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利平台 > 即時新聞 > 時政

為群眾搭舞台 讓文化進萬家

發布時間:2023-03-13 10:22:00來源: 中國文化報

  天津市“千村百站”優(you) 秀社團群眾(zhong) 文化節目展演活動:

   為(wei) 群眾(zhong) 搭舞台 讓文化進萬(wan) 家

  本報實習(xi) 記者 王偉(wei) 傑

  黨(dang) 的二十大報告提出:“健全現代公共文化服務體(ti) 係,創新實施文化惠民工程。”為(wei) 全麵學習(xi) 宣傳(chuan) 貫徹黨(dang) 的二十大精神、努力提升群眾(zhong) 的文化獲得感與(yu) 幸福感,日前,天津市委宣傳(chuan) 部、市文化和旅遊局共同組織開展了“新時代 新征程 新風采”天津市“千村百站”優(you) 秀社團群眾(zhong) 文化節目展演活動。該活動以各街鎮綜合文化服務中心為(wei) 單位,組織發動天津市各街鎮、村居的群眾(zhong) 文化社團廣泛參與(yu) ,節目囊括音樂(le) 、舞蹈、模特、戲劇、曲藝、朗誦和民間藝術表演等藝術形式,體(ti) 現了群眾(zhong) 文化作品堅持以人民為(wei) 中心的創作導向和“群眾(zhong) 編、群眾(zhong) 演、群眾(zhong) 看”的群眾(zhong) 主體(ti) 性。該活動是天津市在群眾(zhong) 文化領域作出的積極探索,通過搭建集中展演、展示的平台,越來越多的津城百姓在豐(feng) 富多彩的文化生活中獲得別樣的幸福感。

  “排練更多更好的舞蹈獻給大家”

  在本次展演活動中,津南區葛沽鎮水貝藝術團的舞蹈《微山湖》令人眼前一亮。該團體(ti) 成立於(yu) 2005年,經常參演成員有16人,擅長民族舞、健身舞、廣場舞等,多次代表葛沽鎮參加慰問部隊等演出。

  “在葛沽鎮,一般有點規模的演出活動,都少不了我們(men) 的身影。”水貝藝術團負責人徐美霞說。徐美霞從(cong) 小就喜歡舞蹈,曾和幾個(ge) 隊員一起學跳交誼舞,後來一次偶然的機會(hui) 編排了舞蹈《天竺少女》,當時她們(men) 還特意買(mai) 布料做了印度舞服裝,演出很受歡迎。水貝藝術團在葛沽鎮影響力也越來越大。

  “開始時,我們(men) 沒有排練場地,就在廣場、公園等寬闊的空間練習(xi) 。後來鎮裏在慈水園社區黨(dang) 群服務中心提供給我們(men) 一間排練室,場地挺大,有鏡子、空調和練功杆,冬天暖和,夏天涼快,在裏麵排練很舒服。”徐美霞說,“團裏成員平均年齡約58歲,大家幾乎每天晚上都在此練功。不少成員開始學舞蹈時,動作比較機械,表演也略顯生硬,經過長時間的練習(xi) ,動作協調了,表演也很優(you) 美。”

  在排練舞蹈《微山湖》時,雖然有很多跪、起、翻滾的動作,但隊員精神飽滿、努力練習(xi) 、默契配合。“我們(men) 希望用舞蹈這一藝術形式重現紅色經典,表達對祖國的愛和對如今美好生活的珍惜之情。”徐美霞說。

  水貝藝術團每年都在排練新節目。“我今年61歲了,這麽(me) 多年來一直舍不得舞蹈,舍不得一起排練的隊員,未來我們(men) 會(hui) 排練更多更好的舞蹈獻給大家。”徐美霞說。

  文化活動增強百姓幸福感

  西青區大寺鎮王村藝術團的舞蹈《中國紅》由24名隊員演出,場麵熱鬧喜慶,表達了對祖國日益繁榮昌盛的深切祝福。

  王村藝術團負責人劉桂英,原來經營著一家服裝店,2009年王村藝術團成立後,有舞蹈特長的劉桂英想著應該支持村裏的文化活動,把自己學習(xi) 的舞蹈知識傳(chuan) 授給大家,於(yu) 是便加入了王村藝術團。當了解到很多村民喜歡跳廣場健身舞後,她就在網上自學健身舞,在家裏反複練習(xi) 後教給村民,現在越來越多的村民參與(yu) 健身舞活動。

  劉桂英說:“村委會(hui) 對我們(men) 藝術團特別支持,提供了演出服、道具、排練室。目前,王村藝術團分為(wei) 演出班和培訓班,培訓班的學員通過一段時間的培訓學習(xi) 會(hui) 往演出班裏調,不斷儲(chu) 備力量。”

  73歲的孫淑敏十幾年來一直堅持跟劉桂英練習(xi) 跳舞,風雨無阻。“她特別喜歡鍛煉,如今年齡大了,總是擔心團裏不要她,經常給我打電話說別嫌她年齡大,她體(ti) 力挺好的。我就連忙告訴她,‘我知道您體(ti) 格好’。”劉桂英說。

  65歲的薛梅也表示,在王村藝術團練習(xi) 舞蹈充實了她的退休生活,更重要的是,讓她感覺更年輕、更快樂(le) 。

  劉桂英每年都會(hui) 到天津市群眾(zhong) 藝術館學習(xi) 舞蹈,今年已經是第8個(ge) 年頭了。“跟專(zhuan) 業(ye) 老師學習(xi) ,自己提升也很快。回來再教隊員,大家一起進步。”劉桂英高興(xing) 地說,“在大寺鎮的15個(ge) 村裏,王村的文化活動搞得最好。”

  目前,王村藝術團已多次在全國、市級、區級各項大賽中獲獎,劉桂英組織排練的以楊柳青年畫為(wei) 主題的舞蹈《畫扇麵》還榮獲全國中青年舞蹈大賽金獎,並受原文化部邀請赴我國香港地區巡回演出,獲得眾(zhong) 多好評。2021年,為(wei) 慶祝中國共產(chan) 黨(dang) 成立一百周年,王村舞蹈團還組織隊員們(men) 排練紅色歌舞節目,並義(yi) 務參加多場演出,通過歌舞表演呈現黨(dang) 的光輝曆程和新中國的發展曆史。

  做大做強全民藝術普及品牌

  “此次展演活動,天津市600個(ge) 民間文藝社團報送了自己的節目,充分展現了基層生動鮮活的文化生活,具有濃濃的鄉(xiang) 土的氣息。”天津市文化和旅遊局公共服務處副處長宗成靈說,“活動最大的亮點是精準對接群眾(zhong) 的需求。因為(wei) 基層群眾(zhong) 有展示自身風采的心聲和需求,我們(men) 就及時滿足群眾(zhong) 需求。所以活動比較接地氣,有煙火氣和生活氣,體(ti) 現出群眾(zhong) 文化‘群眾(zhong) 編、群眾(zhong) 演、群眾(zhong) 看’的群眾(zhong) 主體(ti) 性,受到廣大群眾(zhong) 的熱烈歡迎。”

  近年來,天津市在群眾(zhong) 文化領域取得了一係列豐(feng) 碩的成果。在群眾(zhong) 文化活動方麵,經過多年發展培育,逐步形成了天津群眾(zhong) 文化“一區一品”的生動發展格局,如和平區“和平杯京劇票友邀請賽”、南開區“廣場舞大賽”、河東(dong) 區“家庭文化藝術節”、紅橋區“老年文化藝術節”、河西區“西岸藝術節”、濱海新區“濱海藝術節”、東(dong) 麗(li) 區“東(dong) 麗(li) 杯群眾(zhong) 文學評獎”、北辰區“天穆杯農(nong) 村小品展演”、寶坻區“京東(dong) 大鼓藝術節”等。在群眾(zhong) 文化品牌打造方麵,天津市文化和旅遊局將全市有影響力的品牌活動整合提升,自2016年以來持續開展市民文化藝術節活動,至今已連續舉(ju) 辦7屆。每屆市民文化藝術節均舉(ju) 辦約50項重點文化活動。

  “未來,我們(men) 將繼續做大做強群眾(zhong) 喜聞樂(le) 見的全民藝術普及品牌,推進全民藝術普及,創新展現方式,為(wei) 群眾(zhong) 創造更多展現自我的舞台和機會(hui) ,同時加大基層輔導培訓的力度,不斷提升活動的內(nei) 容和質量。”宗成靈說。

(責編:李雨潼)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