村子“顏值”高了 村民生活美了
原標題:村子“顏值”高了 村民生活美了
自2021年啟動鄉(xiang) 村文化振興(xing) “百千萬(wan) ”工程以來,四川累計評選出省級樣板村鎮220個(ge) ,建成市級樣板村鎮1346個(ge) 、縣級樣板村鎮5061個(ge) 。這是記者從(cong) 近日在達州市宣漢縣召開的全省鄉(xiang) 村文化振興(xing) “百千萬(wan) ”工程表彰暨現場推進會(hui) 上獲悉的。
兩(liang) 年來,評選出的樣板村鎮發揮著怎樣的積極作用?在鄉(xiang) 村文化振興(xing) 浪潮下,又走出了哪些具有四川特色的發展路徑?
以樣板村鎮為(wei) 中心
發揮帶動輻射效應
大會(hui) 現場,廣元市朝天區曾家鎮、青川縣青溪鎮陰平村作為(wei) 代表上台領取第二批省級樣板村鎮標牌。在過去兩(liang) 年裏,廣元市以首批樣板村鎮昭化鎮為(wei) 藍本,打造閱讀、藝術展覽、文體(ti) “嵌入式”文化陣地,帶動建成劍門關(guan) 鎮、青溪鎮、曾家鎮、白朝鄉(xiang) 等一批具有廣元特色的樣板村鎮。
以樣板村鎮為(wei) 中心,發揮帶動輻射效應,促進全域鄉(xiang) 村文化發展的例子不在少數。在丹巴縣,當地以甲居鎮為(wei) 中心,推進全縣5條流域8個(ge) 鄉(xiang) 鎮40餘(yu) 個(ge) 村寨開展文化互動交流100餘(yu) 場次,帶動相鄰的巴旺鄉(xiang) 、巴底鎮50%的農(nong) 戶加入文創產(chan) 品加工鏈條,共同展示丹巴流域的傳(chuan) 統文化。
我省不少地方還深入挖掘、繼承創新優(you) 秀傳(chuan) 統鄉(xiang) 土文化。比如,青神縣青竹街道蘭(lan) 溝村瞄準竹編,通過打造竹裏書(shu) 屋、竹裏巷子文化陣地培訓竹編技藝,塑造並擴大“中國竹編藝術之鄉(xiang) ”文化品牌影響力。
以“百千萬(wan) ”工程為(wei) 依托
探索鄉(xiang) 村文化振興(xing) 的地方路徑
以鄉(xiang) 村文化振興(xing) “百千萬(wan) ”工程為(wei) 依托,四川各地不斷吐故納新,探索鄉(xiang) 村文化振興(xing) 的地方路徑和特色。
金陽縣百草坡鎮熱柯覺中心村物豐(feng) 景茂。為(wei) 了讓地域鄉(xiang) 村文化“出圈”,當地邀請“水木年華”組合宣傳(chuan) 村落、配合央視拍攝《雲(yun) 端上的村寨》紀錄片,還開展“聽見妞妞”鄉(xiang) 村教育公益行動。
丹棱縣張場鎮實行村民眾(zhong) 籌文化院壩,推進形成文化院壩、文化站、村委會(hui) 為(wei) 主幹的鎮域文化服務網絡。德祥文化大院獲評“第九屆全國服務農(nong) 民、服務基層文化建設先進集體(ti) ”。這個(ge) “長”在田野裏的文化院壩,以文樂(le) 民,提供優(you) 質的文化服務,提升精神生活水平。
2022年上榜第二批省級樣板村鎮的宣漢縣白馬鎮畢城村,如今正走出一條“新鄉(xiang) 賢”發展之路。
宣漢縣委宣傳(chuan) 部相關(guan) 負責人介紹,幾年前,北京大學文化產(chan) 業(ye) 研究院院長向勇和杭州向上集團董事長向方遜兩(liang) 兄弟借重修祖宅的機會(hui) ,在家鄉(xiang) 創立花田間國際鄉(xiang) 村創客營地,開展藝術介入與(yu) 創意營造特色活動。這個(ge) 位於(yu) 深山的小鄉(xiang) 村先後舉(ju) 辦“花田課堂”“花田藝穗”“花田藝繪”等一係列鄉(xiang) 村振興(xing) 的公益行動和文創產(chan) 業(ye) 的創新實踐。
在省委宣傳(chuan) 部相關(guan) 負責人看來,兩(liang) 年來,通過全麵梳理公共文化服務效能、農(nong) 村社會(hui) 文明程度、群眾(zhong) 性文化活動、傳(chuan) 統文化保護傳(chuan) 承、產(chan) 業(ye) 融合五大方麵的內(nei) 在邏輯,四川正探索出一條兼具適應性、創造性和可持續性的鄉(xiang) 村文化發展路徑。(四川日報全媒體(ti) 記者 邊鈺)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