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職季 你被“壓力麵試”冒犯過嗎?
原標題:求職季 你被“壓力麵試”冒犯過嗎?
記者在群聊裏拋出問題“你對壓力麵試的感受如何”後,群內(nei) 一下子炸開了鍋。群友紛紛現身說法,要把積鬱已久的心結一吐為(wei) 快。有人說自己因麵試官的否定,陷入長久的自我懷疑;有人表示無奈:“打工而已,有必要嗎?”有的人甚至將“壓力麵試”與(yu) PUA畫上了等號……
壓力麵試本是人才測評的一種方式,通過在麵試過程中有意製造緊張,提出尖銳的問題,檢測候選人的抗壓能力。那麽(me) ,為(wei) 什麽(me) 這樣的麵試方式會(hui) 被大家反感?讓候選人覺得被冒犯的麵試,真的是壓力麵試嗎?
壓力麵試不是冷漠和冒犯
麵試過程中被冒犯,求職者劉夢深有感觸。麵試某傳(chuan) 媒公司時,HR明知劉夢已經到達公司,仍然讓她等了近半個(ge) 小時。麵試時,無論劉夢說什麽(me) ,HR似乎都毫不在意,並時不時地冷哼。“之前在招聘軟件上聯係時,HR語氣特別親(qin) 切,麵試時就像變了一個(ge) 人。”劉夢不得其解,還以為(wei) 自己說錯了話,惹怒了對方。看到別人的麵試分享,她才知道,“冷漠”與(yu) “冒犯”是這家公司的麵試風格,這被大家稱之為(wei) “壓力麵試”。
在壓力麵試之下,不少人直呼“受不了”。這樣的情況大量出現,不禁讓人思考:是候選人抗壓能力太差,還是麵試官不夠禮貌?冒犯是壓力麵試的正常流程,還是濫用異化?
“壓力麵試確實存在被濫用的情況。”浙江工商大學杭州商學院工商與(yu) 人力資源管理係教師來半分表示,壓力麵試並非適用於(yu) 所有的場景和崗位。應聘者覺得被冒犯,可能是因為(wei) HR把壓力麵試運用在不需要其進行測試的職位中。不論哪種麵試手段,最終目標都是要考察應聘者能否勝任這個(ge) 崗位,而有些HR沒有對麵試的本質進行深入思考。
麵試官要以勝任力為(wei) 核心
不是所有的壓力麵試都尖銳刻薄,合理的壓力麵試也能讓應聘者如沐春風。
某次在廣告公司的壓力麵試讓劉夢倍感舒適。那是一次多人群麵,分在各個(ge) 小組的應聘者被要求在限定時間內(nei) ,討論出一個(ge) 營銷方案。匯報結束後,麵試官提問:“你們(men) 選擇在春節期間進行營銷,但我沒有在方案中看到和過年有關(guan) 的元素,二者的相關(guan) 性在哪裏?”其實這在匯報人報告時已經提過,隻是沒有詳說。劉夢明白,麵試官看似質疑應聘者,實則在給他們(men) 機會(hui) 補充說明。
合理的壓力麵試應該什麽(me) 樣?來半分認為(wei) ,麵試官要以勝任力為(wei) 核心,設計問題、環境、麵試節奏等。
然而,麵試作為(wei) 應聘者進入公司的第一關(guan) 口,壓力不可避免。作為(wei) 用人單位,有些不將抗壓能力作為(wei) 核心要素的崗位,也需要具備一定的抗壓能力,這時麵試官同樣會(hui) 使用施壓技巧。
那麽(me) ,在麵試中施加一定的壓力是壓力麵試嗎?在來半分表示,一場麵試是否屬於(yu) 壓力麵試,要從(cong) 本質出發,看壓力是不是考察的主要內(nei) 容,能否檢測出應聘者的勝任力。
將麵試看作一次正常的交流
遭遇壓力麵試,我們(men) 應該怎麽(me) 做?
來半分表示,從(cong) 招聘角度來說,用人單位需要從(cong) 崗位所需的核心素質出發進行麵試。求職者也要對崗位進行研究,對所需的素質作一定的準備。“如果你應聘的崗位是銷售,那麽(me) 在麵試前,你就應該已經知道考題會(hui) 是非常靈活的,回答講究一定的技巧。”否則,麵對一個(ge) 在企業(ye) 看來很正常的考題,應聘者可能會(hui) 感覺被冒犯。北京第二外國語學院中瑞酒店管理學院人力資源管理授課教師範陽陽認為(wei) ,保持平常心,擺正心態,對於(yu) 麵試也很重要。“將麵試看成一次正常的交流,不要刻意地去想這是不是一場壓力麵試。”據新華社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