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錫科技型中小企業評價入庫企業突破萬家
記者從(cong) 近日召開的無錫市科技創新大會(hui) 上獲悉,2022年,無錫科技型中小企業(ye) 評價(jia) 入庫企業(ye) 首次突破萬(wan) 家,達到10651家;全市高新技術產(chan) 業(ye) 產(chan) 值占工業(ye) 產(chan) 值比重達到50.4%,首次突破50%分水嶺。
尊重企業(ye) 創新創造主體(ti) 地位,無錫以強企業(ye) 引領創新。過去3年,全麵落實研發費用加計扣除等各項科技惠企政策,累計為(wei) 企業(ye) 減免科技稅收379.2億(yi) 元。全市科技型中小企業(ye) 、高新技術企業(ye) 達10651家、5546家,分別增長2.87倍和1.99倍;有效發明專(zhuan) 利擁有量從(cong) 2.9萬(wan) 個(ge) 增至4.5萬(wan) 個(ge) ,其中四分之三誕生在企業(ye) ;高新技術產(chan) 業(ye) 、戰略性新興(xing) 產(chan) 業(ye) 產(chan) 值占工業(ye) 產(chan) 值比重分別升至50.4%和41.3%,較2019年分別提升4.8和13.2個(ge) 百分點。
去年以來,無錫建立健全高新技術企業(ye) 分層梯次培育機製,持續壯大創新型企業(ye) 集群。全市淨增高新技術企業(ye) 938家,占全省新增數的13.7%,有效期內(nei) 高新技術企業(ye) 達到5546家;24家企業(ye) 入圍省創新型領軍(jun) 企業(ye) 培育行動入庫企業(ye) ,入庫科技型中小企業(ye) 達到10651家,比上年增長49.4%;雛鷹、瞪羚、準獨角獸(shou) 入庫企業(ye) 分別達到4023家、2343家、201家,均實現30%以上的增長;14家企業(ye) 成功登陸科創板,企業(ye) 上市數量位居全國前十,2022年科技進步貢獻率超68%。
越來越多企業(ye) 加快推動企業(ye) 研發機構提檔擴容,擔當起創新的主力軍(jun) 。去年,無錫全市新增省級以上企業(ye) 研發機構161家,創曆年新高。中科芯、法爾勝、華進半導體(ti) 等3家企業(ye) 入圍省創新聯合體(ti) 建設試點,入圍企業(ye) 數量位居全省第一。江蘇隆達超合金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總經理浦益龍介紹,作為(wei) 一家專(zhuan) 注於(yu) 航空發動機用高溫合金研發與(yu) 製造的國家級專(zhuan) 精特新“小巨人”企業(ye) ,隆達先後建立高溫合金技術研究院、省院士工作站等研發平台,組建以4位院士領銜的專(zhuan) 家技術委員會(hui) ,助力企業(ye) 以高附加值的創新成果躋身行業(ye) 排頭兵。
“以科創之力賦能新時代工商名城。”無錫市委書(shu) 記杜小剛表示,當前和今後一個(ge) 時期,無錫將加快培育高水平創新企業(ye) ,通過實施新一輪創新型企業(ye) 倍增計劃,到2025年,新增科技型中小企業(ye) 1.5萬(wan) 家、有效期內(nei) 高新技術企業(ye) 達到1萬(wan) 家,新增省級以上專(zhuan) 精特新“小巨人”企業(ye) 達到1300家,累計建成市級以上企業(ye) 研發機構4000家,加快打造國內(nei) 一流、具有國際影響力的產(chan) 業(ye) 科技創新高地。(馬薇 房雅雯)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