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利平台 > 即時新聞 > 地方

看江蘇丨經濟增速全省第一,鹽城動能何來?

發布時間:2023-02-22 15:34:00來源: 人民網-江蘇頻道

  從(cong) “仙鶴之鄉(xiang) 、神鹿故裏”,到“國際濕地、沿海綠城”,堅持走生態路線的鹽城,經濟發展也有驚豔表現。超過7000億(yi) 元的經濟總量、去年全省第一的經濟增速,讓這座蘇北城市在強市如林的江蘇冒了個(ge) 尖。

  “新春第一會(hui) ”聚焦綠色低碳發展示範區建設,入列省重大項目高度契合綠色發展理念,出台56條措施全力推動經濟運行率先整體(ti) 好轉……兔年伊始,鹽城動能澎湃,拚勁十足。2月16日,江蘇省委書(shu) 記信長星在鹽城調研時強調,要用好戰略機遇,高質量建設綠色低碳發展示範區,帶領老區人民共同奮鬥創造美好生活。

  透過綠色,我們(men) 看見的是鹽城的生態魅力和發展活力,鹽城的發展成績亦可謂“兩(liang) 山理論”的生動實踐。

  增速全省第一

  江蘇的腰部城市,去年經濟總量均登上了5000億(yi) 元台階。江蘇省統計局發布的數據顯示,該省GDP在5000億(yi) 到8000億(yi) 元之間的城市共有4座,分別是揚州、鹽城、泰州、鎮江。

  值得注意的是,這4座城市中唯一的蘇北城市鹽城,2022年GDP邁上7000億(yi) 元台階,增速位列江蘇省第一,達到4.6%。

  拉長時間觀察,鹽城經濟總量由2012年的3097億(yi) 元增長到2022年的7080億(yi) 元,十年跨越4個(ge) 千億(yi) 級台階,經濟社會(hui) 發展交出了一份提氣的成績單。

  在江蘇省社科院社會(hui) 政策所所長、江蘇區域現代化研究院常務副院長張春龍看來,鹽城7000億(yi) +的經濟總量、全省第一的經濟增速並非偶然,既是長三角一體(ti) 化、江蘇沿海開發、“一帶一路”建設等多重戰略在鹽城疊加效應的初步顯現,也是鹽城選準賽道、勵精圖治、厚積薄發的結果。

  十年砥礪,鹽城躋身長三角中心區、放大世遺品牌效應、全麵邁入高鐵時代。張春龍認為(wei) ,鹽城這些年搶抓機遇,培育了23條重點產(chan) 業(ye) 鏈,深度融入長三角一體(ti) 化發展,正在將鹽城的空間潛力、生態底色轉變成發展動力。

  今年春節假期一結束,江蘇全省上下就展現出開工實幹的濃烈氛圍,繼江蘇省政府出台42條政策舉(ju) 措全力推動經濟運行率先整體(ti) 好轉後,鹽城也發布了56條政策措施。鹽城市發改委黨(dang) 組書(shu) 記、主任顧明東(dong) 表示,鹽城“56條”結合當地實際,聚焦經濟運行中困難和問題以及薄弱環節,推動各項政策直達基層、直接惠及市場主體(ti) 。

  綠色動能澎湃

  擁有長三角中心區唯一的世界自然遺產(chan) ,創成國際濕地城市、國家生態文明建設示範區,空氣質量優(you) 良天數比率全省第一……生態被視為(wei) 鹽城最寶貴的家底,也是鹽城高質量發展的最大特色。

  兔年 “新春第一會(hui) ”,鹽城提出將舉(ju) 全市之力推動綠色低碳發展示範區建設。鹽城市市長周斌表示,鹽城將做足綠色製造、綠色能源、綠色生態、綠色宜居四篇文章,全方位展示鹽城綠色發展之路。

  以風電、光伏為(wei) 代表的新能源產(chan) 業(ye) ,在鹽城風頭正勁。作為(wei) 長三角地區首個(ge) “千萬(wan) 千瓦新能源發電城市”,鹽城新能源發電量占全社會(hui) 用電量的60%。2022年,鹽城市規模以上工業(ye) 增加值增長9.3%,其中新能源產(chan) 業(ye) 增長高達58.5%。新能源成為(wei) 鹽城重點培育的四大主導產(chan) 業(ye) 之一,去年開票銷售突破1300億(yi) 元。

  除了布局新能源,在產(chan) 業(ye) 升級上,鹽城積極推進綠色產(chan) 業(ye) 化、產(chan) 業(ye) 綠色化。在鹽城“56條”裏,“發展特色優(you) 勢產(chan) 業(ye) ,構建綠色產(chan) 業(ye) 體(ti) 係”被放在了首要位置。新的一年,鹽城把綠色發展理念融入產(chan) 業(ye) 發展全過程,聚焦新能源汽車及核心零部件、新能源、新一代信息技術、新材料、大健康和數字經濟、海洋經濟“5+2”戰略性新興(xing) 產(chan) 業(ye) 體(ti) 係和23條重點產(chan) 業(ye) 鏈,推動工業(ye) 經濟邁向萬(wan) 億(yi) 新台階。

  據了解,在江蘇省新近公布的年度重大項目清單上,鹽城共有26個(ge) 項目入列,年度計劃投資409.5億(yi) 元,數量和規模均創曆史新高。鹽城市發改委重大項目推進處處長崔敏介紹,這些產(chan) 業(ye) 項目涉及動力電池、晶矽光伏、風電裝備等領域,與(yu) 當地重點發展的戰略性新興(xing) 產(chan) 業(ye) 高度契合。

  在江蘇省副省長、鹽城市委書(shu) 記徐纓看來,堅持綠色低碳發展,不僅(jin) 是全麵服務國家碳達峰、碳中和目標,展現綠色發展新擔當的自覺行動,也是積極搶抓綠色低碳轉型機遇,勇當排頭兵的路徑選擇,更是發揮鹽城自身比較優(you) 勢,激發區域發展新活力的現實需要。

  乘勢者行,揚勢者成。鹽城正伴隨綠色經濟“乘風而起”,在加快促進高質量發展上闖出一條質量更高、效益更好、生態更優(you) 、優(you) 勢充分釋放的新路。

(責編:李文治)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