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津冀同城商務區”開啟“老城區”逆襲之路
2022年,天津市紅橋區克服宏觀經濟下行、多輪疫情散發等超預期因素影響,經濟發展逐季向好,扭轉了經濟增速墊底的趨勢,地區生產(chan) 總值同比增長1.9%,增速全市第4。
新的一年,紅橋區委區政府搶抓京津冀協同發展重大國家戰略機遇,把謀劃和推進“京津冀同城商務區”建設作為(wei) 紅橋未來五至十年的發展重心和產(chan) 業(ye) 發展主戰場,全力破解發展滯後的瓶頸問題,全力以赴“拚”經濟、加速跑。
近日,在“見行動 看效果──2023區長訪談”紅橋區專(zhuan) 場中,紅橋區區長陳宇就“京津冀同城商務區”的相關(guan) 情況做了詳細介紹。
陳宇表示,規劃建設“京津冀同城商務區”是紅橋區加快融入京津冀協同發展重大國家戰略、撬動未來發展的重要戰略支點,也是紅橋區落實市委市政府“十項行動”,推進京津冀協同發展走深走實,加快推動中心城區更新提升,實現高質量趕超發展的關(guan) 鍵舉(ju) 措。
三大優(you) 勢 讓“同城”成為(wei) 可能、變為(wei) 現實
“京津冀同城商務區”的建設,首先得有“同城”的條件。隨著京津冀軌道交通的發展,特別是高鐵通勤的“地鐵化”、“公交化”,有效減少了換乘,為(wei) 同城化工作、生活提供了支撐。
交通區位優(you) 勢。坐落在紅橋區的天津西站,是“軌道上的京津冀”的核心節點,設計日吞吐量20萬(wan) 人次,京滬、津秦、津保、京津城際四條高鐵在西站交匯,最近日均客流量已經恢複至10萬(wan) 人左右。今年津興(xing) 鐵路修建完成也將成為(wei) 繼京津城際、京滬高鐵、京濱城際之後,北京與(yu) 天津之間的第4條高鐵通道。屆時,從(cong) 天津西站出發到大興(xing) 國際機場隻需要36分鍾。
土地空間優(you) 勢。經過三年的棚改,再結合城市更新項目,僅(jin) 天津西站周邊地區就釋放出了1550畝(mu) 優(you) 質土地資源,按現有規劃建築麵積280萬(wan) 平方米,產(chan) 住比達到4.9:5.1,為(wei) 推動天津西站與(yu) 周邊地區“站城一體(ti) ”開發,實現從(cong) “軌道協同”到“產(chan) 業(ye) 協同”提供了載體(ti) 和空間支撐。
綜合配套優(you) 勢。紅橋區作為(wei) 天津市六個(ge) 中心城區之一,擁有優(you) 質的教育、醫療、文化、商業(ye) 等公共配套服務資源,西北角、複興(xing) 路一帶是天津人心中的“饕客聖地”,也是知名的網紅美食打卡地。與(yu) 此同時,在同城商務區工作、生活的人們(men) ,也可以通過便捷發達的軌道交通,享受到中心城區其他完善的公共服務配套資源。
承接北京非首都功能疏解 破解發展難題
推動“京津冀同城商務區”建設,是紅橋區落實京津冀協同發展走深走實行動的一項重要內(nei) 容,也是破解中心城區“海河以北地區”發展問題,承接北京非首都功能疏解及“三北”地區產(chan) 業(ye) 轉移,打造“津城”新的增長極的有力抓手。
立足三大優(you) 勢,在高標準對標上海虹橋國際開發樞紐、北京麗(li) 澤金融商務區等先進地區規劃開發建設的基礎上,由天津市發展改革委牽頭,紅橋區全力配合,從(cong) 全市角度開展統籌規劃和頂層設計,起草了“京津冀同城商務區”建設的總體(ti) 方案,目前已經兩(liang) 輪征求市級各部門的意見。
“京津冀同城商務區”覆蓋紅橋全域,未來要形成“一核兩(liang) 帶三組團”的空間布局:“一核”是西站核心商務區,“兩(liang) 帶”是光榮道科技創新產(chan) 業(ye) 帶、濱水生態涵養(yang) 帶,“三組團”是西北角金融和數字經濟聚集區、大胡同商貿和文旅聚集區、優(you) 質體(ti) 教融合區。整體(ti) 功能定位是:全國高鐵樞紐綜合開發標杆區、“津城”都市型產(chan) 業(ye) 升級先行區、京津冀同城生產(chan) 生活引領區、津衛人文生態魅力區。
今年以來,紅橋區圍繞天津西站周邊的土地資源、產(chan) 業(ye) 基礎、交通路網等,以配套服務設施建設為(wei) 支撐,以關(guan) 聯產(chan) 業(ye) 集群發展為(wei) 重點,積極引入、對接實力雄厚的優(you) 質企業(ye) 開展合作,高質量謀劃策劃了一批新項目。重點要啟動實施西站周邊交通體(ti) 係提升改造工程、“京津冀同城商務區”一期城市更新項目、西站南廣場項目、東(dong) 部板塊天津實驗小學紅橋學校配套項目、卓朗科技園二期項目、光榮道科技產(chan) 業(ye) 園核心區二期項目、體(ti) 育小鎮等7個(ge) 項目,進一步豐(feng) 富產(chan) 業(ye) 業(ye) 態和承載元素,形成更多標誌性承接成果。
破解中心城區產(chan) 業(ye) 空心化問題 走高水平的發展道路
陳宇表示,謀劃和推動“京津冀同城商務區”建設,是我們(men) 破解中心城區產(chan) 業(ye) 空心化問題的重要抓手。紅橋區要走的絕不是低水平的發展道路,而是高水平的發展道路。因此,我們(men) 要搶占數字經濟、平台經濟、研發設計、高端服務業(ye) 這些重點產(chan) 業(ye) 賽道,聚焦細分領域持續用力,加快打造現代化產(chan) 業(ye) 體(ti) 係的“四梁八柱”。
首先是數字經濟。紅橋區一直有創新創業(ye) 的“基因”,像卓朗科技、曼迪匹艾都是紅橋區的優(you) 質數字企業(ye) 代表,還有今日頭條天津總部、貝殼天津總部等頭部企業(ye) 也在區內(nei) 經營辦公。目前,紅橋區正在加快推動卓朗科技園二期工業(ye) 軟件產(chan) 業(ye) 園項目。該項目作為(wei) 天津市信創產(chan) 業(ye) 鏈重點項目之一,已經列入市政府工作報告,建設麵積7萬(wan) 平方米,定位為(wei) 承載京津冀工業(ye) 軟件產(chan) 業(ye) 發展的高端功能區、生產(chan) 性服務業(ye) 數字化聚集區。下一步,紅橋區將緊盯數據處理運用、工業(ye) 互聯網、數字孿生設計、工業(ye) 軟件開發服務、移動互聯網等領域,進一步加大優(you) 質企業(ye) 引育力度,打造數字經濟產(chan) 業(ye) 集群。
平台經濟方麵。紅橋區的藝點意創、異鄉(xiang) 好居、伍創電商也都是各自細分賽道領域的龍頭企業(ye) 。異鄉(xiang) 好居借助天津西站的交通樞紐優(you) 勢,公司實現了雙城化發展,研發中心在北京,總部在紅橋區陸家嘴金融廣場,兩(liang) 地的通勤時間不到100分鍾,總體(ti) 的運營成本下降了40%。落戶紅橋後,企業(ye) 實現了快速發展。
紅橋區在研發設計領域有著比較好的基礎,集聚了中船七〇七所、中海油天津院、中國建材中材公司、中煤設計院、天津城建設計院等“大院大所”,近期中煤科工天津研發總部基地也將落地,已經基本形成了研發設計板塊的產(chan) 業(ye) 生態圈。紅橋區在用好“大院大所”人才集聚優(you) 勢之外,也一直在積極推進各院所根據自身發展及區域重點產(chan) 業(ye) 方向,謀劃建設研究中心、新型研發機構等創新載體(ti) ,有幾個(ge) 大的產(chan) 業(ye) 項目已經陸續開工建設。
高端服務業(ye) 方麵。過去的一年,中郵證券、中郵保險、利安人壽、紫金財險等5家持牌金融機構地區總部落地紅橋,全國最大的消費金融公司之一捷信消費金融整體(ti) 遷入。除了金融業(ye) 以外,紅橋區還將全力引進會(hui) 計師事務所、律師事務所等服務於(yu) 市場的各類專(zhuan) 業(ye) 機構和為(wei) 金融服務的上下遊產(chan) 業(ye) 。
陳宇表示,2023年是全麵貫徹黨(dang) 的二十大精神的開局之年,也是紅橋區加快建設社會(hui) 主義(yi) 現代化大都市中心城區的關(guan) 鍵一年。開年即開戰,我們(men) 將堅持幹字當頭,實字為(wei) 先,認真落實市委市政府“十項行動”部署要求,堅決(jue) 扛起紅橋責任,搶抓機遇、深挖潛力、乘勢而上,全力推進“京津冀同城商務區”建設,全麵實施招商引資“攻堅年”行動2.0版本,加快構建現代化產(chan) 業(ye) 體(ti) 係,用心用情增進民生福祉,從(cong) 全局謀劃一域,以一域服務全局,為(wei) 書(shu) 寫(xie) 全麵建設社會(hui) 主義(yi) 現代化國家的天津篇章貢獻紅橋力量。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