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利平台 > 即時新聞 > 地方

“含金量”極高 江口沉銀博物館預計明年建成

發布時間:2023-02-27 14:45:00來源: 成都商報電子版

  原標題:“含金量”極高 江口沉銀博物館預計明年建成

  史料記載,1646年,張獻忠順岷江南下,在今眉山境內(nei) 遭遇伏擊,戰敗船沉,傳(chuan) 說上千艘滿載金銀財寶的船沉於(yu) 江底。“石龍對石虎,金銀萬(wan) 萬(wan) 五。誰人識得破,買(mai) 下成都府。”關(guan) 於(yu) 寶藏的民謠流傳(chuan) 了數百年。

  自2017年起,江口沉銀遺址啟動5次考古發掘工作,7.2萬(wan) 餘(yu) 件出水文物不僅(jin) 清晰實證了曆史記載的重大事件,更突出顯示了明末中國南方的社會(hui) 景象。

  2月25日,“走進區域看發展·川渝奮楫譜新篇”網上主題宣傳(chuan) 采訪團來到眉山市岷江與(yu) 府河匯流處,這裏是江口沉銀的發掘現場,也是江口沉銀博物館的建設地。

  全國唯一一座以金銀器為(wei) 主題的博物館

  眉山市彭山區,兩(liang) 江交匯處,一座“天圓地方”造型的江口沉銀博物館已初具雛形。江口沉銀博物館項目經理吳林洪介紹,預計3月全麵完成主體(ti) 工程,之後進行室內(nei) 裝修等工作,預計2024年完成整體(ti) 建設。

  據了解,江口沉銀博物館項目是全國唯一一座以金銀器為(wei) 主題的博物館,博物館及配套設施項目占地200畝(mu) ,其中博物館占地60畝(mu) ,建築麵積3.63萬(wan) 平方米,包括出水文物保護、研究、展示工程,西南水下考古中心、文物標本庫建設工程等,展陳麵積約7800平方米。

  博物館建成後,不僅(jin) 將再現張獻忠逃亡線路、江口沉銀情景,也將展出出水實物,成為(wei) 成都都市圈文化新地標和全省水下考古科普基地。

  文物如何挖掘出來?“把河水抽幹之後,再清除掉覆蓋的5-7米河沙,露出河床的基岩,文物散布在基岩的縫隙中。”相關(guan) 工作人員介紹,木質的船身幾乎已經消失,銀器受鏽蝕發黑,而金器並未有太多侵蝕的痕跡。

  反映當時曆史和社會(hui) 生活 每件展品都有故事

  透過一件件珍貴的文物,曆史的風雲(yun) 變幻仿佛就在眼前。蜀世子寶金印重約16斤,含金量達95%,碎裂四瓣。據推測,金印原為(wei) 明蜀王府內(nei) 代代相傳(chuan) 的寶物,張獻忠洗劫蜀王府後,為(wei) 了填補軍(jun) 餉虧(kui) 空,將搶來的金印劈成小塊意圖重鑄。

  冊(ce) 封妃嬪的金冊(ce) 是張獻忠後宮製度建立的“見證者”。金冊(ce) 上的文字意為(wei) :在1645年五月初一,根據程序,建立了後宮製度。正妻將被賜金冊(ce) ,嬪妃被賜銀冊(ce) 。

  虎鈕金印,金光燦然,虎鈕身姿矯健,被普遍認為(wei) 是李自成和張獻忠的“博弈”證明。虎鈕金印上刻“永昌大元帥”,“永昌”曾是李自成的年號,因此民間認為(wei) ,李自成為(wei) 了招安張獻忠,實現稱帝夢想,將金印送給張獻忠。而張獻忠假意收下禮物,麻痹敵人,實則在成都重新稱王。虎鈕金印對於(yu) 研究張獻忠、李自成兩(liang) 支農(nong) 民軍(jun) 關(guan) 係乃至明末清初的曆史格局具有重要意義(yi) 。

  通過江口沉銀遺址出水的文物,明末的社會(hui) 生活圖景鮮活地展現出來。各種飾品中,戒指、手鐲、金釵等頭飾製作非常精致,印證了明代製作工藝的極大提升。隨著焊接掐絲(si) 、鑲嵌等工藝的成熟,出水飾品整體(ti) 上表現出簡明、快捷、線條分明的特點,顯出精致華美的審美特征。(成都商報-紅星新聞記者 杜玉全 實習(xi) 記者 張芷旖)

(責編:李文治)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