進一步推進國家醫學中心和區域醫療中心建設
本報北京4月13日電 (記者白劍峰)國家衛生健康委今天召開新聞發布會(hui) ,介紹優(you) 質醫療資源擴容下沉和區域均衡布局有關(guan) 情況。國家衛健委新聞發言人、宣傳(chuan) 司副司長胡強強介紹,我國將進一步推進國家醫學中心和區域醫療中心建設,引領行業(ye) 發展;增強農(nong) 村衛生服務能力,兜住兜牢底線;全麵加強基層衛生健康管理,提升服務水平;強化醫療質量管理和專(zhuan) 科建設,增加優(you) 質服務供給。通過一係列舉(ju) 措,推動醫療服務重心下移、資源下沉,更好滿足人民群眾(zhong) 看病就醫需求。
國家衛健委醫政司副司長李大川說,黨(dang) 中央、國務院高度重視國家醫學中心和國家區域醫療中心設置和建設工作。截至目前,我國已設置13個(ge) 專(zhuan) 業(ye) 類別國家醫學中心和兒(er) 童類別的國家區域醫療中心。同時,在醫療資源薄弱的地區分四批批複了76個(ge) 國家區域醫療中心建設項目。經過多年努力,國家醫學中心和國家區域醫療中心調動聚合地方政府、高等院校、科研機構等多方麵力量,深入開展核心技術攻關(guan) ,著力解決(jue) 影響人民健康的長期性、全局性醫學問題,產(chan) 出了一批具有開創性的臨(lin) 床研究成果,僅(jin) 2022年“雙中心”就開展國際、國內(nei) 首創和領先技術372項。國家區域醫療中心建設項目實施以來,有1400餘(yu) 項診療技術平移至輸入省份,填補了300多項省域醫療技術空白,相關(guan) 省份跨省就醫人數明顯下降。
李大川說,長期以來,國家衛健委通過開展三級醫院對口幫扶縣級醫院、“組團式”幫扶國家鄉(xiang) 村振興(xing) 重點幫扶縣人民醫院等工作,引導城市優(you) 質資源下沉,持續提升縣級醫院綜合能力。截至2022年底,87.7%的縣醫院達到了二級醫院能力,45.6%的縣醫院達到了三級醫院能力,全國縣醫院醫療服務能力和管理能力進一步提升。
縣醫院是縣級醫療衛生服務網絡的龍頭和城鄉(xiang) 醫療衛生服務體(ti) 係的紐帶。國家衛健委將持續推動縣醫院綜合能力,推動城市優(you) 質醫療資源更好地向縣域下沉,不斷滿足縣域居民基本醫療服務需求。力爭(zheng) 到2025年,對於(yu) 常住人口超過5萬(wan) 人的縣,至少有1所縣級醫院達到二級醫院醫療服務能力,力爭(zheng) 達到二級甲等醫院醫療服務能力。對於(yu) 常住人口不足5萬(wan) 人的縣,力爭(zheng) 有1所縣級醫院達到二級醫院醫療服務能力,或者通過城市三級醫院對口幫扶、托管、醫聯體(ti) 建設、遠程醫療服務等多種方式,滿足縣域居民基本醫療衛生需求,為(wei) 實現一般病在市縣解決(jue) 打下堅實基礎。
國家心血管病中心副主任、中國醫學科學院阜外醫院副院長李誌遠說,國家區域醫療中心建設重點在於(yu) 發揮國家區域醫療中心的輻射引領作用,帶動基層防病治病能力提升。阜外醫院作為(wei) “國家隊”,積極發揮國家醫學中心和區域醫療中心作用,推動優(you) 質醫療資源擴容下沉。一是同時支持三家區域醫療中心建設,探索建立了雲(yun) 南省阜外心血管病醫院、阜外華中心血管病醫院和中國醫學科學院阜外醫院深圳醫院,實現了總院學科體(ti) 係、醫療質控體(ti) 係、運營管理模式向區域醫療中心的整體(ti) 平移。二是麵向市、縣基層醫院,開展專(zhuan) 科技術協作及醫聯體(ti) 建設。以技術培訓為(wei) 抓手,重點抓好人才團隊培養(yang) 與(yu) 技術普及。三是麵向社區衛生服務中心、鄉(xiang) 鎮衛生院,以國家級政府委托項目為(wei) 抓手,提升基層診療能力。例如,將“互聯網+智慧醫療”作為(wei) 醫療資源配置的突破手段,將大醫院、大專(zhuan) 家的診療經驗做成基層醫生學得會(hui) 、用得上的智能輔助工具,輔助與(yu) 培訓基層醫生,以提高基層服務能力。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