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利平台 > 即時新聞 > 地方

山東縣域如何更好引育高層次人才

發布時間:2023-02-20 11:20:00來源: 大眾報業·大眾日報

  人才是推動地方經濟高質量發展的關(guan) 鍵動力。近年來,山東(dong) 樹牢人才引領發展理念,點燃人才“引擎”,激活發展新動能。記者采訪發現,相較於(yu) 一二線城市,在三四線城市,高層次人才難招引、易流失仍是待破解的難題,亟須政府和企業(ye) 既搭建起高水平科研平台,又營造細致暖心的成長環境,築起能引來又能留住“金鳳凰”的“梧桐樹”。縣域如何更好引育高層次人才?記者在濰坊多個(ge) 區市進行了采訪。

  帶著技術拎包入園

  “今年終於(yu) 可以扭虧(kui) 為(wei) 盈了。”近日,在位於(yu) 濰坊高新區的生物醫藥產(chan) 業(ye) 園,濰坊格菲特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創始人張國華說。

  “嚐嚐我們(men) 的產(chan) 品‘格菲特樂(le) 8’,這是含有8種活性益生菌的飲料,對改善腸道有好處。”說話間,兩(liang) 隻裝有橙紅色液體(ti) 的小瓶被放到桌上。目前,格菲特生物每個(ge) 月能生產(chan) 2噸產(chan) 品。

  2011年,在美國從(cong) 事微生物研究7年後,張國華選擇回國創業(ye) 。此前,他曾在中科院微生物研究所工作,在日本攻讀博士學位,豐(feng) 富的專(zhuan) 業(ye) 知識讓他對創業(ye) 信心滿滿。

  聽聞濰坊生物醫藥產(chan) 業(ye) 園裏有生物醫藥公共技術服務平台,研發與(yu) 試產(chan) 所需的高端設備都可免費試用,還能夠滿足中試及新藥報批、成果轉化、工藝探索和臨(lin) 床試驗用藥的需求。張國華憑借先進的技術,帶著幾人的研發團隊,拎包進駐園區。

  此前,張國華與(yu) 團隊用了一周時間,生產(chan) 出第一批益生菌飲料,但在量產(chan) 過程中遇到了資金障礙。在濰坊高新區和產(chan) 業(ye) 園的推動下,張國華獲批省級重點產(chan) 業(ye) 人才,拿到了省市區三級人才補貼,解了燃眉之急。

  “目前,我們(men) 的產(chan) 品在醫院、康養(yang) 中心、月子中心等打開了銷路,產(chan) 業(ye) 園內(nei) 還有兩(liang) 家企業(ye) 想投資我們(men) 。”張國華對自己的產(chan) 品充滿信心。

  “公司成立半年,就建立了院士工作站”

  “我們(men) 正在申請動物三聯苗的臨(lin) 床應用和四聯苗的注冊(ce) 申請,並牽頭取得了一項山東(dong) 省重點研發計劃。”2月19日,山東(dong) 諸子生物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長宋桂才告訴記者。

  宋桂才在動物醫療界頗有名氣。他的研究成果曾被列入國家科技部科技支撐計劃,獲得過省部級科學技術進步獎。2015年,位於(yu) 諸城的動物保健龍頭企業(ye) ——山東(dong) 信得科技集團引入宋桂才,致力於(yu) 高致病性禽流感疫苗生產(chan) 研發。在他的幫助下,山東(dong) 信得科技集團成為(wei) 農(nong) 業(ye) 農(nong) 村部首家批準采用細胞懸浮培養(yang) 技術,生產(chan) 高致病性禽流感疫苗的定點企業(ye) 。

  從(cong) 老家吉林來到諸城,宋桂才一直掛念在吉林高校教書(shu) 的妻子。為(wei) 避免人才流失,山東(dong) 信得科技集團負責人向諸城市委、市政府“求助”,在多方協調和對接下,通過合規的引才流程,宋桂才的妻子從(cong) 吉林調入位於(yu) 諸城的濰坊工商職業(ye) 學院任職。宋桂才夫妻團聚,更能全身心投入科研當中。

  2018年,在山東(dong) 信得科技集團的投資下,宋桂才帶領團隊注冊(ce) 成立了山東(dong) 諸子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公司成立後,經諸城市主動牽線搭橋,先後與(yu) 哈爾濱獸(shou) 醫研究所、江蘇農(nong) 科院、華東(dong) 理工大學等建立了實質性的課題合作。

  “公司成立半年時間,我們(men) 就建立了院士工作站,建成國內(nei) 最大獸(shou) 用生物製品行業(ye) 細胞懸浮培養(yang) 實驗室。”宋桂才說,“去年公司開始盈利了,雖然隻有20餘(yu) 萬(wan) 元,這卻是公司的新起點。”

  如何將高層次人才引進縣域

  走進位於(yu) 濰坊市坊子區山東(dong) 測繪地理信息產(chan) 業(ye) 園的嶗山實驗室水動力平台,不時看到智能消防巡視機器人靜靜駛來,巡查完畢又悄然離去。“它內(nei) 部搭載了智能傳(chuan) 感係統,能精準識別火災並報警,可利用高壓泵迅速消除火災隱患。”山東(dong) 大學地熱開發研究院院長、嶗山實驗室水動力平台負責人張霄說。

  張霄教授是山東(dong) 大學博士生導師,主要從(cong) 事地下工程、地熱開發理論與(yu) 應用技術研究。2017年9月,坊子區與(yu) 山東(dong) 大學、山東(dong) 省煤田地質局簽訂三方協議,創建山東(dong) 大學地熱開發研究院,張霄承擔起籌建研究院的重任。

  如何將高層次人才引進縣域,是張霄思考最多的事。他認為(wei) ,三四線城市引才較難,需要政企聯合,用項目留住人才。

  張霄在坊子區推動成立了山東(dong) 坊能新動能科學研究院有限公司並任董事長,進行相關(guan) 科技成果轉化。公司成果轉化中心負責人楊飛告訴記者,除了智能消防巡視機器人,還有TC新型環保材料、無人裝備係統等20多項成果已落地坊子。

  成為(wei) 一名“新坊子人”的同時,張霄引進專(zhuan) 業(ye) 人才百餘(yu) 人,40%以上都是博士和碩士。目前,張霄正在推動成立山東(dong) 大學濰坊研究院,“計劃打造萬(wan) 人規模的本—碩—博聯動培養(yang) 體(ti) 係。”(張鵬 通訊員 郭華奎 李芳)

  (責編:聶俊穹、劉穎婕)

(責編:李文治)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