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利平台 > 即時新聞 > 地方

湖南寧遠縣西灣村:“一動二靜”促發展 鄉村振興賡續前行

發布時間:2023-03-20 10:50:00來源: 人民網-湖南頻道

  編者按:

  黨(dang) 的二十大報告指出:“全麵建設社會(hui) 主義(yi) 現代化國家,最艱巨最繁重的任務仍然在農(nong) 村。要全麵推進鄉(xiang) 村振興(xing) ,堅持農(nong) 業(ye) 農(nong) 村優(you) 先發展,鞏固拓展脫貧攻堅成果,加快建設農(nong) 業(ye) 強國,紮實推動鄉(xiang) 村產(chan) 業(ye) 、人才、文化、生態、組織振興(xing) 。”鄉(xiang) 村振興(xing) ,關(guan) 鍵在人。湖南省委組織部、人民網湖南頻道聯合推出“走在鄉(xiang) 村振興(xing) 大道上——湖南駐村第一書(shu) 記有點忙”係列報道,講述湖南駐村第一書(shu) 記和村“兩(liang) 委”深入學習(xi) 貫徹黨(dang) 的二十大精神,帶領黨(dang) 員群眾(zhong) 譜寫(xie) 美麗(li) 鄉(xiang) 村新畫卷的奮鬥故事。

  “近出舜峰之翼,遠抱瀟湘之源。”三月的西灣村春和景明,嶄新的樓房與(yu) 綠水青山交相映襯,鋪陳出鄉(xiang) 村振興(xing) 的美好畫卷。

  西灣村地處永州市寧遠縣九嶷山瑤族鄉(xiang) ,背靠舜帝陵,由西灣、肴子門、白術衝(chong) 、老西灣四個(ge) 自然村組成,由於(yu) 村域範圍在九嶷山國家森林公園內(nei) ,村莊規劃建設、耕地林地利用等都有諸多限製,加之山多地少和生態紅線等製約,生態和發展一度成為(wei) 困擾西灣村的一道“二選一”選擇題。

  “我們(men) 是2021年5月7日正式入駐寧遠縣西灣村,工作隊駐村以來,以全麵推進鄉(xiang) 村振興(xing) 為(wei) 目標,全力推進鞏固拓展脫貧攻堅成果與(yu) 鄉(xiang) 村振興(xing) 有效銜接,努力實現綠色發展與(yu) 鄉(xiang) 村振興(xing) 雙贏。”湖南省生態環境廳駐村第一書(shu) 記兼工作隊長宋亮介紹說。

  工作隊駐村後,深入田間地頭走訪調研,摸清“家底”後圍繞產(chan) 業(ye) 振興(xing) 做文章,探索出適合西灣村綠色發展的農(nong) 業(ye) 產(chan) 業(ye) ,通過引進龍頭企業(ye) 帶動+村集體(ti) 合作社+農(nong) 戶入股形式,著重培植“一動兩(liang) 靜”產(chan) 業(ye) ,建設九嶷山兔文化產(chan) 業(ye) 園、野生羊肚菌種植示範基地和九嶷香蓮產(chan) 業(ye) 中心,實現生態與(yu) 發展良性循環。

  “生態+文化”,打造鄉(xiang) 村旅遊新亮點

  西灣村內(nei) 有一處因環保問題關(guan) 停並廢棄多年的采石場,占地約100畝(mu) ,極大地影響九嶷山景區生態環境和村莊整體(ti) 規劃發展。

  “如何將其‘變廢為(wei) 寶,還綠於(yu) 山’,又能實現村集體(ti) 經濟增收,我們(men) 當時考慮了很多辦法,也在積極探索著破題思路。”湖南省生態環境廳駐村工作隊員葛倩回憶說。

  後來,借寧遠縣發展九嶷山兔產(chan) 業(ye) 契機,工作隊多次上門對接縣農(nong) 業(ye) 農(nong) 村局和縣農(nong) 業(ye) 龍頭企業(ye) ,依托西灣村緊靠舜帝陵景區的區位優(you) 勢和旅遊基礎,招商引入企業(ye) 在采石場原址建設九嶷山兔文化產(chan) 業(ye) 園。

  據了解,產(chan) 業(ye) 園項目規劃分兩(liang) 期建設,一期投資600萬(wan) 元,依托九嶷山片區旅遊開發,建成兔養(yang) 殖生態觀光區、兔文化科普區、兔肉深加工區、研學拓展區和自駕露營區等多功能基地,可同時容納2000人次遊玩觀光,並與(yu) 旅行社簽訂引流合作協議,實現生態修複的同時促進農(nong) 旅融合發展。

  此外,工作隊與(yu) 投資企業(ye) 協商擬定村集體(ti) 以礦山土地入股該項目,項目開園後每年享受穩定租金收入和股本分紅10萬(wan) 元,來園遊客還能帶動村莊餐飲美食、農(nong) 副產(chan) 品銷售、垂釣休閑、民宿經營等多業(ye) 態發展。

  “農(nong) 閑時我就來這裏打點零工,都是按天結工資,一年下來,還能掙下不少錢,實實在在給我們(men) 增收了。”正在九嶷山兔文化產(chan) 業(ye) 園務工的西灣村村民黃三元說到這裏喜笑顏開。

  “生態+農(nong) 業(ye) ”,蘑菇撐開“致富傘(san) ”

  西灣村地處九嶷山區,耕地麵積少,但是森林覆蓋率高達90%,發展集體(ti) 經濟就要“靠山吃山”。

  “我們(men) 通過調研了解到西灣村後山每年都會(hui) 生長野生羊肚菌,後來邀請湖南省微生物研究院專(zhuan) 家多次來村實地踏勘,經過科學分析發現西灣村具備發展仿野生林下栽培羊肚菌的天然條件。”湖南省生態環境廳駐村工作隊員黎繼革介紹說。

  據悉,羊肚菌林下栽培是一種仿野生生態的新興(xing) 技術,是生態效益、社會(hui) 效益和經濟效益三效合一的新興(xing) 產(chan) 業(ye) 模式,更是“兩(liang) 山轉化”的有效實踐路徑。

  在工作隊和省微研院的指導下,西灣村建起了湖南省第一個(ge) 畝(mu) 產(chan) 百斤的林下栽培羊肚菌示範基地,基地規劃規模40畝(mu) ,每畝(mu) 產(chan) 值可破萬(wan) 元。

  為(wei) 了保證羊肚菌的產(chan) 量與(yu) 品質,工作隊聘請省微生物研究院專(zhuan) 家作為(wei) 科技特派員,實地指導村民參與(yu) 整地、開箱、開溝、播種、營養(yang) 袋放置、補水、收菇等栽種全過程,把林下變成“課堂”,真正將技術“手把手”傳(chuan) 遞給村民。

  “在專(zhuan) 家的指導下,我基本掌握了羊肚菌種植到收菇的各個(ge) 環節,學到了技術,還拿到了工資,日子越來越有盼頭了。”參與(yu) 羊肚菌生產(chan) 的西灣村村民袁書(shu) 誌對於(yu) 這份工作頗為(wei) 滿意。

  好產(chan) 品更要有好銷路,在該項目啟動初期,工作隊便已按照“反彈琵琶”的思路,積極主動對接長沙市餐飲協會(hui) 各會(hui) 員單位,與(yu) 一批本土連鎖餐飲店簽訂了意向收購協議並協商約定把西灣村作為(wei) 原材料供應基地。

  “目前我們(men) 成立了食用菌村民合作社,下一步,將由合作社牽頭根據產(chan) 品需求量,逐步擴大林下羊肚菌栽培麵積,確保產(chan) 銷平衡。同時,我們(men) 也正在積極引入龍頭企業(ye) 在村口新建深加工生產(chan) 車間,力爭(zheng) 走出一條‘山上種養(yang) ,山下加工,線上線下供銷’的發展路子。”駐村工作隊隊長宋亮對於(yu) 羊肚菌產(chan) 業(ye) 的發展充滿信心。

  “生態+產(chan) 業(ye) ”,香蓮飛進大灣區

  除了文化園區的建設和羊肚菌的種植,香蓮產(chan) 業(ye) 也是帶動西灣村產(chan) 業(ye) 振興(xing) 的重要一環。據了解,西灣村2017年在鄉(xiang) 政府的統一規劃指導下發展九嶷香蓮產(chan) 業(ye) ,種植麵積約2000畝(mu) 。該產(chan) 業(ye) 前期主要為(wei) 產(chan) 銷白蓮等初級農(nong) 產(chan) 品,加工能力不強,產(chan) 品附加值較低,除去成本後村集體(ti) 在該產(chan) 業(ye) 上收益甚少。

  “雖然種植麵積很大,但是因為(wei) 產(chan) 品沒有附加值,賣不上去價(jia) 格,所以起初賺不到錢,我們(men) 也沒有資金和路子來解決(jue) 這個(ge) 問題實現產(chan) 業(ye) 升級。”西灣村香蓮種植大戶張國良說。

  工作隊駐村後,為(wei) 助推產(chan) 業(ye) 轉型升級,爭(zheng) 取到了鄉(xiang) 村振興(xing) 銜接資金支持,購置了生產(chan) 加工設備,新建900平方米的標準化產(chan) 房,開發了香蓮酒、荷葉茶、蓮心茶等產(chan) 品,構建了香蓮產(chan) 品全產(chan) 業(ye) 鏈,目前,九嶷香蓮已成功納入粵港澳大灣區菜籃子工程,市場供不應求。

  在產(chan) 品暢銷的同時,依托荷花觀光帶,既盤活了土地資源,又豐(feng) 富了西灣鄉(xiang) 村旅遊資源內(nei) 容,拉長村莊旅遊路線,實現了較好的經濟效益和社會(hui) 效益。

  據悉,2021年來,西灣村先後被評為(wei) 全國民主法治示範村、湖南省美麗(li) 鄉(xiang) 村示範村和湖南省人居環境治理示範村。2022年村集體(ti) 經濟突破30萬(wan) 元,同比增長6倍以上,創造就業(ye) 崗位50個(ge) ,在村務工村民增收3萬(wan) 元/人。

  “目前,我們(men) 已經引入產(chan) 業(ye) 項目7個(ge) ,共投入1500萬(wan) 元。下一步我們(men) 也將繼續發力,創新發展思路,實現生態保護和產(chan) 業(ye) 發展的‘雙贏’,為(wei) 鄉(xiang) 村振興(xing) 事業(ye) 添磚加瓦。”駐村工作隊長宋亮最後表示。

(責編:李文治)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