

  目前,京津中關(guan) 村科技城一期4.19平方公裏開發建設基本完成。同時,建成6.7萬(wan) 平方米協同發展中心和3.7萬(wan) 平方米醫療器械園一期;正在建設研發配套設施產(chan) 業(ye) 園3個(ge) ,占地135畝(mu) ,總建築麵積10.8萬(wan) 平方米,預計2024年投入使用。

  “產(chan) 業(ye) 引入始終是京津中關(guan) 村科技城的首要任務。高鐵讓科技城加速融入環京半小時交通圈,實現各類要素的快速流轉,提高承接北京非首都功能疏解能力,為(wei) 產(chan) 業(ye) 引入和京津冀三地高層次人才相互交流提供了巨大的便利,我們(men) 出門招商也更有底氣。”王浩介紹,招商工作始終圍繞新一代信息技術、高端裝備製造、新能源、新材料、生物醫藥與(yu) 醫療器械產(chan) 業(ye) 定位開展。截至目前,京津中關(guan) 村科技城市場主體(ti) 已經達到1000餘(yu) 家,引入產(chan) 業(ye) 用地型項目37家,整體(ti) 經濟發展態勢強勁。

  由於(yu) 工作原因,京唐、京濱城際鐵路開通後,王浩經常和同事乘坐高鐵去北京,“我們(men) 將握緊高鐵機遇,從(cong) 承接非首都功能和服務京津冀上雙向發力,加強三地聯合招商,深挖優(you) 勢資源,力爭(zheng) 引入一至兩(liang) 個(ge) 龍頭產(chan) 業(ye) 項目。”

  為(wei) 了保證京津中關(guan) 村科技城與(yu) 高鐵的接駁需求,寶坻區新規劃設置“高鐵寶坻站—京津中關(guan) 村科技城”智慧公交線路,同時對有關(guan) 公交線路進行優(you) 化調整,同時加快與(yu) 網約車企業(ye) 的溝通對接,爭(zheng) 取正規網約車早日投放,滿足多樣化出行需求。據介紹,京津中關(guan) 村科技城打造“研發設計在北京、生產(chan) 製造在寶坻”的京津冀協同發展寶坻模式,打造“類中關(guan) 村”創新生態係統,高鐵出行便利、市區內(nei) 接駁便利,今年科技城將借助交通帶來的便利,做優(you) 產(chan) 業(ye) 載體(ti) ,推進12個(ge) 配套設施產(chan) 業(ye) 園建設,同時啟動招商,吸引一批高新技術企業(ye) 落地,讓企業(ye) 請得來、留得住。

  相關(guan) 新聞

  津興(xing) 鐵路正在鋪軌施工

  本報訊(記者 孫宏陽)2月1日傍晚,伴著落日餘(yu) 暉,位於(yu) 河北省廊坊市安次區的津興(xing) 鐵路安次站正北兩(liang) 公裏處,CPG500型鋪軌機組正拖拽著鋼軌進行全線有砟軌道鋪設。“項目計劃於(yu) 3月完成全線鋪軌作業(ye) 任務,再經過下一步勝芳站改造、靜動態驗收和聯調聯試後,這條京津之間的又一條高速鐵路通道將於(yu) 年內(nei) 被正式開啟。”北京局集團公司京南工程項目管理部安全質量部部長崔兆峰介紹。

  津興(xing) 鐵路全稱為(wei) 天津至北京大興(xing) 國際機場鐵路,東(dong) 起天津西站,西至大興(xing) 機場站,全線長度100.79公裏,共設6座車站,分別為(wei) 天津西站、勝芳站、安次站、永清東(dong) 站、固安東(dong) 站、大興(xing) 機場站。其中天津西站至勝芳站利用既有津保鐵路;勝芳站至固安東(dong) 站為(wei) 新建線路,長度47.17公裏;固安東(dong) 站至大興(xing) 機場站利用京雄城際鐵路。新建線路設安次站、永清東(dong) 站2座車站,改建既有津保鐵路勝芳站,同步建設永清西線路所1座,新線設計時速250公裏。

  津興(xing) 鐵路鋪軌工程包括正線92.956公裏,站線鋪軌7.15公裏,道岔36組,正以日均2公裏的速度推進鋪軌施工。目前安次站至永清特大橋左線機械鋪軌已全部完成,正進行右線單邊鋪軌作業(ye) ,道岔鋪軌完成29組。

  京津冀觀察

  發揮“軌道上的京津冀”牽引作用

  鮑南

  北京地鐵22號線河北段首座車站封頂,津興(xing) 鐵路全線鋪軌即將完成,雄安至北京大興(xing) 國際機場快線(R1線)隧道掘進緊鑼密鼓……開年以來,“軌道上的京津冀”建設亮點不斷。

  京津冀是當今世界軌道交通路網最密集的區域之一。在這裏,誕生了中國人自己設計的第一條鐵路京張鐵路、第一條時速350公裏的高速鐵路京津城際,建成了“中國高鐵第一站”北京南站、中國埋深最大的高鐵地下站八達嶺長城站。如今,在“一小時交通圈”裏,科研項目京津兩(liang) 地的“中關(guan) 村”可以協同研發,“涿州買(mai) 房、北京上班”的“雙城記”成為(wei) 日常,“京津冀包郵”更是豐(feng) 富了市民的生活……高鐵網絡從(cong) “通”到“暢”、從(cong) “有”到“優(you) ”、從(cong) “基本適應”到“更好滿足”,牽引起了“一核、雙城、三軸、四區、多節點”的城鎮體(ti) 係,為(wei) 協同發展各張藍圖的落地提供了堅強骨架。

  人暢其行、物暢其流、貨通天下,經濟發展就有了堅實基礎。從(cong) 地理上看,北京居中、天津向海、河北環繞周圍,區位因素決(jue) 定了良好的交通環境和高效的路網,是區域協同發展、優(you) 勢互補的重要前提。著眼於(yu) 此,京津冀協同發展戰略實施以來,交通建設始終是各項工作統籌推進的開路先鋒。在這張越織越密的交通網上,有太行山區借高速“天路”全麵脫貧的生動故事,有天津武清GDP10年漲7倍的“高鐵經濟奇跡”,還有環渤海五大港口借“海鐵聯運”提升運力的高效“聯姻”……在交通巨變的推動下,京津冀區域內(nei) 人流、物流、信息流高速循環,直接惠及千家萬(wan) 戶。

  當前,社會(hui) 經濟加速恢複,各個(ge) 領域都在跑起來、忙起來。京津冀地區資源豐(feng) 富、製造業(ye) 態多樣、消費動能強勁,交通一體(ti) 化的持續推進,既可以促進經濟要素交流融通,還可以擴大投資金額拉動經濟增長。常言道,“政策服務保障好,工程建設馬力足。”在接下來的工作中,三地相關(guan) 方麵還要繼續強化“一盤棋”思維、堅持“一張圖”規劃、形成“一股繩”合力,推動各項交通工程早日開工、早日竣工,持續為(wei) 京津冀協同發展打牢基礎。

  路通,一通百通。期待“軌道上的京津冀”再上新台階,早日形成國際領先的現代化綜合交通運輸體(ti) 係,助力京津冀在協同發展之路上跑出更加令人驚歎的加速度。

(責編:李文治)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