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利平台 > 即時新聞 > 地方

代表委員熱議“四個必須”:必須更好統籌質的有效提升和量的合理增長

發布時間:2023-03-13 11:02:00來源: 人民網-人民日報

  必須更好統籌質的有效提升和量的合理增長,始終堅持質量第一、效益優(you) 先,大力增強質量意識,視質量為(wei) 生命,以高質量為(wei) 追求

  習(xi) 近平總書(shu) 記在參加十四屆全國人大一次會(hui) 議江蘇代表團審議時強調,必須更好統籌質的有效提升和量的合理增長,始終堅持質量第一、效益優(you) 先,大力增強質量意識,視質量為(wei) 生命,以高質量為(wei) 追求。

  代表委員表示,各地區各部門要把思想和行動統一到習(xi) 近平總書(shu) 記重要講話精神和黨(dang) 中央決(jue) 策部署上來,牢牢把握高質量發展這個(ge) 首要任務,更好統籌質的有效提升和量的合理增長,團結奮鬥、真抓實幹,以新氣象新作為(wei) 推動高質量發展取得新成效,書(shu) 寫(xie) 中華民族偉(wei) 大複興(xing) 的嶄新篇章。

  堅持不懈推動高質量發展,加快轉變經濟發展方式

  習(xi) 近平總書(shu) 記指出,要堅持不懈推動高質量發展,加快轉變經濟發展方式,加快產(chan) 業(ye) 轉型升級,加快新舊動能轉換,推動經濟發展實現量的合理增長和質的穩步提升。

  黨(dang) 的十八大以來,我國經濟發展在質和量上取得曆史性成就,我國經濟實力、科技實力、綜合國力躍上新台階。代表委員表示,從(cong) 量變到質變的躍升,是社會(hui) 主義(yi) 市場經濟發展的客觀規律,我們(men) 要保持戰略定力,堅持以質取勝,以量變的積累實現質變,實現量質齊升的高質量發展。

  實現高質量發展,要堅持以質取勝。

  “經濟沒有‘質’就不會(hui) 有‘量’,量積累到一定階段,必須轉向質的提升。”首鋼集團有限公司黨(dang) 委書(shu) 記、董事長趙民革代表說,實現質的有效提升,要推動中國製造向中國創造轉變、中國速度向中國質量轉變、中國產(chan) 品向中國品牌轉變。

  實現高質量發展,要持續實現經濟量的合理增長。

  “對於(yu) 中國這麽(me) 大的經濟體(ti) 而言,保持經濟平穩運行至關(guan) 重要,要不斷做大做強中國經濟,鞏固社會(hui) 主義(yi) 現代化的物質技術基礎。”中國鋁業(ye) 集團高端製造股份有限公司總裁李謝華代表說,“我們(men) 將發揮帶動牽引作用,做增量、優(you) 存量,助推有色金屬行業(ye) 高質量發展。”

  代表委員表示,推動經濟實現質的有效提升和量的合理增長是高質量發展的內(nei) 在要求,要辯證認識、科學統籌經濟發展質和量的關(guan) 係,實現更高質量、更有效率、更加公平、更可持續、更為(wei) 安全的發展。

  “堅持係統觀念,統籌好質與(yu) 量的關(guan) 係,實現從(cong) 量變到質變的躍升,不斷塑造新的競爭(zheng) 優(you) 勢。”中國工程院院士、浙江工業(ye) 大學教授鄭裕國委員表示,“我們(men) 將聚焦生物製造,強化產(chan) 教融合、科教協同,強化重點產(chan) 品和關(guan) 鍵技術研發,不斷做大做強做優(you) 。”

  “質的提升為(wei) 量的增長提供持續動力,量的增長為(wei) 質的提升提供重要基礎,二者相輔相成。”寧夏回族自治區發展和改革委員會(hui) 主任、黨(dang) 組書(shu) 記李鬱華代表說,新時代新階段的發展必須是高質量發展,要把經濟發展的質和量有機統一起來,實現協同並進,推動經濟發展行穩致遠。

  堅持質量第一、效益優(you) 先,使發展成果更好惠及全體(ti) 人民

  習(xi) 近平總書(shu) 記強調,以推動高質量發展為(wei) 主題,必須堅定不移貫徹新發展理念,以深化供給側(ce) 結構性改革為(wei) 主線,堅持質量第一、效益優(you) 先,切實轉變發展方式,推動質量變革、效率變革、動力變革,使發展成果更好惠及全體(ti) 人民,不斷實現人民對美好生活的向往。

  代表委員表示,要牢牢把握高質量發展這個(ge) 首要任務,把推動發展的立足點轉到提高質量和效益上來,不斷提升競爭(zheng) 力與(yu) 吸引力,實現經濟發展從(cong) “有沒有”轉向“好不好”。

  堅持質量第一。“質量一頭連著供給,一頭連著需求,提升產(chan) 品質量,就能不斷釋放和擴大內(nei) 需潛力。”重慶市工商聯兼職副主席、重慶陶然居飲食文化(集團)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嚴(yan) 琦代表說,要提高供給體(ti) 係質量,形成需求牽引供給、供給創造需求的更高水平動態平衡。

  堅持效益優(you) 先。“提高全要素生產(chan) 率,是高質量發展的應有之義(yi) 。”海南省發展控股有限公司黨(dang) 委書(shu) 記、董事長周軍(jun) 平代表表示,2022年公司研發投入同比增長26%,接下來將持續在增強效益上下功夫,為(wei) 海南自貿港建設發揮重要支撐作用。

  堅持創新驅動發展。“加快實現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強,是推動高質量發展的必由之路,我們(men) 要開辟發展新領域新賽道、塑造發展新動能新優(you) 勢,從(cong) 根本上說,還是要依靠科技創新。”中國工程院院士、江蘇康緣集團有限公司董事長、黨(dang) 委書(shu) 記肖偉(wei) 代表說,集團將推動產(chan) 學研深度結合,強化重大科技創新平台建設,開發更多創新藥。

  “科技創新、管理創新,推動港口高效運行,為(wei) 經濟循環暢通提供有力支持。”湛江港(集團)股份有限公司黨(dang) 委書(shu) 記、董事長劉彬代表說,利用區塊鏈技術,創新管理模式,讓貨物在湛江港一次性完成申報、查驗、放行,大幅度提高運輸效率。

  準確識變、科學應變、主動求變,更加重視激活高質量發展的動力活力

  習(xi) 近平總書(shu) 記強調,當前和今後一個(ge) 時期,我國發展仍然處於(yu) 重要戰略機遇期,但機遇和挑戰都有新的發展變化。要準確識變、科學應變、主動求變,更加重視激活高質量發展的動力活力,更加重視催生高質量發展的新動能新優(you) 勢。

  代表委員表示,推動經濟實現質的有效提升和量的合理增長,不是一時一地之舉(ju) 措,而是貫穿全麵建設社會(hui) 主義(yi) 現代化國家的整個(ge) 過程,要充分調動一切積極因素,持續激發經濟發展內(nei) 生動力,形成推動高質量發展的強大合力。

  把實施擴大內(nei) 需戰略同深化供給側(ce) 結構性改革有機結合起來。“要堅持以深化供給側(ce) 結構性改革為(wei) 主線,不斷夯實實體(ti) 經濟基礎。”遼寧昌華印刷包裝有限公司質檢員劉桂梅代表說,加快建設現代化產(chan) 業(ye) 體(ti) 係,深入推進新型工業(ye) 化,推動製造業(ye) 高端化、智能化、綠色化發展。

  “堅持擴大內(nei) 需這個(ge) 戰略基點,用好國內(nei) 需求潛力巨大的優(you) 勢。”西藏自治區工商聯副主席、西藏眾(zhong) 源建材集團有限公司董事長卓嘎委員說,要通過擴大需求支持技術更新迭代,促進新動能加快成長。

  深化改革增添動力。河南省社會(hui) 科學院院長、黨(dang) 委副書(shu) 記王承哲代表說,實現經濟質升量增,要推動改革向更深層次挺進,突破體(ti) 製障礙和政策約束,促進各項改革係統集成,統籌發揮財政政策、貨幣政策、就業(ye) 政策、產(chan) 業(ye) 政策等作用,為(wei) 高質量發展保駕護航。

  “我們(men) 以改革促發展,加快老工業(ye) 基地轉型升級。”湖南省株洲市委副書(shu) 記、市長陳恢清代表說,加快規劃建設產(chan) 業(ye) 新城、推進環境整治、布局智能製造項目,政策協同發力,推動經濟高質量發展。

  “持續優(you) 化政務服務是便利企業(ye) 生產(chan) 經營、暢通國民經濟循環的重要支撐。”河北省辛集市委副書(shu) 記、市長王文強代表表示,要用行政審批的“減法”換來企業(ye) 效益的“加法”、市場活力的“乘法”。

  推動協調發展,釋放巨大潛能。“不斷提高我國發展的平衡性、協調性、可持續性,是實現高質量發展的必然要求。”四川省德陽市委副書(shu) 記、市長劉光強代表說,德陽主動融入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建設,全力縮小區域差距,全麵改善公共服務,助力構建優(you) 勢互補、高質量發展的區域經濟布局。

  “人民幸福安康是推動高質量發展的最終目的,要切實滿足人民美好生活需要。”北京體(ti) 育大學中國體(ti) 育政策研究院執行院長鮑明曉委員表示,要著力構建更高水平的全民健身公共服務體(ti) 係,順應人民對高品質生活的期待。

  代表委員表示,久久為(wei) 功、係統發力,堅定不移推動高質量發展,推動經濟實現質的有效提升和量的合理增長,為(wei) 全麵建成社會(hui) 主義(yi) 現代化強國奠定堅實的物質技術基礎。

  有基礎、有信心、有能力實現量質齊升的高質量發展

  習(xi) 近平總書(shu) 記指出,我國已進入高質量發展階段,經濟發展前景向好,同時發展不平衡不充分問題仍然突出,實現高質量發展還有許多短板弱項。對困難和挑戰、阻力和變數,我們(men) 既不能遮掩回避、視而不見,也不能驚慌失措、亂(luan) 了陣腳。

  代表委員表示,我國經濟韌性強、潛力大、活力足的特點沒有改變,長期向好的基本麵沒有改變,支撐高質量發展的要素條件沒有改變,我們(men) 有基礎、有信心、有能力實現量質齊升的高質量發展目標。

  韌性強,經濟底盤堅實。

  “我們(men) 擁有全球最完備的產(chan) 業(ye) 體(ti) 係、超大規模的消費市場,擁有2.2億(yi) 人的人才資源總量,這是我們(men) 無懼風浪的底氣所在。”廈門大學黨(dang) 委書(shu) 記張榮代表說。

  武漢一冶鋼結構有限責任公司焊接培訓中心電焊工、技能教師趙宗合代表說,職業(ye) 技能培訓可以提高職工技術水平,也對企業(ye) 發展起到助推作用。要完善培訓計劃,為(wei) 企業(ye) 提供更多高素質人才。

  潛力大,市場前景廣闊。

  “市場資源是我國的巨大優(you) 勢,要以供給水平的不斷提升,引領創造更多市場需求。”河南省漯河市委副書(shu) 記、市長秦保強代表表示,近年來,漯河市充分發揮食品產(chan) 業(ye) 集中度高、體(ti) 量大、企業(ye) 多、鏈條長的優(you) 勢,加快構建以食品為(wei) 主導的現代化產(chan) 業(ye) 體(ti) 係。

  黑龍江省鶴崗市委副書(shu) 記、市長王興(xing) 柱代表說,鶴崗將打造石墨高質化利用全產(chan) 業(ye) 鏈、全供應鏈、全價(jia) 值鏈,培育新的增長極。

  活力足,發展動能澎湃。

  “加快實施創新驅動發展戰略,努力突破關(guan) 鍵核心技術難題,在重點領域、關(guan) 鍵環節實現自主可控。”中國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滄州分公司汽(煤、柴)油加氫精製裝置操作工王卿代表說,要加大科技創新投入,支持傳(chuan) 統能源企業(ye) 不斷突破技術瓶頸,實現綠色轉型。

  “我們(men) 持續加大投資力度,重點打造一批標誌性工程,積極開展原創性、引領性科技攻關(guan) 與(yu) 集成式技術應用,助力長江經濟帶生態環境保護發生轉折性變化。”中國長江三峽集團有限公司總經理韓君委員說。

  風勁好揚帆,奮進正當時。代表委員表示,讓我們(men) 更加緊密團結在以習(xi) 近平同誌為(wei) 核心的黨(dang) 中央周圍,堅持以習(xi) 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hui) 主義(yi) 思想為(wei) 指導,全麵貫徹落實黨(dang) 的二十大精神,更好統籌質的有效提升和量的合理增長,實現高質量發展,為(wei) 全麵建設社會(hui) 主義(yi) 現代化國家開好局起好步。

  (本報記者劉軍(jun) 國、張文、亓玉昆、張天培、齊誌明、黃福特、羅艾樺、劉涓溪、孫龍飛、孫超、張雲(yun) 河、劉夢丹、邵玉姿、徐馭堯參與(yu) 采寫(xie) )

(責編:李文治)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