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利平台 > 即時新聞 > 地方

把民生福祉牢牢記在心上(民生觀)

發布時間:2023-03-16 15:46:00來源: 人民網-人民日報

  原標題:把民生福祉牢牢記在心上(民生觀)

  必須以滿足人民日益增長的美好生活需要為(wei) 出發點和落腳點,把發展成果不斷轉化為(wei) 生活品質,不斷增強人民群眾(zhong) 的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人民幸福安康是推動高質量發展的最終目的。”習(xi) 近平總書(shu) 記在全國兩(liang) 會(hui) 上參加江蘇代表團審議時強調,“必須以滿足人民日益增長的美好生活需要為(wei) 出發點和落腳點,把發展成果不斷轉化為(wei) 生活品質,不斷增強人民群眾(zhong) 的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全國兩(liang) 會(hui) 上,教育、醫療、養(yang) 老、就業(ye) ……不少議案提案事關(guan) 民生福祉,順應人民期待。代表委員們(men) 暢所欲言,共話身邊的改變,共謀美好的未來,勾勒出一幅幅人民生活持續改善的生動圖景。

  溫暖人心的民生答卷,充分彰顯了我們(men) 黨(dang) 以人民為(wei) 中心的發展思想。2022年,我國九年義(yi) 務教育鞏固率達到95.5%,高中階段教育毛入學率提高至91.6%;全國城鎮新增就業(ye) 累計實現1206萬(wan) 人,超額完成1100萬(wan) 人的全年目標任務;全國基本養(yang) 老保險參保人數達10.5億(yi) ;全國共有醫療衛生機構103.3萬(wan) 個(ge) ;全國保障性租賃住房開工建設和籌集265萬(wan) 套(間)……鮮活的數據,見證了我國民生保障的紮實成果。民生改善既關(guan) 乎國家發展的宏大敘事,也連接著百姓生活的切身感受。

  一組組數據背後,是一幕幕幸福溫暖的現實圖景:四川達州市宣漢縣龍泉土家族鄉(xiang) 黃連村,路通了讓出行更加便利,也促進村裏中藥材產(chan) 業(ye) 更上層樓,去年村民人均收入超過1.5萬(wan) 元;浙江溫州市洞頭區,市民在街道的智慧健康站就能進行身體(ti) 檢測、發起健康谘詢,享受家門口的醫療服務;河北邢台市信都區,群眾(zhong) 通過“線上+線下”方式參與(yu) 老舊小區改造設計,讓改造工作滿足群眾(zhong) 所需所想所盼……民生連著民心,以保障和改善民生為(wei) 出發點和落腳點,用實踐兌(dui) 現“人民對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們(men) 的奮鬥目標”的莊重承諾。

  政府工作報告明確“保障基本民生和發展社會(hui) 事業(ye) ”是今年工作重點之一,並落實到“城鎮新增就業(ye) 1200萬(wan) 人左右”“居民消費價(jia) 格漲幅3%左右”“居民收入增長與(yu) 經濟增長基本同步”等具體(ti) 發展預期目標上,充滿民生溫度,飽含惠民決(jue) 心。保障和改善民生沒有終點,隻有連續不斷的新起點。我們(men) 要聚焦讓人民生活幸福這一“國之大者”,著力解決(jue) 好人民群眾(zhong) 急難愁盼問題,一件一件抓落實,一年接著一年幹,不斷為(wei) 人民托起“穩穩的幸福”。

  眼下,神州大地春潮湧動、生機勃勃。與(yu) 大好春光相呼應的,是無數踔厲奮發實幹苦幹的身影。在全國兩(liang) 會(hui) 上匯聚了更多智慧與(yu) 共識後,在新征程上抓實抓好事關(guan) 百姓切身利益的事情,采取更多惠民生、暖民心舉(ju) 措,我們(men) 定能匯聚起無堅不摧的磅礴之力,共同書(shu) 寫(xie) 奮鬥創造美好生活的新篇章。

(責編:李文治)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