暖春重啟 江蘇馬拉鬆跑出“新速度”
3月19日,南京浦口馬拉鬆開跑,山水賽道吸引萬(wan) 名跑者打卡;同日,無錫馬拉鬆重磅歸來,何傑在此次賽事中刷新了男子馬拉鬆全國紀錄;3月26日,常州西太湖半程馬拉鬆、南京溧水半程馬拉鬆、蘇州首屆城市馬拉鬆鳴槍開跑,吸引數萬(wan) 名跑友參賽;4月16日,揚州鑒真國際半程馬拉鬆、南京江島半程馬拉鬆、鹽城馬拉鬆又將盛裝開場……
今年三四月份,江蘇20餘(yu) 場馬拉鬆賽事“噴湧式”舉(ju) 辦,新的全國紀錄、持續增長的參賽人數,為(wei) 馬拉鬆賽事發展提振信心、注入動力。同時,作為(wei) 城市魅力的展示平台,馬拉鬆賽事也刺激了消費增長,為(wei) 城市添活力。
特色賽道展示城市形象
3月19日上午8:00,隨著一聲發令槍響,來自國內(nei) 外近1萬(wan) 名參賽選手們(men) 依次跑進南京浦口馬拉鬆賽道,沿途經過珍珠泉風景區、青奧體(ti) 育公園、華昌龍之穀等地標建築、景區景點。賽事沿線設置了獨具特色的手獅舞、龍舞等近20個(ge) 點位的文化展演,吸引了廣大市民駐足觀看。“馬拉鬆是城市形象的放大器,賽事線路串聯浦口和江北新區22個(ge) 地標建築和景點景區,競技途中不乏山水之幽、人文之樂(le) ,將為(wei) 跑者帶來全新的跑步體(ti) 驗。”南京市浦口區副區長趙業(ye) 亮如是說。
跑馬也是“跑城”。作為(wei) 城市形象的體(ti) 育名片,馬拉鬆賽事不僅(jin) 可以讓來自五湖四海的參賽選手沉浸式感受城市風貌與(yu) 文化底蘊,更能全方麵展現日新月異的現代化發展,讓跑友和觀眾(zhong) 見證城市蝶變。如今,馬拉鬆賽事已成為(wei) 各地宣傳(chuan) 展示的重要窗口,在線路設計上,關(guan) 注城市特點和地域特色的趨勢也更加明顯。
2023南京溧水半程馬拉鬆賽道大部分位於(yu) 無想山國家森林公園區域,無想山有“溧水第一勝境”美譽。賽道沿途有“金陵桃花源”美稱的“中國宜居村莊”——山凹民宿村、“江南古民居群”——遇園、“全國農(nong) 業(ye) 旅遊示範點”——傅家邊農(nong) 業(ye) 科技園,有十裏梅林、百種花草、千畝(mu) 竹海、萬(wan) 畝(mu) 果茶園等多重景致。溧水是遠近聞名的草莓之鄉(xiang) ,主辦方從(cong) 賽道5公裏開始,每2.5公裏設置一個(ge) 草莓補給站,讓跑步變得“又美又甜”。
蘇州首屆城市馬拉鬆深挖文化元素,賽道串聯起金雞湖、大運河、平江曆史文化街區等多個(ge) 地標景點和繁華商圈,沿途還安排昆曲、評彈、水鄉(xiang) 特色舞蹈等表演。
秉承“人在畫中跑”的主題,2023無錫馬拉鬆賽道途經勃公島、蠡湖、十裏芳堤、黿頭渚、長廣溪、尚賢河、貢湖灣等絕美自然風光之處。比賽當日,正值當地櫻花盛開,廣大跑友在享受比賽的同時,還能盡享春天的溫柔、浪漫和詩意。
2023揚州鑒真國際半程馬拉鬆暨大運河馬拉鬆係列賽(揚州站)將在4月16日上午8點開跑,賽事首次啟用新線路,將賽事文化、運河文化與(yu) 曆史古跡、人文景觀相融合,以標誌性建築展示運河城市新麵貌。
刺激消費釋放發展活力
南京浦口馬拉鬆參賽選手近1萬(wan) 人,常州西太湖半程馬拉鬆1.5萬(wan) 人報名,2023南京溧水半程馬拉鬆1.2萬(wan) 人參賽,蘇州首屆城市馬拉鬆2.5萬(wan) 人奔跑,2023揚州鑒真國際半程馬拉鬆賽事規模2萬(wan) 人……今年,江蘇多地的馬拉鬆賽事規模均在萬(wan) 人以上,可觀的人流量拉動了各地“吃住行遊購娛”全鏈條增長。
以2023無錫馬拉鬆為(wei) 例,該賽事“五賽合一”,集無錫馬拉鬆、全國馬拉鬆錦標賽(無錫站)、布達佩斯世錦賽及杭州亞(ya) 運會(hui) 馬拉鬆選拔賽和大運河馬拉鬆係列賽(無錫站)於(yu) 一體(ti) ,成為(wei) 本年度國內(nei) 整體(ti) 等級最高的馬拉鬆賽事。共吸引了來自37個(ge) 國家和地區的11.5萬(wan) 名選手報名,參賽規模達3.3萬(wan) 人,沿途共有27.3萬(wan) 名觀眾(zhong) 觀賽。賽事期間,現場有超7成的外地觀眾(zhong) 提前到訪無錫,在餐飲、住宿、交通、旅遊、展廳銷售等方麵為(wei) 無錫產(chan) 生了較大的經濟效益,帶動周邊產(chan) 業(ye) 效益1.95億(yi) 元。其中,估算產(chan) 生餐飲經濟效益6960萬(wan) 元、住宿經濟效益11661萬(wan) 元、交通經濟效益600萬(wan) 元、旅遊經濟效益209萬(wan) 元、賽事展位銷售額50萬(wan) 元。
“舉(ju) 辦馬拉鬆已不僅(jin) 僅(jin) 是打好‘體(ti) 育牌’,還是推動地區文旅消費的一條很好路徑。”南京市浦口區文旅局(體(ti) 育局)局長趙相君表示,2023南京浦口馬拉鬆賽前,浦口區在旅遊集散中心布局20個(ge) 農(nong) 創展位、8個(ge) 讚助商展位、8個(ge) 戶外潮流展位和5個(ge) 文創非遺展位,同時印發浦口春季旅遊護照,發放近5萬(wan) 張水墨大墊、西埂蓮鄉(xiang) 、珍珠泉、老山森林公園免費門票,促進文旅消費。賽事現場還設置了“老山好集啦·起跑線市集”,選手完賽後即可參與(yu) 市集互動,感受浦口的老山蜂蜜、橋林茶幹等特色農(nong) 產(chan) 品及梔咖啡等潮流美食,開啟返“浦”歸真的微度假體(ti) 驗。
成功的賽事舉(ju) 辦還能樹立良好口碑,形成“長尾效應”。鹽城以“綠色低碳”為(wei) 賽事理念,著力打造“跑者天堂”路跑IP,為(wei) 舉(ju) 辦全球濱海濕地論壇助力造勢,進一步提升鹽城馬拉鬆的辦賽內(nei) 涵。“品牌體(ti) 育賽事能給一座城市帶來更好的體(ti) 育氛圍,成為(wei) 當地的一張名片;賽事舉(ju) 辦期間帶動體(ti) 育、旅遊產(chan) 業(ye) 的興(xing) 旺,也能為(wei) 當地經濟發展帶來紅利。”鹽城市體(ti) 育局副局長杜明東(dong) 表示,作為(wei) 鹽城最具影響力的自主賽事品牌,鹽城馬拉鬆創辦於(yu) 2019年,已成功舉(ju) 辦三屆,有力地提高了城市知名度和美譽度,提升了城市能級,成為(wei) 鹽城走向世界的亮麗(li) 名片。
精細考量提升賽事品質
江蘇是舉(ju) 辦馬拉鬆賽事的“熱土”之一,有多個(ge) 比賽被中國田協定為(wei) “金牌賽事”。僅(jin) 今年三四月份,就有20餘(yu) 場馬拉鬆賽事舉(ju) 辦。在賽事數量增多的同時,各地也在不斷追求更高的辦賽水平。
作為(wei) 疫情防控進入新階段以來常州市舉(ju) 辦的首場超萬(wan) 人的大型群眾(zhong) 體(ti) 育賽事,常州西太湖半程馬拉鬆賽事組委會(hui) 延續了金牌賽事高質量的辦賽標準,在競賽組織安全和醫療安全保障方麵,匹配了最高規格的保障方案。2023無錫馬拉鬆賽事組織了5139名誌願者和3968名安保人員,賽事組委會(hui) 還在賽道沿途設立26個(ge) 固定醫療站,配備1架醫療救援直升機、20輛救護車、100台AED,醫療保障人員總計約1240餘(yu) 人。同時,本屆無錫馬拉鬆賽事組委會(hui) 為(wei) 每一名選手都提供了由人工智能定製的個(ge) 人紀錄片。蘇州首屆城市馬拉鬆積極探索賽事數字化建設,引入智慧賽事一體(ti) 化服務平台,現場設立5G賽事指揮部,通過物聯網和大數據技術,實現選手參賽保障、賽事管理、統籌指揮可視化展示及調度。
不過,也有觀察者指出,馬拉鬆賽事“噴湧式”複蘇,對江蘇整體(ti) 賽事組織安排以及區域協調與(yu) 合作能力提出挑戰。江蘇馬拉鬆賽事地區分布不均,出現同質化趨勢,甚至不少賽事乏人問津。
為(wei) 緩解馬拉鬆賽事區域發展不均衡問題,江蘇通過搭建主題,並串聯起具有代表性的賽事,串珠成線、形成品牌影響力。今年,大運河馬拉鬆係列賽覆蓋10個(ge) 設區市,均衡各設區市辦賽水平,通過矩陣效應塑造馬拉鬆品牌“IP化”。
作為(wei) 監管單位,近年來,江蘇省體(ti) 育競賽管理中心麵對有意新辦賽事的設區市給予指導支持,建議並促成其向辦賽經驗豐(feng) 富、賽事影響力較大的地區“取經”,並通過組織賽事現場陳述、開展賽前檢查、實地踏勘路線等形式,給出專(zhuan) 業(ye) 辦賽建議。由此幫助初次辦賽地區打牢基礎,規範組織,注重服務,從(cong) 而實現賽事規模和賽事品質的逐步提升。
正在“跑”起來的馬拉鬆,成為(wei) 各地經濟穩步複蘇的生動縮影。這也要求主辦方既要有經濟消費的敏銳視角,也要有滿足個(ge) 性化、多樣化需求的精細考量,同時還要避免盲目追求“馬拉鬆經濟”效應,嚴(yan) 格把好賽事審批、管理資質的入口關(guan) 。
“如何統籌安全和發展,仍是當前行業(ye) 實現高質量發展麵臨(lin) 的主要問題。”3月17日,在2023中國田徑協會(hui) 路跑工作會(hui) 議上,中國田協駐會(hui) 執委王曉瑩表示,對標高質量發展目標,路跑賽事在安全保障體(ti) 係、管理體(ti) 製機製、標準體(ti) 係建設、技術服務能力、先進理念導向等方麵,還有大量係統性工作要做。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