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碗“愛心麵” 讓溫暖延續
“70歲以上老人,免費來吃牛肉丸子麵!”3月6日,山西臨(lin) 汾雲(yun) 丘山中和文化旅遊節現場,放在樹杈上的大喇叭循環播放,提醒趕會(hui) 的老人來吃一碗熱氣騰騰的免費麵條。
送麵的小夥(huo) 子叫劉俊宏,是山西臨(lin) 汾鄉(xiang) 寧縣關(guan) 王廟鄉(xiang) 西村人,近幾年,他利用工作之餘(yu) ,開著滿載鍋碗瓢盆和各種食材的廂式貨車,走進堯都區、鄉(xiang) 寧縣、洪洞縣、襄汾縣、曲沃縣周邊農(nong) 村,現場製做牛肉丸子麵,免費送給當地70歲以上的老人品嚐。
3年來,劉俊宏走進臨(lin) 汾周邊大大小小的村莊,送出數萬(wan) 份愛心餐。
為(wei) 什麽(me) 對送麵如此執著?劉俊宏分享了他的成長經曆,“小時候家裏條件不好,我跟著奶奶一起生活,長大後總想報答老人,做點力所能及的事兒(er) 。”
劉俊宏用經營水果店、養(yang) 雞場的收益支撐送麵的花銷,把“公益事”做成了“日常事”,全家人都成了他的幫手,媽媽、妻子負責備菜;兒(er) 女、外甥一放假就跑來幫忙;嫂子、朋友們(men) 有空時也會(hui) 加入“送麵隊伍”。
“一開始想讓爺爺奶奶們(men) 嚐嚐臨(lin) 汾特色牛肉丸子麵,沒想到一幹就是3年。”劉俊宏打開車門,熟練地卸下餐具、搭鍋燒水,一邊配料一邊介紹,“趁著旅遊節這4天景區人多,我們(men) 趕著過來送麵。”
切肉、煮麵、端碗、洗碗......中午11點多,遮陽篷下坐滿了老人,劉俊宏和自願來幫忙的家人朋友分工明確、忙中有序。
“奶奶,您吃不吃辣?”“爺爺,拿好您的卡片。”“爺爺,味道怎麽(me) 樣?”劉俊宏的外甥何國賓負責發卡片、端碗、回收卡片,“學校放假,我就來幫幫姨父。我們(men) 製作了有號碼的愛心卡片,發給老人,按先後順序給老人送餐,避免他們(men) 等得太久。”
“口味很好,這小夥(huo) 子實誠。”77歲的孫奶奶讚不絕口。
“以前沒吃過牛肉丸子麵,沒想到這麽(me) 好吃!”70歲的和爺爺豎起了大拇指。
......
麵對誇獎,劉俊宏有些靦腆,“我隻是做點力所能及的事,爺爺奶奶們(men) 吃得開心,我比他們(men) 還開心。”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