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通崇川區發布“十大項目”計劃五年導入二十萬人
“這是機架、平板、吸頭,那是氣路、電機、真空發生器。”4月4日,南通通機股份有限公司裝配車間裏,上百台結構精密的芯片檢測機排成矩陣,董玉橋不停穿梭其間,熟練地將五花八門的零部件安裝到位,仿佛施工圖就印在心裏。
董玉橋來自甘肅隴南,35歲的他熟練掌握數控、鈑金技術。一年前,經設在甘肅的崇川招工引才工作站牽線,董玉橋走出崇山峻嶺,踏上1500公裏外的江海大地。肯吃苦、勁頭足,這位西北漢子很快適應了南通的靈山秀水,如今已轉為(wei) 正式員工,基本工資翻番,五險一金交足,績效跟著幹勁漲。“再過兩(liang) 年,把女朋友接來崇川安家,紮根!”董玉橋打定主意。
進入高質量發展新階段,區域競爭(zheng) 說到底是“人才紅利”的競爭(zheng) 。2月11日,南通主城崇川區發布人口導入工程“十大項目”《實施方案》,聚力“招引人、培養(yang) 人、承載人、服務人”,力爭(zheng) 5年導入20萬(wan) 人口。其中,引培高層次人才2000名、高技能人才5000名以上。
“城市能級提升,創新活力湧動,核心在於(yu) 人口的量質齊升,充分釋放‘人才紅利’。”崇川區委書(shu) 記胡擁軍(jun) 說,目前崇川區人口密度不到南京市鼓樓區的1/5,“提升首位度、全省爭(zheng) 進位”亟需補足這一短板。牢牢把握高質量發展這個(ge) 首要任務,深入落實南通市人口集聚工程要求,崇川聚力打好人口導入“主動仗”,下好創新發展“先手棋”,為(wei) 創新人才脫穎而出、盡展才華創造良好環境,為(wei) 南通打造全省高質量發展重要增長極扛起主城擔當。
“七人普”數據顯示,崇川常住人口118萬(wan) ,較“六人普”增加23萬(wan) ,淨流入44萬(wan) 。崇川區“人力資源熱力圖”顯示,省外人口占南通全市外來流入人口總數的68.5%,大部分來自安徽、河南、四川、山東(dong) 、湖北等地。
“‘當頭炮’是建好招工引才工作站!”崇川區委常委、常務副區長謝小兵介紹,圍繞產(chan) 業(ye) 工人和大學生群體(ti) ,崇川在人力資源集聚地、高職院校設立駐外招工引才工作站,力爭(zheng) 5年內(nei) ,現有6個(ge) 站點增至100個(ge) 站點,覆蓋10個(ge) 重點省份,通過入駐人力資源機構,鏈接企業(ye) 用工需求,進一步增強招工引才針對性,暢通來崇就業(ye) 主渠道。
人招得來,還得留得住。除了工作和收入,衣食住行、教育醫療等,都是外地人是否願意留下來的重要因素。“留人先留心,留心靠用心。”崇川區人社局局長王曉飛說,通過盤活、改造、新建,籌集1000套保障性租賃住房,滿足來崇各類人員從(cong) “一張床”“一間房”到“一套房”的住房需求;降低入學門檻,確保外來務工子女享受義(yi) 務教育“同城待遇”等,讓外來人才工作“如魚得水”,生活“如鳥歸林”。
“今天專(zhuan) 櫃清倉(cang) ,優(you) 惠力度空前,兄弟姐妹們(men) 把‘想要’打在公屏上……”3月17日,優(you) 佳優(you) 選MCN直播電商產(chan) 業(ye) 基地直播間,來崇川打拚3年的楊雪梅向3萬(wan) 多名網友推銷一款家紡“四件套”,500套產(chan) 品瞬間被“秒”。
兩(liang) 年前,楊雪梅還是一名房產(chan) 中介,由於(yu) 行業(ye) 不景氣急於(yu) 轉型。“不妨試試學做直播!”經崇川天生港鎮街道牽線,楊雪梅進入優(you) 佳優(you) 選接受直播專(zhuan) 業(ye) 培訓,半年後正式簽約,成為(wei) 一名職業(ye) 主播,月收入穩定在五六萬(wan) 元。
“你想接受什麽(me) 樣的培訓,點開手機就能預約上課。”王曉飛介紹正在開發的線上平台。線下,崇川將建設 1個(ge) 區級職業(ye) 技能公共實訓中心,設立跨境電商、智能裝備、電子信息等重點專(zhuan) 業(ye) ,同時依托南通職業(ye) 院校、技工學校、重點企業(ye) 等載體(ti) ,打造直播、家政、烹飪等門類豐(feng) 富的特色課堂,構建“一站式”“訂單式”職業(ye) 技能培訓體(ti) 係,培養(yang) 更多技能型人才。
“我們(men) 以最美未來、最好舞台、最大誠意相邀,推動人才與(yu) 城市共同成長、相互成就。”崇川區區長楊萬(wan) 平說,作為(wei) 南通人口流入的重要板塊,崇川將不斷完善公共服務配套,在鼓勵在通高職院校畢業(ye) 生留崇就業(ye) 、建設零工市場、吸引海外人才回流等方麵持續發力,推動人口結構優(you) 化、人口素質提升、人口流動有序,為(wei) 推動高質量發展提供持久動力。(賁騰 王世停)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