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利平台 > 即時新聞 > 地方

保障新能源發電送得出用得好

發布時間:2023-02-27 15:42:00來源: 人民網-人民日報

  全國最大平價(jia) 海上風電場建成投運,西藏最大光伏發電保供項目全容量並網,第一批大型風電光伏基地項目全部開工……國家能源局近期發布的數據顯示,2022年風電光伏新增裝機占全國新增裝機的78%,新增風電光伏發電量占全國新增發電量的55%以上,風電光伏已成為(wei) 我國新增裝機和新增發電量的主體(ti) 。與(yu) 此同時,新能源利用水平也在穩步提升。據統計,風電利用率由2016年的82.4%,提高至2022年的96.8%;光伏發電利用率由2016年的90%,提高至2022年的98.3%。這充分體(ti) 現了我國新能源發展速度快、利用水平高、產(chan) 業(ye) 競爭(zheng) 力強的良好發展態勢。

  新能源發電數量和利用水平雙提升,離不開電力係統“源、網、荷、儲(chu) ”各環節的共同發力。在電源側(ce) ,各地統籌推進新能源開發建設和配套調節能力建設,加大煤電機組靈活性改造力度;分布式光伏占比逐步提高,新增裝機布局向東(dong) 中部地區轉移,助力光伏就近消納。在電網側(ce) ,統籌推進新能源和電網送出工程建設,加大優(you) 化新能源跨省跨區輸送運行方式,加快配電網的改造和升級。在負荷側(ce) ,充分挖掘需求側(ce) 響應能力,利用市場化方式引導電力用戶主動錯峰避峰,發揮虛擬電廠作用。在儲(chu) 能側(ce) ,加大抽水蓄能建設力度,推動新型儲(chu) 能快速發展等。供給和消納雙管齊下、整體(ti) 謀劃,持續增強了新能源供給能力,為(wei) 新型電力係統建設提供了有力支撐。

  也要看到,風電和光伏發電“靠天吃飯”,具有隨機性和波動性。新能源大規模高比例接入,給電力係統的調度運行帶來較大挑戰,還需要電網輸配以及其他電源、儲(chu) 能的協同支撐、統籌推進。如何加快規劃建設新能源供給消納體(ti) 係,實現高水平消納利用,保障電力可靠穩定供應,是實現新能源高質量發展必須解決(jue) 的問題。

  一方麵,保障新能源發電送得出。當前,以沙漠、戈壁、荒漠地區為(wei) 重點的風光大基地建設正加快推進,這有助於(yu) 解決(jue) 新能源能量密度較低、占地麵積大的問題。但這些風光大基地多位於(yu) “三北”地區,而用電負荷主要位於(yu) 中東(dong) 部和南方地區。這就需要加快建設跨省跨區輸電通道,以靈活調節電源為(wei) 支撐,持續提高風光大基地外送規模和新能源消納能力。

  另一方麵,保障新能源發電用得好。這有賴於(yu) 全麵提升電力係統調節能力和靈活性,加大煤電機組靈活性改造、抽水蓄能和新型儲(chu) 能等建設的力度。目前新型儲(chu) 能和抽水蓄能的體(ti) 量還比較小,與(yu) 風電、光伏發電的大規模快速發展不相適應,形成有效支撐能力還需時間積累。發展過程中,要進一步完善調峰調頻電源補償(chang) 機製、儲(chu) 能成本回收機製等市場機製,這有助於(yu) 激勵各類經營主體(ti) 自發配置儲(chu) 能資源,引導社會(hui) 資本積極參與(yu) 新型儲(chu) 能建設。

  新能源大規模高比例發展的綜合效益巨大。“十四五”期間,我國風電和太陽能發電量將實現翻倍。加大力度規劃建設以大型風光電基地為(wei) 基礎、以其周邊清潔高效先進節能的煤電為(wei) 支撐、以穩定安全可靠的特高壓輸變電線路為(wei) 載體(ti) 的新能源供給消納體(ti) 係,從(cong) 政策、技術、機製等環節全方位推進體(ti) 係建設,我們(men) 一定能為(wei) 新能源又好又快發展提供有力支持,在保障能源安全供應的同時,推動能源綠色低碳轉型不斷取得新成效。

(責編:李文治)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