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利平台 > 即時新聞 > 地方

勇往“職”前 江蘇14個公務員崗位定向招錄殘疾人

發布時間:2023-03-02 11:04:00來源: 新華日報

  江蘇省2023年度考試錄用公務員公告近日發布,全省設置14個(ge) 崗位定向招錄省內(nei) 聽力、肢體(ti) 殘疾3-4級的殘疾人,受到社會(hui) 廣泛關(guan) 注。事實上,2021年,全省有12名殘疾人被錄取為(wei) 公務員;2022年,全省又招錄了15名殘疾人公務員。

  記者采訪了多名已經通過殘疾人定向招錄、順利入職的公務員,聽聽他們(men) 勇往“職”前的奮鬥故事。

  促進殘健共融,期待“平視”環境

  “從(cong) 蘇北小城到南京求學,從(cong) 小學教師到基層公務員,從(cong) 自卑到自信,一路走來,我遇到很多看似無法逾越的困難,但都一一戰勝了,幸好沒放棄,幸福就在前頭!”夏珊珊的奮鬥故事激勵了身邊很多人,鄰裏的孩子都以她為(wei) 學習(xi) 榜樣。在南京特殊教育師範學院學習(xi) 的4年,夏珊珊開拓了眼界,也找到了新的目標。畢業(ye) 後,她考取教師資格,成為(wei) 一名小學語文老師。

  去年考入灌南縣新安鎮綜治辦後,夏珊珊迅速進入角色,“5年教師崗位積累了不少與(yu) 人溝通的經驗,我也從(cong) 沒有把自己當‘特殊人群’。”夏珊珊後來又參加了3次公務員考試,政法類的崗位和她大學所學專(zhuan) 業(ye) 對口,她對自己的目標十分堅定。

  “社會(hui) 越來越包容,殘疾人就業(ye) 之路也會(hui) 越走越寬。”夏珊珊告訴記者,大學老師曾一直鼓勵她,讓她做助教,參與(yu) 全國性的大學生創業(ye) 計劃競賽。那次比賽,她與(yu) 來自清華、北大的學生同台競技,獲得二等獎。夏珊珊說,也從(cong) 那時起,她發現“平視”的環境更好,不需要特殊照顧。如今的夏珊珊,有了自己的小家庭,奮鬥路上更有力量。

  “促進殘健共融,公務員崗位定向招錄殘疾人是最好的注腳。”省殘聯副理事長杜曉鎮介紹,江蘇不僅(jin) 連續多年設置專(zhuan) 門崗位定向招錄殘疾人,還為(wei) 應屆高校殘疾人畢業(ye) 生提供“一人一策”就業(ye) 幫扶措施。去年,全省有高校殘疾人畢業(ye) 生1022人,在殘聯幫助下,就業(ye) 率達96.1%。

  聯手推開就業(ye) 門,成長之路更寬廣

  “共享美好生活,一個(ge) 也不能少。各級黨(dang) 政機關(guan) 拿出職位定向招錄殘疾人,不僅(jin) 是關(guan) 心關(guan) 愛殘疾人,也是履行法定義(yi) 務和職責。全社會(hui) 合力,才能幫助殘疾人更好就業(ye) 。”杜曉鎮說。

  去年出台的《江蘇省促進殘疾人就業(ye) 三年行動方案(2022-2024年)》明確,建立健全機關(guan) 、事業(ye) 單位帶頭安排殘疾人就業(ye) 長效機製,加大國有企業(ye) 安排殘疾人就業(ye) 力度。政策加持,為(wei) 殘疾人進入公務員隊伍提供了有力支撐。朱夢君在接受記者采訪時表示,自己是幸運的。小學六年級時不幸遭遇車禍,從(cong) 此戴著假肢生活。從(cong) 小學習(xi) 刻苦的她,2021年從(cong) 安徽財經大學畢業(ye) 後,報考了殘疾人定向招錄崗位,來到南京市六合區工作。更為(wei) 幸運的是,她進入了能夠發揮自己專(zhuan) 長的單位——殘聯係統工作。

  在朱夢君看來,殘疾人的身份讓她對殘聯工作有了更深的理解。“我會(hui) 考慮一些容易被常人忽略的點。”朱夢君舉(ju) 例,在六合區殘聯2樓有一間專(zhuan) 用於(yu) 兒(er) 童康複項目簽約的辦公室,經常有群眾(zhong) 帶著需要康複治療的孩子到這裏辦業(ye) 務。去年10月,辦公樓電梯突發故障,大家隻能從(cong) 樓梯上下。

  “戴著假肢爬樓梯,哪怕是一層,都很累。”朱夢君說,她很理解這種不易,高中時學校特地將她從(cong) 4樓的班級轉到1樓。在這件事的啟發下,她和同事申請在單位1樓臨(lin) 時開辟一間簽約辦公室,方便群眾(zhong) 辦事。

  朱夢君的成長之路,給了身邊人實實在在的激勵。配假肢時與(yu) 朱夢君相識的一位女生,最近主動找她了解定向招錄公務員的流程。“我告訴她,多試多學,殘疾人的就業(ye) 路一樣寬廣!”朱夢君說。

  放到合適位置,都是“人力資源”

  “隻要放到合適的位置,殘疾人同樣是人力資源、是社會(hui) 財富。”1995年出生的陶葉丹是一名聽障人士,2017年畢業(ye) 後,她在蘇州一家網絡小說公司從(cong) 事文字審核工作。4年間,陶葉丹經曆了兩(liang) 次公務員招錄考試。“第一年筆試雖然通過了,但由於(yu) 聽力不好,麵試提問環節我聽不清問題,成績不是很理想。”

  麵對失敗,陶葉丹總能想起高中老師對她的鼓勵——“身體(ti) 殘疾,最後在自己擅長的領域取得成就的人,也很多!”第二年備考時,陶葉丹發現了定向招錄殘疾人的崗位,抱著試一試的心態報了名。通過層層選拔,陶葉丹於(yu) 去年9月入職無錫市梁溪區黃巷街道辦事處社會(hui) 事業(ye) 局。

  陶葉丹的手機裏,有一個(ge) 微信群,名叫“向著光亮那一方”,群友大多是聽障人士。陶葉丹記得,群裏幾個(ge) 大學生看了她分享的求職經曆,專(zhuan) 門發私信給她,說自己對未來不再那麽(me) 恐懼。陶葉丹鼓勵他們(men) :“隻管向前跑,永不言棄。”

  如今的陶葉丹變得更加自信、陽光。“作為(wei) 一名殘疾人,我非常感謝國家在公務員招錄中設立殘疾人定向崗位。”陶葉丹說,這不僅(jin) 給殘疾人更多的就業(ye) 機會(hui) ,也起到了正向引領作用——讓更多單位和企業(ye) 願意招錄接納殘疾人。

  “定向招錄殘疾人,是一場崗位與(yu) 特殊群體(ti) 的‘雙向奔赴’。”南京農(nong) 業(ye) 大學人文與(yu) 社會(hui) 發展學院副院長、教授戚曉明表示,黨(dang) 政機關(guan) 麵向殘疾人定向設置崗位,向社會(hui) 釋放出強烈信號,對保障殘疾人就業(ye) 權利、促進公平就業(ye) 具有示範導向意義(yi) ;保障殘疾人的生存與(yu) 發展,也彰顯社會(hui) 的溫度和文明的高度。(唐悅 金亦煒)

(責編:李文治)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