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福惠寺“萬古流芳碑”重見天日
本報訊(記者 林靖 通訊員 張勤)記者近日獲悉,北京石景山檢察院聯合北京軍(jun) 事檢察院開展調查,並向文物管理部門發出訴前檢察建議,推動福惠寺遺址新發現的具有極高保護價(jia) 值的石碑納入文物普查登記表並加強保護。目前,文物管理部門已投入資金及時對文物進行修複。
福惠寺遺址位於(yu) 五裏坨街道青龍山,依山勢而建,現僅(jin) 存門樓一座、石橋一座、石碑一方。去年4月,石景山檢察院接收市院交辦位於(yu) 某部隊營區的不可移動文物福惠寺遺址存在破損嚴(yan) 重等問題線索後,立即與(yu) 北京軍(jun) 事檢察院對接並開展聯合調查。
調查發現:福惠寺遺址存在部分牆體(ti) 出現裂縫、牆磚脫落等需要修繕保護的問題。同時,在福惠寺遺址所在山體(ti) 的斜坡上,發現一塊大部分掩埋於(yu) 土裏的石碑,碑首露出呈山字形、刻有“萬(wan) 古流芳”字樣,碑身用陰文刻有相對較小字體(ti) 的文字。經與(yu) 文物管理部門核實,該石碑未記載於(yu) 福惠寺遺址的文物普查登記表中。
石碑常見於(yu) 寺廟,通常記載寺廟的曆史及修建經過,具有曆史價(jia) 值,同時因碑文多請書(shu) 法家撰寫(xie) 、石碑上多有雕刻裝飾而兼具造型藝術價(jia) 值。為(wei) 盡快查明“萬(wan) 古流芳碑”的文物價(jia) 值,推進福惠寺遺址修繕和保護,去年9月28日,石景山檢察院聯合北京軍(jun) 事檢察院共同向區文物管理部門發出訴前檢察建議書(shu) ,建議其對“萬(wan) 古流芳碑”的價(jia) 值進行專(zhuan) 業(ye) 考證,加強福惠寺遺址的保護和管理,完善本區軍(jun) 隊營區內(nei) 不可移動文物的登記檔案。
收到檢察建議後,石景山區文物管理部門高度重視,積極與(yu) 檢察院進行溝通,邀請文物專(zhuan) 家對“萬(wan) 古流芳碑”進行現場勘查和鑒定,由碑身刻有“大清嘉慶”字樣確認該石碑刻成於(yu) 清嘉慶年間,為(wei) 功德碑類型,係記載福惠寺和獅子窩塔院曆史為(wei) 數不多的珍貴實物,具有極高的保護價(jia) 值。
目前,北京市文物建築保護設計所已被邀請編製保護方案,擬將該石碑列入福惠寺遺址的單體(ti) 文物,從(cong) 原斜坡上移至獅子窩塔院左側(ce) 予以展示,再現其曆史風貌。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