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斷實現人民對美好生活的向往(持續增進民生福祉)
習(xi) 近平總書(shu) 記指出:“人民對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們(men) 的奮鬥目標。”“隻有堅持以人民為(wei) 中心的發展思想,堅持發展為(wei) 了人民、發展依靠人民、發展成果由人民共享,才會(hui) 有正確的發展觀、現代化觀。”
代表委員認為(wei) ,小康夢、強國夢、中國夢,歸根到底是老百姓的“幸福夢”。踏上新征程,要全麵貫徹落實黨(dang) 的二十大精神,堅持以人民為(wei) 中心的發展思想,在幼有所育、學有所教、勞有所得、病有所醫、老有所養(yang) 、住有所居、弱有所扶上持續用力,一件一件抓落實,一年接著一年幹,切實增進人民福祉,促進人的全麵發展。
人民生活持續改善,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持續增強
習(xi) 近平總書(shu) 記指出:“增進民生福祉是發展的根本目的。必須多謀民生之利、多解民生之憂,在發展中補齊民生短板、促進社會(hui) 公平正義(yi) ”。
2022年,挑戰前所未有,成績殊為(wei) 不易。在以習(xi) 近平同誌為(wei) 核心的黨(dang) 中央堅強領導下,我國千方百計增加居民收入,強化社會(hui) 保障兜底功能,提高公共服務水平,民生事業(ye) 發展取得新進展。
數據顯示,2022年全國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比上年實際增長2.9%,與(yu) 經濟增長基本同步;全國城鎮新增就業(ye) 1206萬(wan) 人,超額完成1100萬(wan) 人的年度目標任務……人民生活持續改善,人民群眾(zhong) 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持續增強。
代表委員表示,溫暖人心的民生答卷,充分彰顯了我們(men) 黨(dang) 以人民為(wei) 中心的發展思想。
“保障好人民群眾(zhong) 的‘米袋子’‘菜籃子’十分重要,要紮實做好保供穩價(jia) 工作。”浙江省湖州市委副書(shu) 記、市長洪湖鵬代表說,去年湖州市重點對十大類農(nong) 副產(chan) 品價(jia) 格進行監測,強化物流保通保暢,全力保障人民群眾(zhong) 基本生活需要。
“堅持在發展中保障和改善民生,對困難群眾(zhong) 格外關(guan) 注、格外關(guan) 愛、格外關(guan) 心,千方百計排憂解難。”河南省洛陽市委副書(shu) 記、市長徐衣顯代表說,去年洛陽市累計發放各類社會(hui) 救助資金8.45億(yi) 元,困難殘疾人生活補貼和重度殘疾人護理補貼製度分別惠及7.05萬(wan) 人和7.63萬(wan) 人,為(wei) 群眾(zhong) 托起穩穩的幸福。
“村裏通了路,村民出行更加便利,也為(wei) 產(chan) 業(ye) 發展打好了基礎。”四川省宣漢縣龍泉土家族鄉(xiang) 黃連村黨(dang) 支部書(shu) 記胡曉玲代表說,村裏集中連片發展黃連、玫瑰等中藥材2萬(wan) 多畝(mu) ,特色產(chan) 業(ye) 促增收,去年村民人均收入超過1.5萬(wan) 元。下一步,村裏要搶抓機遇,利用資源優(you) 勢壯大特色產(chan) 業(ye) ,讓村民的腰包更加鼓起來。
代表委員表示,黨(dang) 和國家堅持一切為(wei) 了人民、一切依靠人民,推動改革發展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全體(ti) 人民。新時代十年,全國城鎮新增就業(ye) 年均1300萬(wan) 人,建成世界上規模最大的教育體(ti) 係、社會(hui) 保障體(ti) 係、醫療衛生體(ti) 係……人民群眾(zhong) 更加安居樂(le) 業(ye) ,民生保障實現全方位躍升。
采取更多惠民生、暖民心舉(ju) 措,著力解決(jue) 好人民群眾(zhong) 急難愁盼問題
習(xi) 近平總書(shu) 記強調:“要始終把人民安危冷暖放在心上,幫助群眾(zhong) 解決(jue) 就業(ye) 、收入、就學、社保、醫保、住房等方麵的實際困難,紮紮實實做好保障和改善民生各項工作。”
進入新時代,人民對美好生活的向往更加強烈、需要日益廣泛。代表委員表示,要緊緊抓住人民最關(guan) 心最直接最現實的利益問題,采取更多惠民生、暖民心舉(ju) 措,著力解決(jue) 好人民群眾(zhong) 急難愁盼問題。
老有所養(yang) 和幼有所育,關(guan) 係千家萬(wan) 戶。河北省秦皇島市北戴河區東(dong) 山街道東(dong) 經路社區黨(dang) 委書(shu) 記、居委會(hui) 主任李丹丹代表說:“我們(men) 聚焦‘一老一幼’,通過打造老年人日間照料站、兒(er) 童科普課堂,讓服務做到百姓心坎上。社區還組織文藝匯演、書(shu) 畫創作等活動,豐(feng) 富老年人的精神生活。”
李丹丹代表建議,要堅持普惠性原則,鼓勵社會(hui) 力量積極參與(yu) ,為(wei) 群眾(zhong) 提供價(jia) 格實惠、方便可及的養(yang) 老托育服務,不斷延伸上門照護、助浴、助餐等功能性養(yang) 老服務項目。
“新時代十年,我國不斷健全覆蓋城鄉(xiang) 的醫療衛生服務三級網絡,組建各種形式的醫聯體(ti) 1.5萬(wan) 個(ge) ,推進國家集采和藥品談判工作,努力解決(jue) 群眾(zhong) 看病就醫難題。”黑龍江省齊齊哈爾醫學院附屬第一醫院神經內(nei) 科四病區護士長於(yu) 洋代表說,要促進優(you) 質醫療資源擴容和區域均衡布局,提高基層防病治病和健康管理能力,為(wei) 人民健康提供更加有力保障。
“教育是立國之本、強國之基。辦好人民滿意的教育,必須切實解決(jue) 群眾(zhong) 的急難愁盼問題,以教育的高質量發展提升群眾(zhong) 的獲得感、幸福感。”江蘇省泰州市薑堰區實驗小學教育集團校長高金鳳委員認為(wei) ,要深入推進“雙減”工作,通過提升學校教育教學質量緩解家長焦慮,優(you) 化作業(ye) 設置,精心開展課後服務,減輕學生過重課業(ye) 負擔,深化協同育人,推動學生全麵發展。
堅持在發展中保障和改善民生,鼓勵共同奮鬥創造美好生活
習(xi) 近平總書(shu) 記在黨(dang) 的二十大報告中指出:“為(wei) 民造福是立黨(dang) 為(wei) 公、執政為(wei) 民的本質要求。必須堅持在發展中保障和改善民生,鼓勵共同奮鬥創造美好生活,不斷實現人民對美好生活的向往。”
堅持以人民為(wei) 中心的發展思想。“堅持發展為(wei) 了人民、依靠人民,必須落實到各項決(jue) 策部署和實際工作之中。”徐衣顯代表說,下一步,將持續完善社會(hui) 保障網,兜牢底線,用心用情用力解決(jue) 群眾(zhong) 關(guan) 心的就業(ye) 、教育、社保、醫療等實際問題,讓人民群眾(zhong) 的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更加充實、更有保障、更可持續。
以改革推進民生改善步伐。於(yu) 洋代表建議,要堅持深化改革、優(you) 化服務,推進分級診療製度建設,加大公立醫院改革力度。進一步健全醫護人員績效考核評價(jia) 和職稱晉升體(ti) 係,建立以知識價(jia) 值為(wei) 導向、符合醫療行業(ye) 特點的薪酬製度,不斷增強醫護人員的職業(ye) 獲得感。
“充分運用數字化改革成果推進民生改善,真正讓數據多跑路,讓群眾(zhong) 少跑腿。”洪湖鵬代表建議,加快建立全國統一的數據共享目錄,統籌推進各行業(ye) 各領域政務應用係統集成,擴大電子證照使用範圍,讓改革紅利充分釋放。
湖南省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工商業(ye) 聯合會(hui) 主席滕樹靜委員認為(wei) ,要加大政策扶持力度,增加保障性租賃住房供給,更好滿足廣大人民群眾(zhong) 尤其是中低收入群眾(zhong) 、新就業(ye) 人群的住房需求。
“當前,新業(ye) 態、新模式、新產(chan) 業(ye) 成為(wei) 拓展就業(ye) 增量、增強就業(ye) 彈性的重要渠道。”知乎創始人、董事長周源委員建議,要落實新就業(ye) 形態勞動者權益保障政策,促進新就業(ye) 形態健康發展,拓展就業(ye) 新空間。
民之所盼,政之所向。代表委員表示,全麵貫徹落實黨(dang) 的二十大精神和黨(dang) 中央決(jue) 策部署,以中國式現代化全麵推進中華民族偉(wei) 大複興(xing) ,必將讓改革發展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全體(ti) 人民,讓人民生活的幸福成色更足,溫暖人心的民生答卷將會(hui) 更加精彩。(本報記者韓鑫、邵玉姿、王明峰、姚雪青參與(yu) 采寫(xie) )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