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利平台 > 即時新聞 > 地方

以釘釘子精神紮實推進美麗中國建設(生態論苑)

發布時間:2023-02-22 16:02:00來源: 人民日報

  將釘釘子精神落實到具體(ti) 工作中,努力建設人與(yu) 自然和諧共生的現代化,美麗(li) 中國建設一定能取得新的更大成就

  春天中國綠意盎然,湧動無限生機活力。最近,各地兩(liang) 會(hui) 密集召開,明確未來5年和2023年綠色低碳發展新舉(ju) 措新目標,彰顯新征程上推動高質量發展的堅定決(jue) 心。北京市提出,2023年著力建設公園城市,核心區繼續挖潛增綠,其餘(yu) 各區全部達到國家森林城市標準。青海省提出,2023年將持續打造生態文明高地,全力保護好“中華水塔”。浙江省提出,到2027年可再生能源裝機占比超過43%。

  “人不負青山,青山定不負人。”黨(dang) 的十八大以來,我國堅持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的理念,堅定不移走生態優(you) 先、綠色發展之路,促進經濟社會(hui) 發展全麵綠色轉型,建設人與(yu) 自然和諧共生的現代化,創造了舉(ju) 世矚目的生態奇跡和綠色發展奇跡,美麗(li) 中國建設邁出重大步伐。2022年,全國地級及以上城市空氣質量優(you) 良天數比例達86.5%,全國水質優(you) 良斷麵比例達87.9%。一項項監測數據,印證著億(yi) 萬(wan) 人民群眾(zhong) 持續提升的生態環境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同時必須清醒看到,生態環境質量穩中向好的基礎還不穩固,從(cong) 量變到質變的拐點還沒有到來,生態環境保護任務依然艱巨。

  習(xi) 近平總書(shu) 記在黨(dang) 的二十大報告中,深刻闡述了人與(yu) 自然和諧共生是中國式現代化的重要特征,提出“尊重自然、順應自然、保護自然,是全麵建設社會(hui) 主義(yi) 現代化國家的內(nei) 在要求”的重要論斷,並作出推動綠色發展、促進人與(yu) 自然和諧共生的重大部署。從(cong) 加快發展方式綠色轉型,到深入推進環境汙染防治,從(cong) 提升生態係統多樣性、穩定性、持續性,到積極穩妥推進碳達峰碳中和,都是大仗、硬仗,需要各地區各部門持續發揚釘釘子精神,攻堅克難,攻城拔寨。

  以釘釘子精神紮實推進美麗(li) 中國建設,要增強問題意識“釘得準”。推進生態文明建設中要過的難關(guan) 、要啃的硬骨頭、要治的頑瘴痼疾,就是需要著力“釘釘子”的地方。“敢於(yu) 動真格,不怕得罪人,咬住問題不放鬆”,中央生態環境保護督察保持嚴(yan) 的基調、堅持問題導向,堅決(jue) 查處了一批破壞生態環境的重大典型案件,解決(jue) 了一批人民群眾(zhong) 反映強烈的突出環境問題。落實生態環境保護責任,促進人與(yu) 自然和諧共生,需要拿出這樣針對性強的硬招實招,補短板、強弱項、解難題。

  以釘釘子精神紮實推進美麗(li) 中國建設,要保持戰略定力“接續釘”。釘釘子往往不是一錘子就能釘好的,而是要一錘一錘接著敲。2019年全國兩(liang) 會(hui) 期間,習(xi) 近平總書(shu) 記強調:“在我國經濟由高速增長階段轉向高質量發展階段過程中,汙染防治和環境治理是需要跨越的一道重要關(guan) 口。”“要保持加強生態環境保護建設的定力,不動搖、不鬆勁、不開口子。”2020年疫情防控關(guan) 鍵時刻,總書(shu) 記叮囑:“不能重走簡單以GDP增長率論英雄的老路,不能饑不擇食、慌不擇路,撿到筐裏都是菜。”保持定力、抓鐵有痕,一錘接著一錘敲,一任接著一任幹,生態文明建設才能久久為(wei) 功。

  以釘釘子精神紮實推進美麗(li) 中國建設,要強化係統觀念“釘得牢”。中央經濟工作會(hui) 議明確要求:“協同推進降碳、減汙、擴綠、增長,建設美麗(li) 中國”。協同推進降碳、減汙、擴綠、增長,就要堅持係統觀念,統籌兼顧、係統推進,堅定不移地在發展中保護、在保護中發展。發展經濟不能對資源和生態環境竭澤而漁,生態環境保護也不是舍棄經濟發展而緣木求魚。如果隻顧一點不及其餘(yu) ,高質量發展的“釘子”又怎能釘得牢固?

  “新征程是充滿光榮和夢想的遠征。藍圖已經繪就,號角已經吹響。”隻要我們(men) 堅持以習(xi) 近平生態文明思想為(wei) 科學指引,將釘釘子精神落實到具體(ti) 工作中,過了一山再登一峰,跨過一溝再越一壑,努力建設人與(yu) 自然和諧共生的現代化,美麗(li) 中國建設一定能取得新的更大成就。

(責編:李文治)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