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疏通農田水利“毛細血管”保障春灌
2021年至2022年,投資16.53億(yi) 元在15處大中型灌區實施現代化改造項目
河北疏通農(nong) 田水利“毛細血管”保障春灌
眼下,正值麥田春灌時節。3月22日一大早,威縣陶官村的麥田裏就熱鬧起來。村民陶鋼嶺打開揚水站的水泵,擰開田間地頭的出水口閥門,清澈的水流頓時沿著渠道向麥田蔓延開來。
“以前我們(men) 使用機井抽取地下水澆地,一畝(mu) 地要花費三四十元。如今使用引河渠裏的地表水澆地,畝(mu) 均費用不超十元。3月份,縣水務局又新引調1000多萬(wan) 立方米的水,今年春灌更有保障了!”陶鋼嶺說。
近年來,得益於(yu) 河北實施的華北地區地下水超采綜合治理灌溉水源置換工程,威縣農(nong) 業(ye) 灌溉發生翻天覆地的變化。在工程實施過程中,威縣一方麵外購水源,另一方麵加快補齊農(nong) 田水利短板,疏通農(nong) 田水利“毛細血管”,打通農(nong) 業(ye) 灌溉“最後一公裏”。
該縣完善水閘、揚水站點以及電力設施,並建成配套輸水管網,河渠沿線灌溉範圍擴大到兩(liang) 側(ce) 3至5公裏。2022年,全縣購買(mai) 水源7000多萬(wan) 立方米,新增灌溉水源置換麵積3萬(wan) 多畝(mu) ,使全縣地表水灌溉麵積增至近15萬(wan) 畝(mu) 。
從(cong) 田頭到源頭,水利設施不斷完善。3月26日,位於(yu) 邯鄲市漳滏河灌區的雞澤縣東(dong) 分幹渠清淤疏浚項目現場機器轟鳴。三台挖掘機依次排開,將渠道內(nei) 的淤泥挖出。
東(dong) 分幹渠是雞澤縣三條灌溉主渠道之一,由於(yu) 多年棄用和年久失修,18公裏長的渠道淤堵嚴(yan) 重。為(wei) 打通農(nong) 田灌溉“最後一公裏”,保障今年春灌順利進行,自2月份以來,雞澤縣集中整治老舊渠道,為(wei) 糧食生產(chan) 引水灌溉創造條件。
雞澤縣農(nong) 業(ye) 農(nong) 村局提前謀劃、精心組織,在有限的作業(ye) 麵,盡量增加機械數量,加快完成渠道清淤,同時,新開挖渠道累計30多公裏。目前,雞澤縣已完成冬小麥春季灌溉麵積10萬(wan) 畝(mu) 。
近年來,河北持續加強農(nong) 田水利基礎設施建設,不斷完善灌溉輸配水工程,建設“大動脈”,疏通“毛細血管”,為(wei) 保障糧食安全打下堅實的水利基礎。2021年至2022年,河北共投資16.53億(yi) 元,在石津、漳滏河等7處大型灌區和廟宮、靈正等8處中型灌區實施現代化改造項目。項目完工後,可有效改善灌區骨幹渠係工程運行條件,恢複改善灌溉麵積150萬(wan) 畝(mu) 。同時,通過對灌區渠道骨幹工程和渠係建築物防滲改造,建設配套齊全的骨幹灌排工程體(ti) 係,有效提升灌區引輸水保障能力。
省水利廳相關(guan) 負責人表示,今年,河北將繼續實施大中型灌區續建配套與(yu) 現代化改造項目。同時,積極開展農(nong) 業(ye) 灌溉水源置換,積極利用引黃和引江東(dong) 線外調水源,改造灌溉麵積160萬(wan) 畝(mu) 以上。截至3月27日,全省已有36處大中型灌區開始春灌,累計供水4億(yi) 多立方米,灌溉農(nong) 田244萬(wan) 畝(mu) 。(記者苑立立 通訊員任樹春)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