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市正在建設地震烈度速報與預警台網
《北京市地震預警管理辦法》已於(yu) 3月1日正式施行。24日,北京市召開新聞發布會(hui) 全麵解讀立法主要內(nei) 容。記者獲悉,本市正在建設平均台站間距11公裏的地震烈度速報與(yu) 預警台網,未來在地震發生後6到8秒可向公眾(zhong) 發出預警信息。
台網密度全國領先
北京市地震局副局長劉桂萍介紹,《北京市地震預警管理辦法》將地震預警工作納入已有的防震減災工作體(ti) 係。該辦法界定了地震預警的內(nei) 涵。它是指在地震發生後,利用不同種類地震波、電磁波之間傳(chuan) 播速度存在的差異,提前幾秒至幾十秒對破壞性強的地震波尚未到達的地方發出警報的行為(wei) 。劉桂萍說,北京主要根據中國地震局的統一部署來規劃建設包括地震監測、數據傳(chuan) 輸、數據處理、信息發布係統在內(nei) 的預警係統,為(wei) 本市乃至京津冀地震預警係統建設提供技術支撐。
目前北京正全力推進國家烈度速報與(yu) 預警北京子項目的建設。“通過建設觀測係統、通信網絡係統、數據處理係統、地震信息服務係統、技術和保障係統,我們(men) 形成了平均台站間距11公裏的地震烈度速報與(yu) 預警台網,這樣一個(ge) 台網密度在全國處於(yu) 領先水平。”劉桂萍透露,項目建設已經基本完成,即將進入試運行階段,初步形成了地震預警和信息服務能力,最終能夠實現地震發生後6到8秒發布地震預警信息。
預警由地震部門統一發布
記者注意到,《北京市地震預警管理辦法》中還特別明確,北京市地震部門將統一發布地震預警信息,其他任何單位和個(ge) 人不得擅自發布地震預警信息,不得編造和傳(chuan) 播虛假地震預警信息。
北京地震台副台長馬士振介紹,北京已經選擇了部分學校作為(wei) 示範單位,安裝地震預警信息接收終端。“現在一共裝了64套,這個(ge) 終端是多功能的,平時能播放防災減災知識,緊急情況下還能播放地震預警信息。”馬士振透露,下一步,市地震局將和電視、廣播、手機、互聯網和第三方平台建立聯動機製,通過多種渠道發布地震預警信息。今後,公眾(zhong) 可以通過專(zhuan) 用終端、智能手機、電視等渠道獲取相關(guan) 信息。
發生地震就近避險
北京地區發生什麽(me) 等級的地震,會(hui) 觸發預警?馬士振介紹,一般來講,4度及4度以下的烈度可能會(hui) 輕微有感,一般不會(hui) 造成建築物破壞。“為(wei) 了盡可能降低對社會(hui) 正常生活的影響,目前預警終端對4度及4度以下的烈度不響應。”如果發生震級4級或烈度5度及以上的地震,會(hui) 發布預警信息。收到信息後市民要保持沉著冷靜,通過圖片、燈光報警、聲音報警、語音提示,正確辨識地震預警信息,結合所處的環境采取相應的避險措施。
馬士振解釋,紅色預警表示有破壞性地震發生,預警終端所在地預估烈度達到7度及7度以上,需要采取緊急避險措施。橙色預警,預警終端所在地的預估烈度為(wei) 5度或6度,可能會(hui) 強有感,需要適當地避震。
對於(yu) 廣大市民來說,在收到橙色或者紅色預警的時候,要結合自己所處的環境采取相應的避險措施,請大家牢記正確的避震姿勢:伏地、掩護、抓牢。一旦發生地震,不要慌張,立即就近避險。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