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利平台 > 即時新聞 > 地方

科技為紙人才為筆 江蘇宜興推進人才強市建設激發新動能

發布時間:2023-04-06 14:35:00來源: 新華日報

  成立博士後工作站創新聯合體(ti) ,第四屆江蘇宜興(xing) 太湖灣國際青年精英科創挑戰賽正式啟動……3月31日,2023宜興(xing) 國際科創英才節啟動儀(yi) 式暨大院大所開放合作大會(hui) 舉(ju) 行。從(cong) 1996年舉(ju) 辦首屆科技節到近年來的國際科創英才節,宜興(xing) 這一活動已經走過27年。

  27年來,宜興(xing) 的科創驅動力越來越強。去年,科技型中小企業(ye) 累計評價(jia) 入庫數居全省縣級市第二;高新技術企業(ye) 數量4年翻番,達761家。產(chan) 業(ye) 高質量發展“成色”也越來越足。電線電纜、節能環保等傳(chuan) 統優(you) 勢產(chan) 業(ye) 加速轉型,新能源、集成電路、生命健康等新興(xing) 產(chan) 業(ye) 蓬勃壯大,戰略性新興(xing) 產(chan) 業(ye) 、高新技術產(chan) 業(ye) 產(chan) 值占比不斷提升。在奮進新征程的春天裏,宜興(xing) 再次吹響科技創新集結號,人才強市建設不斷邁出新步伐。

  位於(yu) 宜興(xing) 的無錫帝科電子材料股份有限公司是中國首家光伏與(yu) 半導體(ti) 導電銀漿上市公司,其博士後科研工作站去年入選國家級博士後科研工作站。該公司副總經理張洪旺說,工作站對提升企業(ye) 科技水平、推動技術創新以及增強企業(ye) 核心競爭(zheng) 力發揮著重要作用,目前已招收博士後科研人員2名,由其參與(yu) 研發的項目已進入產(chan) 業(ye) 化階段。

  像這樣的國家級企業(ye) 博士後科研工作站,在宜興(xing) 共有13家,涵蓋高端設備製造、節能環保等重點領域。聚焦“卡脖子”技術攻關(guan) ,集聚科技領軍(jun) 人才和創新團隊,2023宜興(xing) 國際科創英才節活動中首創成立宜興(xing) 市博士後工作站創新聯合體(ti) ,為(wei) 實現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強、構建現代化產(chan) 業(ye) 體(ti) 係凝聚澎湃動能。

  作為(wei) 科技第一生產(chan) 力、人才第一資源和創新第一動力結合點,高校是國家創新體(ti) 係的重要組成部分。南京大學黨(dang) 委常委、副校長王振林介紹,去年11月江蘇省宜興(xing) 中學首批入選南京大學造就拔尖創新人才培源校,南京大學通過與(yu) 宜興(xing) 的校地和校際合作,探索構建協同育人共同體(ti) 。為(wei) 支持青年人才在科技創新中挑大梁、當主角,助力加快打造更高水平“人才蘇軍(jun) ”,截至2022年底,宜興(xing) 已與(yu) 40家高校院所達成深度合作,每年實施產(chan) 學研及國際合作項目近200個(ge) 。

  此次大院大所開放合作大會(hui) 上,宜興(xing) 還與(yu) 上海大學、南京林業(ye) 大學、江蘇生產(chan) 力促進中心等簽訂10項戰略合作協議。東(dong) 南大學國家技術轉移宜興(xing) 分中心、吉林大學(宜興(xing) )技術轉移分中心、江蘇省對外科學技術促進會(hui) 宜興(xing) 國際交流中心等正式揭牌。

  對於(yu) 科技創新人才來說,事業(ye) 是“吸鐵石”,平台就是“梧桐樹”。3月20日召開的省委人才工作領導小組會(hui) 議強調,要加快推進人才平台載體(ti) 建設,圍繞特色產(chan) 業(ye) 建設人才集聚區,強化科創要素整合,優(you) 化人才發展布局,打造更多引才聚才“強磁場”、產(chan) 業(ye) 科技創新“新高地”。

  宜興(xing) 國際科創英才節將持續至6月、舉(ju) 辦近20項活動,第四屆宜興(xing) 太湖灣國際青年精英科創挑戰賽也正式啟動。“去年我們(men) 參加了科創挑戰賽後,將企業(ye) 總部遷到了宜興(xing) 。宜興(xing) 市加快數字經濟發展三年行動計劃以及‘陶都英才’等政策,為(wei) 企業(ye) 發展和人才成長創造了多重機遇。”江蘇瑞寧信創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長漢京寧說。3年來,科創賽鏈接上海、深圳、杭州等各大城市,吸引3920個(ge) 項目參賽,其中博士以上項目團隊占比超50%,先後有138個(ge) 參賽項目落戶宜興(xing) 。

  如果說科創大賽是隱形平台,那麽(me) 陶都新城則是青山綠水間肉眼可見的一座崛起中的科創未來之城。總經理劉超介紹,陶都新城占地5.4平方公裏、總投資500億(yi) 元,聚焦醫藥健康、先進智造、數字經濟三大核心產(chan) 業(ye) ,以科創產(chan) 業(ye) 打造為(wei) 重點,吸引海內(nei) 外優(you) 質產(chan) 業(ye) 集聚,帶動區域間人才交流,讓更多創新種子在此加速成長為(wei) 產(chan) 業(ye) 大樹。

  好的環境是引人留人、讓人才發揮作用的關(guan) 鍵所在。江蘇乾鵬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長丁偉(wei) 明說:“項目落地宜興(xing) 後,在各類政策扶持及政府部門的貼心服務下,智能製造生產(chan) 線已投用,年產(chan) 100萬(wan) 顆仿生全瓷牙,助力種植牙國產(chan) 化。政府部門還幫助對接相關(guan) 基金,促進企業(ye) 開展科技創新。”

  近年來,宜興(xing) 積極探索“基金+科創”新模式,先後成立了總規模50億(yi) 元的宜興(xing) 新動能產(chan) 業(ye) 基金、總規模1億(yi) 元的宜興(xing) 陶都英才創業(ye) 投資基金,整合人才、資本、技術等創新要素,多維度為(wei) 企業(ye) 精準賦能。共青團宜興(xing) 市委打造了無錫首個(ge) 青年人才驛站,引導青年人才為(wei) 宜興(xing) “融入國際化、打造中心城”獻策獻力。此外,宜興(xing) 還麵向卓越工程師、高技能人才、科技企業(ye) 家、大學生、博士後等群體(ti) ,推出相應的獎勵支持政策。

  宜興(xing) 市委書(shu) 記封曉春表示,宜興(xing) 將強化“四敢”擔當,讓更多的高能級載體(ti) 、高科技項目、高水平成果在宜興(xing) 落地轉化,吸引更多人才來宜興(xing) 創新創業(ye) ,在開辟新領域新賽道、塑造新動能新優(you) 勢中,推動宜興(xing) 高質量發展走在前列。(李爽 史奇東(dong) 李林)

(責編:李文治)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