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利平台 > 即時新聞 > 地方

2023年江蘇再完成1萬家規上工業企業“智改數轉”任務

發布時間:2023-02-10 16:43:00來源: 新華日報

  作為(wei) 中國製造業(ye) 版圖的重要支撐,江蘇製造在不斷嬗變。2021年省政府發布《江蘇省製造業(ye) 智能化改造和數字化轉型三年行動計劃》,發出全麵數字化轉型集結號。截至2022年底,全省“兩(liang) 化融合”水平連續8年位居全國第一。

  “智改數轉”攻堅之年如何再發力?2月9日,全省製造業(ye) 智能化改造數字化轉型工作推進會(hui) 上,省工信廳黨(dang) 組書(shu) 記、廳長朱愛勳說,將加強省市聯動,年度全省再完成1萬(wan) 家規上工業(ye) 企業(ye) “智改數轉”任務。

  勢起風至,數字化為(wei) 企業(ye) 鍛造“硬實力”

  機器臂有條不紊地揮舞著,生產(chan) 車間內(nei) 工序分明、一塵不染,管理人員多個(ge) 大屏切換實時“調配”生產(chan) 線……走訪江蘇製造企業(ye) ,一大批車間裏聽不到人聲鼎沸、看不見火花四濺,卻也在熱火朝天趕生產(chan) 。

  “大年初二就開工了,訂單已排到今年年底。如果沒有數字化生產(chan) 線,我們(men) 加班加點也無法完成這樣的產(chan) 量。”蘇州明誌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吳勤芳說。當前,該企業(ye) 的智能車間已實現產(chan) 品設計、打樣、生產(chan) 、檢測等全過程智能化,與(yu) 傳(chuan) 統鑄造車間相比,人均效率提升221%、產(chan) 品廢品率下降60%。“尤其這幾年,正是智能化、數字化鍛造了企業(ye) ‘硬實力’。”

  在吳江金剛玻璃科技有限公司的“金剛異質結電池智能車間”,操作台前工作人員寥寥無幾,管理室內(nei) 則坐滿了人。“數字化覆蓋生產(chan) 各工序,搭載的MES跟蹤係統可實現規模化量產(chan) 片級跟蹤和追溯,大數據如同‘鷹眼’,工藝管控更精準。”該公司總經理嚴(yan) 春來介紹,通過智能化、數字化建設,查找問題時間縮短了50%,生產(chan) 的電池效率提高了25%,這為(wei) 企業(ye) 搶占光伏市場奠定了強大信心,預計年均銷售收入突破20億(yi) 元。

  在江蘇,龍頭製造企業(ye) 的數字化實踐,往往帶動整個(ge) 行業(ye) 實現“整體(ti) 升級”,激發出製造轉型的“乘數效應”。博眾(zhong) 精工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生產(chan) 工業(ye) 機器人,也為(wei) 更多製造企業(ye) “設計”數字化流水線。記者在企業(ye) 樣板間看到,從(cong) 移動終端下單到產(chan) 品交付,全流程隻需4分鍾,即可產(chan) 線定製、生產(chan) 出一隻個(ge) 性化的禮品鼠標。“未來工業(ye) 生產(chan) 就是這樣,柔性流水線可以‘隨機應變’,實現小批量、定製化、可視化。”該公司董事長呂紹林介紹。

  多維發力,智能製造助力經濟“添暖意”

  “智改數轉”是我省製造業(ye) 高質量發展的必然趨勢。去年,全省地區生產(chan) 總值邁上12萬(wan) 億(yi) 元台階、增長2.8%,其中工業(ye) 經濟增長的貢獻度占“半壁江山”。

  “超3萬(wan) 家規上工業(ye) 企業(ye) 啟動‘智改數轉’工作,其中1萬(wan) 餘(yu) 家企業(ye) 完成改造任務。”朱愛勳介紹,自《江蘇省製造業(ye) 智能化改造和數字化轉型三年行動計劃》實施以來,江蘇聚焦16個(ge) 集群和重點產(chan) 業(ye) 鏈,重點從(cong) 加強示範引領、堅持分類施策、突出區域特色、強化要素支撐4個(ge) 方麵發力。數據顯示,截至2022年底,我省企業(ye) 數字化研發設計工具普及率、關(guan) 鍵工序數控化率分別達到88.1%、61.6%,比上一年分別提高0.2個(ge) 、1.5個(ge) 百分點,各關(guan) 鍵指標均居全國第一。

  當下,推動經濟運行率先整體(ti) 好轉,江蘇亟需用智造“點亮”製造業(ye) 這份厚實家底、加快轉化成發展優(you) 勢——

  “兩(liang) 年來,智能化改造數字化轉型已覆蓋全市11646家規上工業(ye) 企業(ye) ,覆蓋率達92.9%,累計有6家企業(ye) 獲評全球‘燈塔工廠’。”蘇州市副市長張橋表示,將積極構建協同推進格局,在對象覆蓋上突出“廣”,完成3年實現1.2萬(wan) 家規上企業(ye) 全覆蓋的目標,並且分規模、分行業(ye) 、分場景加快組織推進,推動規上企業(ye) 開展集成創新,引導中小企業(ye) 實施數字化轉型。

  在南通,加快“智改數轉”建設先進製造強市被列為(wei) 市人代會(hui) 一號議案,由市委書(shu) 記領辦督辦。南通市副市長淩屹表示,突出需求導向,建立南通市首批智能化改造數字化轉型服務商資源池,分行業(ye) 、分層次,免費為(wei) 全市上千家企業(ye) 開展“入駐式”診斷服務,推動智能製造技術資源與(yu) 企業(ye) 深度對接。

  以診促改、以改促轉,政府幫助企業(ye) 邁出數字化轉型“關(guan) 鍵一步”。鹽城市工信局黨(dang) 組書(shu) 記、局長臧衝(chong) 介紹,當前鹽城工信部門積極開展個(ge) 性化診斷,發布診斷指南,編製企業(ye) 數字化轉型數據地圖,開發上線綜合服務平台,去年完成2404家企業(ye) 入戶診斷,今年將實現規上企業(ye) 診斷全覆蓋。

  持續攻關(guan) ,加快“數實”深度融合

  牢牢把握數字經濟與(yu) 實體(ti) 經濟深度融合大趨勢,江蘇正以“智改數轉”為(wei) 關(guan) 鍵,搶占數字經濟新賽道,深入推進產(chan) 業(ye) 數字化、數字產(chan) 業(ye) 化。

  如何從(cong) 要素“相加”邁向要素“相融”,助力“數實融合”?常州市武進區區長惲淇丞說,一方麵政府引導與(yu) 企業(ye) 求變“雙向發力”,將持續完善政策支持、製度設計和服務保障,引導企業(ye) 加速轉型,凝聚敢轉、會(hui) 轉、願轉、共轉的政企共識;另一方麵積極促進產(chan) 業(ye) 數字化與(yu) 數字產(chan) 業(ye) 化“雙向賦能”,釋放產(chan) 業(ye) 數字化需求端潛力,發揮萬(wan) 幫數字能源、天正工業(ye) 等平台“聯結、算力”優(you) 勢,激活數字產(chan) 業(ye) 供給潛能,從(cong) 裝備、工藝、技術等方麵助力“智改數轉”。

  在南京江寧開發區管委會(hui) 副主任劉群看來,做實軟硬件配套建設,打造數字化沃土,能加快中小企業(ye) “數實融合”步伐。近年來,江寧開發區部署5G基站超1200座,依托未來網絡試驗設施、紫金山實驗室等創新核心和電信、騰訊、曙光等計算核心,建設長三角工業(ye) 互聯網高質量外網,“在這裏,不同產(chan) 業(ye) 和規模的企業(ye) 都能找到對口的‘轉型助手’。”

  實施“智改數轉”三年行動計劃進入攻關(guan) 期,江蘇製造業(ye) 的轉型,早已不僅(jin) 僅(jin) 停留在買(mai) 幾台設備、上幾套軟件這樣的技術迭代層麵,而是邁向“係統工程”。企業(ye) 亟待業(ye) 務、流程、管理、模式上的升級,要破除更多阻礙,還需要政府與(yu) 市場同向發力。

  “各類生態要素充分開放、流動、共享,才能為(wei) 持續推動轉型升級提供源源不斷的動力。”亨通集團執行總裁錢建林建議,整個(ge) 行業(ye) 進一步共享數字資源,由行業(ye) 頭部企業(ye) 建平台,把數字化、智能製造應用解決(jue) 方案等能力與(yu) 應用對外輸出,行業(ye) 中小企業(ye) “共用共享”,共同提升行業(ye) 整體(ti) “智造”水平。

  促進“數實”深度融合,鼓勵企業(ye) “敢轉”“會(hui) 轉”“願轉”,還需要切實降低企業(ye) 數字化轉型門檻,從(cong) 政策、金融、技術、基礎共性平台多維度提供支持。蘇州銀行黨(dang) 委書(shu) 記崔慶軍(jun) 表示,將通過為(wei) 企業(ye) 搭建工業(ye) 微雲(yun) ,提供產(chan) 業(ye) 鏈協同服務,降低物料采購成本,幫助平台上企業(ye) 快速提升數字化水平,同時打通企業(ye) 采購、生產(chan) 環節工業(ye) 數據用於(yu) 銀行風控評價(jia) ,創新小微企業(ye) 融資方式。(王夢然)

(責編:李文治)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