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蘇:攻堅關鍵核心技術 掌握創新主動權
打好關(guan) 鍵核心技術攻堅戰,對推動我國經濟高質量發展、保障國家安全都具有重要意義(yi) 。
習(xi) 近平總書(shu) 記在參加江蘇代表團審議時強調,努力突破關(guan) 鍵核心技術難題,在重點領域、關(guan) 鍵環節實現自主可控。一直以來,江蘇集合優(you) 勢力量解決(jue) “卡脖子”問題,聚力打好關(guan) 鍵核心技術攻堅戰,把創新主動權、發展主動權牢牢掌握在自己手中,努力實現關(guan) 鍵核心技術突破,湧現一批原創成果,持續釋放創新活力。
對標國際頂尖水準,
突破關(guan) 鍵核心技術
3月22日,中國電科第55研究所碳化矽器件工藝線運轉不停,中國電科首席專(zhuan) 家柏鬆正帶領團隊探討關(guan) 鍵技術攻關(guan) 方向與(yu) 思路。作為(wei) 裝備發展和產(chan) 業(ye) 安全的基石底座,核心芯片一直是55所集全力攻關(guan) 的方向。
“從(cong) 外延材料、芯片到模塊,我們(men) 打造一整套聯合攻關(guan) 計劃方案。”柏鬆從(cong) 事碳化矽器件的開發和應用研究近20年,他所在的碳化矽團隊陸續攻克突破高溫高能離子注入、高遷移率柵氧化等關(guan) 鍵工藝難題,建立國內(nei) 第一條6英寸碳化矽電力電子器件批量生產(chan) 線,在國內(nei) 率先突破6英寸碳化矽MOSFET批產(chan) 技術,形成成套具有自主知識產(chan) 權的碳化矽器件技術體(ti) 係。
江蘇省醫療器械領軍(jun) 企業(ye) 江蘇魚躍醫療設備股份有限公司,近日獲得持續葡萄糖監測(CGM)係統的醫療器械注冊(ce) 證。魚躍醫療首席科學家張亞(ya) 南告訴記者,近些年國際國內(nei) 市場上出現新一代皮下介入式持續葡萄糖監測技術,僅(jin) 需在腹部或臂上敷貼一個(ge) 穿戴式藍牙發射器,連接皮下微創探針,就可以實現14天連續動態血糖監測且全程無痛。
張亞(ya) 南和研發團隊一直致力於(yu) 實現CGM係統國產(chan) 化。“如果指尖采血的結果是一張照片,那麽(me) CGM係統的結果就是一部時長14天的電影,其中所蘊含的信息量完全不是一個(ge) 數量級。”張亞(ya) 南解釋,為(wei) 將這樣一部“大電影”通過方寸大小的設備來實現,團隊先後突破電化學酶傳(chuan) 感膜與(yu) 生物相容性外膜的材料研發和工藝開發難題。
“國產(chan) 產(chan) 品的價(jia) 格更具競爭(zheng) 力,也可減輕患者就醫負擔。”張亞(ya) 南補充道,係統的發射器還創新打造成充電式,可重複使用,降低了傳(chuan) 感器的單位使用成本和價(jia) 格。
關(guan) 鍵核心技術是要不來、買(mai) 不來、討不來的。過去5年,江蘇圍繞世界科技前沿、國家戰略需要和自身產(chan) 業(ye) 發展需求,累計實施1000多項產(chan) 業(ye) 前瞻及關(guan) 鍵核心技術研發項目,突破了一批關(guan) 鍵技術瓶頸。
啃下“硬骨頭”,
一批標誌性原創成果湧現
在麵向世界科技前沿的技術攻關(guan) 道路上,江蘇步伐鏗鏘有力。科研力量的“升級加碼”,使得一大批原創創新成果競相湧現。
“我們(men) 在碳化矽領域,建立完善了具有自主知識產(chan) 權的碳化矽JBS二極管、MOSFET等芯片工藝,形成了650V—6500V係列產(chan) 品。”柏鬆告訴記者,55所在固態器件領域已經建立第一、二、三代半導體(ti) 的自主發展體(ti) 係,研製的核心芯片和關(guan) 鍵元器件廣泛應用於(yu) 各型信息化裝備。
憑借耐高壓、耐高溫、低損耗等優(you) 越性能,柏鬆和科研團隊研製的第三代半導體(ti) 碳化矽器件成為(wei) 新能源汽車所需的關(guan) 鍵元器件。在第一代產(chan) 品實現規模應用的基礎上,團隊於(yu) 2022年又成功推出第二代碳化矽MOSFET產(chan) 品,與(yu) 第一代產(chan) 品相比,芯片麵積減少30%,導通損耗降低15%,電能轉換效率顯著提升,已進入新能源汽車龍頭企業(ye) 規模化應用。
“關(guan) 鍵核心技術攻關(guan) ,需要與(yu) 人類賴以生存的地球環境同呼吸共協同。”經過數年攻關(guan) ,中科院南京地理與(yu) 湖泊研究所研究員穀孝鴻和團隊從(cong) 魚身上找到湖泊環境修複技術攻關(guan) “密碼”。針對湖泊修複初期雜食性、底棲性魚類易大量繁殖生長的問題,他們(men) 成功研發出底層魚類定向清除及底棲貝類控製水體(ti) 濁度升高的專(zhuan) 利技術,沉積物再懸浮現象得到明顯抑製,水體(ti) 透明度提升150%以上。
近日,中科院南京地理與(yu) 湖泊研究所創建的湖泊清水態“水質改善—生境營造—穩定調控”三階段協同修複路徑技術斬獲2022年度中國科學院科技促進發展獎。
穀孝鴻告訴記者,該項技術已成功在太湖、洪澤湖、高郵湖和呼倫(lun) 湖等湖泊應用,累計推廣麵積860萬(wan) 畝(mu) 。其中,在太湖中的竺山灣、湖心區等水域,通過鰱鱅等濾食性控藻魚類的放流回捕,累計從(cong) 水體(ti) 帶出氮300.2噸、磷71.3噸,新增漁業(ye) 經濟產(chan) 值8.21億(yi) 元,新增效益3.69億(yi) 元。
構築資金“蓄水池”,
持續激發產(chan) 業(ye) 鏈創新活力
江蘇省在一些前沿科技領域開始進入並跑、領跑階段。但與(yu) 此同時,一些產(chan) 業(ye) 的高質量發展還亟須攻克關(guan) 鍵核心技術,需進一步釋放創新潛能、激發創新活力。
近年來,新能源發電等新興(xing) 領域對以第三代半導體(ti) 為(wei) 代表的高性能電力電子器件提出更高要求。柏鬆團隊敏銳地意識到,必須盡快貫通從(cong) 原始創新到成果轉化、再到產(chan) 業(ye) 化應用的鏈條。“下一步,55所將麵向國家重大戰略需求,科學做好謀劃,繼續完善產(chan) 品譜係、拓展產(chan) 品類型,全力提升碳化矽芯片線產(chan) 能,進一步推進新能源汽車用碳化矽MOSFET芯片和功率模塊關(guan) 鍵核心技術攻關(guan) 及產(chan) 業(ye) 化,並推動碳化矽係列產(chan) 品進入新能源發電、儲(chu) 能、電網等領域規模化應用,積極助力‘碳達峰、碳中和’國家戰略。”柏鬆說。
“我們(men) 將繼續加強對於(yu) 糖尿病相關(guan) 疾病機理和診斷技術的研究,持續迭代更新現有產(chan) 品,以提高糖尿病臨(lin) 床診斷和治療的準確性和效率。”張亞(ya) 南表示,將進一步攻克關(guan) 鍵核心技術、升級現有產(chan) 品,瞄準一體(ti) 化傳(chuan) 感器和發射器設計,使其整體(ti) 尺寸更小,增加傳(chuan) 感器使用壽命。
聚焦“卡脖子”技術難題,省科技廳組織實施了一批關(guan) 鍵核心技術研發項目,加快補齊關(guan) 鍵短板,著力鍛造創新長板,為(wei) 構建自主可控的現代化產(chan) 業(ye) 體(ti) 係提供有力支撐。
2022年,省科技計劃專(zhuan) 項資金(重點研發計劃產(chan) 業(ye) 前瞻與(yu) 關(guan) 鍵核心技術)組織實施115項關(guan) 鍵核心技術研發項目,省撥經費4.68億(yi) 元。省科技成果轉化專(zhuan) 項資金於(yu) 2022年組織實施87項重大項目,省撥經費11.95億(yi) 元。(張宣 程曉琳 蔡姝雯)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