強國必先強農,農強方能國強(評論員觀察)
農(nong) 業(ye) 強國是社會(hui) 主義(yi) 現代化強國的根基,推進農(nong) 業(ye) 現代化是實現高質量發展的必然要求
錨定目標、多措並舉(ju) 、久久為(wei) 功,全麵推進鄉(xiang) 村振興(xing) ,建設供給保障強、科技裝備強、經營體(ti) 係強、產(chan) 業(ye) 韌性強、競爭(zheng) 能力強的農(nong) 業(ye) 強國
智能溫控育秧大棚中,泥土粉碎機、上土機、高速播種疊盤流水線等智能化生產(chan) 設備有序作業(ye) ,為(wei) 早稻育秧;綠油油的麥田裏,無人機時而齊頭並進、時而懸停空中,進行“一噴三防”作業(ye) ;高標準農(nong) 田上,攝像頭與(yu) 傳(chuan) 感器實時采集和傳(chuan) 輸溫度、濕度、土壤狀況等數據……廣袤的神州大地上,現代化農(nong) 機設備馳騁沃野,春耕春種春管圖漸次鋪開。
強國必先強農(nong) ,農(nong) 強方能國強。在參加十四屆全國人大一次會(hui) 議江蘇代表團審議時,習(xi) 近平總書(shu) 記深刻指出:“農(nong) 業(ye) 強國是社會(hui) 主義(yi) 現代化強國的根基,推進農(nong) 業(ye) 現代化是實現高質量發展的必然要求。”沒有農(nong) 業(ye) 強國就沒有整個(ge) 現代化強國;沒有農(nong) 業(ye) 農(nong) 村現代化,社會(hui) 主義(yi) 現代化就是不全麵的。黨(dang) 的二十大擘畫了全麵建設社會(hui) 主義(yi) 現代化國家、以中國式現代化全麵推進中華民族偉(wei) 大複興(xing) 的宏偉(wei) 藍圖。全麵建設社會(hui) 主義(yi) 現代化國家,實現中華民族偉(wei) 大複興(xing) ,最艱巨最繁重的任務依然在農(nong) 村,最廣泛最深厚的基礎依然在農(nong) 村。
農(nong) 業(ye) 強國是社會(hui) 主義(yi) 現代化強國的根基。穩住農(nong) 業(ye) 基本盤、守好“三農(nong) ”基礎是應變局、開新局的“壓艙石”。無農(nong) 不穩,無糧則亂(luan) 。對我們(men) 這樣一個(ge) 有著14億(yi) 多人口的大國來說,糧食和重要農(nong) 產(chan) 品穩定供給始終是頭等大事。隻有農(nong) 業(ye) 強了,農(nong) 產(chan) 品供給有保障,物價(jia) 穩、人心安,經濟大局才能穩住。滿足人民美好生活需要,也應發揮農(nong) 業(ye) 生態涵養(yang) 、休閑觀光、文化傳(chuan) 承等功能的積極作用。“三農(nong) ”涉及行業(ye) 多、領域廣、群體(ti) 大,在擴大國內(nei) 需求、構建新發展格局中,可騰挪的空間、可挖掘的潛力非常廣闊,對穩增長、穩就業(ye) 、穩物價(jia) 的戰略支撐作用非常突出。幾億(yi) 農(nong) 民整體(ti) 邁入現代化,能夠釋放出巨量的創造動能和消費需求。由此而言,建設農(nong) 業(ye) 強國既是社會(hui) 主義(yi) 現代化強國的應有之義(yi) ,也是社會(hui) 主義(yi) 現代化強國的重要支撐。
“三農(nong) ”向好,全局主動。從(cong) 打贏脫貧攻堅戰,到實施鄉(xiang) 村振興(xing) 戰略,黨(dang) 的十八大以來,以習(xi) 近平同誌為(wei) 核心的黨(dang) 中央堅持把解決(jue) 好“三農(nong) ”問題作為(wei) 全黨(dang) 工作的重中之重,推動農(nong) 業(ye) 農(nong) 村取得曆史性成就、發生曆史性變革。糧食產(chan) 量連續8年穩定在1.3萬(wan) 億(yi) 斤以上,農(nong) 業(ye) 科技進步貢獻率達到62.4%,農(nong) 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邁上2萬(wan) 元台階……一項項數據,折射著農(nong) 業(ye) 新發展、鄉(xiang) 村新氣象。如今,我國廣大農(nong) 村地區欣欣向榮,充盈著希望與(yu) 幹勁,具有中國特色的農(nong) 業(ye) 強國之路走得穩、活力足。這些年來,正是因為(wei) 農(nong) 業(ye) 基本盤穩固,牢牢把飯碗端在自己手中,把牢了糧食安全主動權,我們(men) 抵禦各種外部衝(chong) 擊才有了堅實底氣,始終掌握保持經濟社會(hui) 大局穩定的戰略主動。
加快建設農(nong) 業(ye) 強國意義(yi) 重大。當前,世界百年未有之大變局加速演進,我國發展進入戰略機遇和風險挑戰並存、不確定難預料因素增多的時期,守好“三農(nong) ”基本盤至關(guan) 重要、不容有失。從(cong) 切實保障糧食和重要農(nong) 產(chan) 品穩定安全供給,到推動產(chan) 業(ye) 振興(xing) ,不斷拓寬農(nong) 民增收致富渠道;從(cong) 加快建設宜居宜業(ye) 和美鄉(xiang) 村,到強化科技和改革雙輪驅動,為(wei) 農(nong) 業(ye) 農(nong) 村發展增動力、添活力……錨定目標、多措並舉(ju) 、久久為(wei) 功,全麵推進鄉(xiang) 村振興(xing) ,建設供給保障強、科技裝備強、經營體(ti) 係強、產(chan) 業(ye) 韌性強、競爭(zheng) 能力強的農(nong) 業(ye) 強國,才能為(wei) 全麵建設社會(hui) 主義(yi) 現代化國家開好局起好步打下堅實基礎。
中國要強,農(nong) 業(ye) 必須強;中國要美,農(nong) 村必須美;中國要富,農(nong) 民必須富。今年全國兩(liang) 會(hui) 上,“鄉(xiang) 村振興(xing) ”成為(wei) 代表委員熱議的高頻詞匯。一條條意見建議,傳(chuan) 遞來自基層的期盼,也啟示我們(men) ,建設農(nong) 業(ye) 強國,要因地製宜、注重實效,立足資源稟賦和發展階段,解決(jue) 好農(nong) 業(ye) 農(nong) 村發展最迫切、農(nong) 民反映最強烈的實際問題。眺望前方的奮進路,鉚足幹勁、攻堅克難,抓好以鄉(xiang) 村振興(xing) 為(wei) 重心的“三農(nong) ”各項工作,大力推進農(nong) 業(ye) 農(nong) 村現代化,我們(men) 一定能實現農(nong) 業(ye) 高質高效、鄉(xiang) 村宜居宜業(ye) 、農(nong) 民富裕富足,為(wei) 高質量發展注入澎湃動能。
《 人民日報 》( 2023年03月21日 09 版)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