突出高標準 江蘇實施鄉村建設行動
鄉(xiang) 村建設和治理是實施鄉(xiang) 村振興(xing) 戰略的重要任務,也是國家現代化建設的重要內(nei) 容。今年省委一號文件提出,“實施鄉(xiang) 村建設行動,紮實推進宜居宜業(ye) 和美鄉(xiang) 村建設”和“加強和創新鄉(xiang) 村治理,確保農(nong) 村社會(hui) 和諧穩定”。江蘇鄉(xiang) 村建設和治理工作取得怎樣的進展?鄉(xiang) 村如何實現由表及裏、形神兼備的全麵提升?
省鄉(xiang) 村振興(xing) 局副局長史新明介紹,去年,江蘇鄉(xiang) 村建設行動實施方案已印發實施,全省鄉(xiang) 村建設工作會(hui) 議進行了全麵部署。2023年,將重點抓好兩(liang) 個(ge) 方麵:一是統籌推進鄉(xiang) 村建設行動。省級建立鄉(xiang) 村建設行動聯席會(hui) 議製度,成立12個(ge) 專(zhuan) 項任務推進組,會(hui) 同有關(guan) 成員單位,研究提出省級2023年度和3年中期建設任務清單,督促指導各地研究製定本級任務清單。重點抓好國家鄉(xiang) 村振興(xing) 示範創建,指導昆山、銅山、宜興(xing) 、鹽都4個(ge) 縣區先行先試,開展示範鄉(xiang) 、示範村創建。推動完成30%左右行政村“多規合一”實用性村莊規劃編製。二是紮實開展農(nong) 村廁所革命。緊緊圍繞“十四五”全省農(nong) 村除無人戶或其它特殊情況外,全麵消除旱廁、全麵建成無害化衛生戶廁的工作目標,今年確保完成66.3萬(wan) 戶戶廁改造和1066個(ge) 行政村整村推進任務。
省農(nong) 業(ye) 農(nong) 村廳社會(hui) 事業(ye) 促進處負責人進一步補充說,“江蘇還將持續整治提升農(nong) 村人居環境。組織實施好農(nong) 村人居環境整治提升示範縣和生態宜居美麗(li) 示範鎮、村建設,全省計劃建設不少於(yu) 5個(ge) 示範縣、50個(ge) 示範鎮、500個(ge) 示範村。”
紮實建設宜居宜業(ye) 和美鄉(xiang) 村,省委農(nong) 辦、省農(nong) 業(ye) 農(nong) 村廳鄉(xiang) 村振興(xing) 專(zhuan) 家谘詢委員會(hui) 委員,省城市經濟學會(hui) 會(hui) 長沈和則建議,以健全主體(ti) 功能區製度為(wei) 導向,進一步優(you) 化鄉(xiang) 村建設規劃;以提升鄉(xiang) 村基礎設施現代化水平為(wei) 重點,進一步改善鄉(xiang) 村發展環境,促進城鄉(xiang) 要素自由流動、平等交換,構建新型工農(nong) 城鄉(xiang) 關(guan) 係,讓城鄉(xiang) 居民不再有明顯生活品質的落差;以完善村級綜合服務為(wei) 手段,進一步加快鄉(xiang) 村基本公共服務,推動城市基本公共服務向農(nong) 村延伸,促進基本公共服務能力下沉基層,增強服務普惠性、體(ti) 驗性和有效性。
建設宜居宜業(ye) 和美鄉(xiang) 村,加強鄉(xiang) 風文明建設、提升農(nong) 民精神風貌同樣不可或缺。“省委一號文件為(wei) 我們(men) 加強農(nong) 村精神文明建設提供了具體(ti) 路徑。”省文明辦相關(guan) 負責人介紹,不斷提升農(nong) 民精神風貌和鄉(xiang) 村社會(hui) 文明程度,今年將全麵深化新時代文明實踐中心建設;探索推廣道德評議會(hui) 、文明積分等有效手段,廣泛開展“傳(chuan) 家訓、立家規、揚家風”活動,營造良好社會(hui) 氛圍;推進城鄉(xiang) 精神文明建設融合發展,深化美麗(li) 庭院建設專(zhuan) 項行動,深入開展“城鄉(xiang) 結對、文明共建”活動;進一步繁榮發展農(nong) 村文化,支持鄉(xiang) 村傳(chuan) 統表演藝術、民間文學、傳(chuan) 統體(ti) 育、傳(chuan) 統工藝、傳(chuan) 統醫藥、民俗等非物質文化遺產(chan) 發掘保護和傳(chuan) 承發展,統籌推動農(nong) 家書(shu) 屋、農(nong) 村電影放映點同步建設運行,讓農(nong) 村群眾(zhong) 在多姿多彩的文化活動中豐(feng) 富精神世界、增強精神力量。
“與(yu) 全麵推進鄉(xiang) 村振興(xing) 的目標任務相比,江蘇鄉(xiang) 村治理領域仍存在一些不足之處,下一步要加強和創新鄉(xiang) 村治理。”省委農(nong) 辦、省農(nong) 業(ye) 農(nong) 村廳鄉(xiang) 村振興(xing) 專(zhuan) 家谘詢委員會(hui) 委員,南京林業(ye) 大學農(nong) 村政策研究中心主任高強提出三點建議:一是加強基層黨(dang) 組織建設。以組織優(you) 勢強化治理優(you) 勢,深化黨(dang) 建引領鄉(xiang) 村治理,通過健全“黨(dang) 委抓支部、支部管黨(dang) 員、黨(dang) 員帶群眾(zhong) ”的組織體(ti) 係、完善“鄉(xiang) 鎮黨(dang) 委—村黨(dang) 組織—網格(村民小組)黨(dang) 組織—黨(dang) 員中心戶”四級組織架構,提升農(nong) 村基層黨(dang) 組織政治功能和組織功能。二是加強多維度基層製度創新。立足鄉(xiang) 村特色文化稟賦,充分挖掘整合各類治理資源,運用多主體(ti) 參與(yu) 、多層麵協商、多維度賦權等治理工具,通過賦權、活權、擴能,維護農(nong) 民主體(ti) 地位,構建一套完善的“賦權擴能”體(ti) 係。三是加強鄉(xiang) 風文明建設。力推鄉(xiang) 賢文化,發揮榜樣引領力量,同時以新時代文明實踐中心、道德講堂等為(wei) 載體(ti) ,開展多種形式的文化惠民活動,提升農(nong) 民道德素質,帶動農(nong) 民群眾(zhong) 自主參與(yu) 鄉(xiang) 村治理。(王建朋)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