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利平台 > 即時新聞 > 地方

清華園車站舊址開放 首都大學生騎行重走“趕考路”

發布時間:2023-03-26 13:18:00來源: 北京日報

  1949年3月25日,毛澤東(dong) 率領中共中央機關(guan) 和中國人民解放軍(jun) 總部進駐北平,抵京第一站就是清華園車站。74年後,經過保護修繕,清華園車站舊址昨天開放。一群大學生組成騎行隊伍,從(cong) 這裏出發,前往頤和園益壽堂和香山革命紀念地參觀瞻仰,重走“進京趕考之路(北京段)”,重溫初心使命。

  豐(feng) 富文物檔案定格曆史瞬間

  海澱區成府路路口,清華園車站舊址亮相。灰磚牆、紅屋頂的站樓變成“走向新中國的步伐——中共中央‘進京趕考之路’清華園車站專(zhuan) 題展覽”展廳,一件件文物、檔案,一幅幅圖片分“步伐堅定的趕考之路:中共中央赴北平”“堅持黨(dang) 的領導:永葆‘趕考’的清醒和堅定”兩(liang) 個(ge) 部分,將曆史徐徐展開。

  一群青年學子走進展廳,感悟老一輩革命家“趕考”的清醒和堅定。“豐(feng) 富的展品,讓曆史更生動地呈現在我們(men) 麵前。”清華大學2019級水利水電工程係本科生徐輝說,作為(wei) 新時代的新青年,要繼承先輩們(men) 的革命傳(chuan) 統,“秉承愛國赤子心,乘上時代的列車,走好新的‘趕考之路’。”

  展廳裏還設置了“‘進京趕考之路’報紙書(shu) 籍體(ti) 驗區”和“‘進京趕考之路’多媒體(ti) 影音體(ti) 驗區”,觀眾(zhong) 不僅(jin) 可以通過電子屏翻閱《共產(chan) 黨(dang) 宣言》等中共七屆二中全會(hui) 確定的12本幹部必讀書(shu) 目,還可以查詢中共中央進京“趕考”相關(guan) 影視資料和清華園車站曆史影像。

  頤和園益壽堂還原“晚宴”細節

  沿著學生們(men) 的騎行路線,中共中央進京“趕考”的一個(ge) 重要落腳點——頤和園益壽堂揭開麵紗。經過改陳提升的益壽堂裏,一場“古都春曉——中共中央‘進京趕考之路’頤和園專(zhuan) 題展覽”開放,60餘(yu) 張曆史圖片、60餘(yu) 件(套)文物按照“古園新生”“宴集群賢”“肝膽相照”三個(ge) 部分,著重還原了“益壽堂晚宴”的曆史細節。

  展廳裏將一段曆史瞬間還原——1949年3月25日晚,毛澤東(dong) 等中共中央領導同誌在這裏宴請各民主黨(dang) 派負責人和無黨(dang) 派民主人士代表,誠心相待、共商國是。

  大學生們(men) 從(cong) 清華園車站舊址出發,浩浩蕩蕩的騎行隊伍一路向西,經過頤和園、香山革命紀念館,最終抵達中共中央香山駐地舊址。每到一處,他們(men) 還會(hui) 分享感悟。北京大學醫學人文學院2021級本科生何昕玥說:“這不是一場簡單的騎行,我們(men) 車輪下所走過的路,也是老一輩革命家曾經走過的路,象征著紅色血脈的傳(chuan) 承。”

  一批紅色地標亮出“身份牌”

  從(cong) 清華園車站舊址,到頤和園益壽堂,再到雙清別墅、來青軒等中共中央香山駐地舊址……這些紅色地標,在創建新中國的曆史上留下濃墨重彩的一筆。74年間,紅色遺跡激勵著一代代人不忘初心、勠力前行。

  如今,“進京趕考之路(北京段)”重要點位實現“串珠成線”,整體(ti) 亮相。結合革命舊址現狀,本市統一設計安裝了“新中國成立片區主要革命舊址、紀念設施標識標牌”,便於(yu) 觀眾(zhong) 了解主題片區概貌、“進京趕考之路(北京段)”線路布局和舊址的革命曆史文化內(nei) 涵。

  清華園車站舊址、頤和園益壽堂、中共中央香山駐地舊址、香山革命紀念館成為(wei) 第一批立牌單位。此外,清華園車站舊址、頤和園益壽堂兩(liang) 處革命舊址周邊還專(zhuan) 門設立了交通指示牌。

(責編:李文治)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