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法行醫、消費欺詐……江蘇公布4起涉醫美典型案例
人民網南京2月22日電 21日,江蘇省高級人民法院發布4起醫療美容行業(ye) 突出問題專(zhuan) 項治理工作典型案例,涉及非法行醫、消費欺詐、超越資質實施醫美手術等違法行為(wei) 。
具體(ti) 案例如下:
案例一:陳某非法行醫案
2019年下半年,被告人陳某在未依法取得醫師資格證書(shu) 、醫師執業(ye) 證書(shu) 的情況下,非法從(cong) 事行醫活動,先後為(wei) 周某、葛某、黃某等人實施提眉、祛眼袋等醫療美容手術,非法獲利12230元。2019年12月7日,陳某在某酒店房間內(nei) ,為(wei) 被害人黃某進行提眉、祛眼袋手術。術後,黃某左眼腫脹、左眼下直肌腫脹、左眼球受壓,致左眼視神經萎縮、左眼無光感。經鑒定,被害人黃某的損傷(shang) 程度為(wei) 重傷(shang) 二級,左眼盲目5級評定為(wei) 八級傷(shang) 殘。2021年4月29日,被告人陳某至公安機關(guan) 投案,如實供述了上述犯罪事實。案發後,陳某賠償(chang) 黃某37萬(wan) 元,並取得被害人諒解。在案件審理過程中,被告人陳某退出違法所得12230元。
無錫市新吳區人民法院一審認為(wei) ,被告人陳某未取得醫生執業(ye) 資格非法行醫,情節嚴(yan) 重,構成非法行醫罪。鑒於(yu) 被告人具有自首、積極賠償(chang) 並取得被害人諒解、退出違法所得等法定從(cong) 輕、減輕處罰情節,依法對陳某判處有期徒刑一年六個(ge) 月,緩刑二年,並處罰金一萬(wan) 元,扣押在案的違法所得12230元,予以沒收,上繳國庫。
宣判後,被告人表示服判,未提出上訴,一審判決(jue) 已發生法律效力。
案例二:某貿易公司、胡某、高某某生產(chan) 銷售含汞化妝品案
2019年至2020年間,被告人胡某作為(wei) 被告單位某貿易公司實際控製人,為(wei) 使公司銷售的化妝品有更好的美白效果,與(yu) 被告人高某某共同商議生產(chan) 含汞化妝品。經胡某聯係,由某貿易公司購買(mai) 化妝品空瓶,通過快遞發送給高某某。高某某購買(mai) 含汞化妝品膏體(ti) ,分別生產(chan) 灌裝含汞煥肌霜、煥顏霜化妝品後銷售給被告單位某貿易公司,銷售金額14萬(wan) 餘(yu) 元。胡某夥(huo) 同他人將上述化妝品以贈品方式與(yu) 正裝化妝品捆綁,向代理商史某某等人銷售,銷售金額20萬(wan) 餘(yu) 元。被害人張某某從(cong) 史某某處購買(mai) 上述化妝品使用造成腎損傷(shang) 。經鑒定,送檢的煥肌霜樣品汞項目不符合《化妝品安全技術規範》;被害人張某某汞中毒與(yu) 使用汞含量超標的化妝品存在因果關(guan) 係,腎損傷(shang) 符合輕傷(shang) 二級。檢察機關(guan) 已就刑事附帶民事公益訴訟與(yu) 被告人胡某、高某某達成調解;被告人胡某、高某某已賠償(chang) 被害人張某某經濟損失並取得諒解。
豐(feng) 縣人民法院一審認為(wei) ,被告單位某貿易公司、被告人高某某在生產(chan) 、銷售產(chan) 品中,以不合格產(chan) 品冒充合格產(chan) 品,銷售金額五萬(wan) 元以上,其行為(wei) 均已構成生產(chan) 、銷售偽(wei) 劣產(chan) 品罪;被告人胡某作為(wei) 被告單位某貿易公司實際經營人,決(jue) 策、組織、領導被告單位實施生產(chan) 、銷售偽(wei) 劣產(chan) 品行為(wei) ,係負有直接責任的主管人員,其行為(wei) 亦構成生產(chan) 、銷售偽(wei) 劣產(chan) 品罪。法院依法對被告單位某貿易公司判處罰金十五萬(wan) 元;對被告人胡某判處有期徒刑二年,並處罰金十萬(wan) 元;對被告人高某某判處有期徒刑一年四個(ge) 月,並處罰金十五萬(wan) 元。
高某某、胡某不服一審判決(jue) ,提起上訴。徐州市中級人民法院二審裁定駁回上訴,維持原判。
案例三:張某訴某美容醫療門診部超越資質實施醫美手術案
張某到某美容醫療門診部實施美容手術,美容醫療門診部在對張某進行了相關(guan) 檢查和簽署術前告知書(shu) 後,對張某行全身麻醉並實施了“肋軟骨+假體(ti) 隆鼻術”等美容手術,張某共計向美容醫療門診部支付6萬(wan) 餘(yu) 元,其中鼻部手術費用為(wei) 3萬(wan) 餘(yu) 元。美容醫療門診部為(wei) 張某實施手術時持有的《醫療機構執業(ye) 許可證》載明診療科目為(wei) :“醫療美容科;美容外科;美容皮膚科/麻醉科/醫學檢驗科”。《江蘇省手術分級目錄(2017版)》規定,肋軟骨移植隆鼻術屬於(yu) 四級手術,美容醫療門診部在為(wei) 張某手術時僅(jin) 具備國家衛生部公布的美容外科項目中一、二級手術資質。後張某認為(wei) 美容醫療門診部在為(wei) 其提供服務時尚未取得相應的資質,為(wei) 其做肋骨墊鼻尖手術屬超範圍經營,構成欺詐,遂訴至法院,要求美容醫療門診部退還美容手術費並支付三倍懲罰性賠償(chang) 金。
鹽城市鹽都區人民法院一審認為(wei) ,本案爭(zheng) 議焦點為(wei) 美容醫療門診部是否構成欺詐以及本案是否適用《消費者權益保護法》關(guan) 於(yu) 懲罰性賠償(chang) 的規定。美容醫療機構作為(wei) 醫療服務的提供者,應當具備相應的執業(ye) 資格,美容醫療門診部在為(wei) 張某行“肋軟骨+假體(ti) 隆鼻術”時,僅(jin) 具備衛生部公布的美容外科項目中一、二級項目手術資質,而未取得《醫療機構手術分級管理辦法(試行)》及《江蘇省手術分級目錄(2017版)》中規定的行肋軟骨移植隆鼻術四級手術的相應資質,上述情況顯然會(hui) 對張某是否會(hui) 在該門診部進行手術的選擇產(chan) 生影響,而美容醫療門診部未將該情況告知張某,應當認定構成欺詐。本案美容醫療門診部係營業(ye) 性的醫療美容機構,張某出於(yu) 美容的目的到門診部進行美容手術,具有較強的生活消費目的,符合《消費者權益保護法》關(guan) 於(yu) 消費者的定義(yi) ,屬於(yu) 該法調整範圍。因美容醫療門診部存在欺詐,張某作為(wei) 消費者請求其承擔懲罰性賠償(chang) 責任的,人民法院應予支持。一審法院遂判令美容醫療門診部退還張某隆鼻手術費用,並支付三倍懲罰性賠償(chang) 金。
美容醫療門診部不服一審判決(jue) ,提起上訴。鹽城市中級人民法院二審判決(jue) 駁回上訴,維持原判。
案例四:王某訴某美容院醫美消費欺詐案
2022年1月,王某向美容院支付28000元,美容院開具收據2份,載明產(chan) 品名稱包括:1.Su-Por超肋綜合美鼻17799元、假體(ti) 隆鼻(勞斯膨體(ti) )7800元合計25599元;2.核酸檢測、插管麻醉、全麻體(ti) 檢合計2401元,兩(liang) 張收據上均加蓋有“特價(jia) 項目概不退款”印章。1月9日,美容院為(wei) 王某在全麻下行“假體(ti) 隆鼻術+超肋支架鼻尖成形術+鼻小柱延長術”。後王某因對術後效果不滿意多次與(yu) 美容院工作人員聯係,要求取出假體(ti) 。雙方協商不成,王某訴至法院,提出美容院手術中使用的是國產(chan) 膨體(ti) ,而非其廣告宣傳(chuan) 的進口膨體(ti) 等主張,要求美容院賠償(chang) 損失28000元,並以欺詐為(wei) 由要求退一賠三合計84000元。
無錫市梁溪區人民法院一審認為(wei) ,與(yu) 患者因疾病、外傷(shang) 就診後的醫療行為(wei) 不同,王某係出於(yu) 對外貌外形上美的追求而決(jue) 定隆鼻,並由其決(jue) 定采取何種美容項目、達到何種標準,故該醫療美容行為(wei) 屬於(yu) 消費行為(wei) ,可以適用《中華人民共和國消費者權益保護法》的規定。合同約定假體(ti) 隆鼻采用勞斯膨體(ti) ,但美容院實施隆鼻手術時,使用立秀膨體(ti) 代替勞斯膨體(ti) ,且美容院在“鼻部美容手術術前告知暨知情同意書(shu) ”中關(guan) 於(yu) 使用組織代用品一欄中,對組織代用品產(chan) 地、材料、品牌等均未填寫(xie) ,“植入性器材治療知情同意書(shu) ”中擬植入材料名稱一欄也是空白,不能證明其使用立秀膨體(ti) 已得到王某的同意,構成消費欺詐。法院酌情認定由美容院退還為(wei) 王某購買(mai) 勞斯膨體(ti) 的費用7800元並賠償(chang) 三倍價(jia) 款23400元,合計31200元。
美容院不服一審判決(jue) ,提起上訴。無錫市中級人民法院二審駁回上訴,維持原判。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