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評:用中國種來保障中國糧
“種地不選種,累死落個(ge) 空”。想要在有限的耕地基礎上創造出更高的產(chan) 量,滿足人民群眾(zhong) “吃得飽”“吃得好”,優(you) 化種子是關(guan) 鍵。近日,農(nong) 業(ye) 農(nong) 村部首次發布《國家農(nong) 作物優(you) 良品種推廣目錄(2023年)》,重點推介10種農(nong) 作物、241個(ge) 優(you) 良品種,旨在加快品種更新換代,促進大麵積生產(chan) 單產(chan) 水平提升。
好種出好苗。當前,正值春耕備耕的關(guan) 鍵時期。該目錄從(cong) 農(nong) 業(ye) 生產(chan) 緊迫需求出發,聚焦“米袋子”(水稻、小麥、玉米)、“油瓶子”(大豆、油菜、花生)、“菜籃子”(馬鈴薯、大白菜、結球甘藍)及重要戰略農(nong) 產(chan) 品(棉花),推出較為(wei) 完整、遞次推進的品種推廣梯隊,引導推動品種更新換代,有利於(yu) 育種企業(ye) 和單位能夠育好種、推好種,有利於(yu) 廣大農(nong) 民選好種、用好種,助力再奪全年糧油增產(chan) 、農(nong) 業(ye) 豐(feng) 收,可謂是正當其時!
國以農(nong) 為(wei) 本,農(nong) 以種為(wei) 先。黨(dang) 的二十大報告提出,全方位夯實糧食安全根基。今年政府工作報告中指出,實施新一輪千億(yi) 斤糧食產(chan) 能提升行動。這一係列部署對新發展階段確保國家糧食安全,推動農(nong) 業(ye) 高質量發展具有重要指導意義(yi) 。應當看到,今後一個(ge) 時期糧食需求還會(hui) 持續增加,供求緊平衡將越來越緊。保障糧食和重要農(nong) 產(chan) 品穩定安全供給,依靠擴大種植麵積已經很難實現,必須盡快轉到主攻單產(chan) 水平提升上,重點強化藏糧於(yu) 技的物質基礎,通過實施種業(ye) 振興(xing) 行動向科技要產(chan) 能、要效益。
種優(you) 則糧豐(feng) ,糧安則民安。在“一粒種子”上下更大功夫、做更大文章,做強種業(ye) “中國芯”,才能端穩中國飯碗。對於(yu) 種業(ye) 而言,創新是關(guan) 鍵。一粒好種子,處處是科技。一方麵要針對當前農(nong) 業(ye) 生產(chan) 的急迫需求,加快優(you) 良品種推廣,集成應用良種良法良田良製和品種試驗產(chan) 量的差距。另一方麵要瞄準未來發展的重大需求,加快推進育種聯合攻關(guan) ,加快選育高產(chan) 穩產(chan) 、綠色優(you) 質、廣適多抗、宜機專(zhuan) 用的突破性新品種,有力推動我國的糧食和重要農(nong) 產(chan) 品生產(chan) 能力再上新台階。技術進步潛力無限,避免“米袋子”“菜籃子”受製於(yu) 人,必須培育好種子,持續加強基礎性前沿性研究,精準挖掘出優(you) 質的種質,培育優(you) 質種業(ye) 企業(ye) ,真正建立起以企業(ye) 為(wei) 主體(ti) 、“產(chan) 學研”相輔相成的發展體(ti) 係,加強良種技術攻關(guan) ,靠中國種子來保障中國糧食安全。
手中有糧,心中不慌。目前,我國良種對農(nong) 業(ye) 增產(chan) 的貢獻率隻有45%,距離歐美發達國家60%以上還有很大的提升空間。實踐充分證明,科技擁有巨大的力量。我們(men) 要更好地發揮集中力量辦大事的製度優(you) 勢,集中攻克當前一些種業(ye) 重要領域的難題、難關(guan) 。各部門要堅持問題導向、係統觀念,做好統籌規劃,協調聯動,進一步建立健全農(nong) 作物品種展示示範體(ti) 係,加快優(you) 良品種的推廣應用,持續推進農(nong) 業(ye) 生產(chan) 單產(chan) 水平的提升,消除“仿種子”和品種同質化等問題帶來的不良影響,確保良種在健康有序的市場環境中發展。
中國田裏中國種,中國碗裏中國糧。隨著生物技術等育種新技術廣泛應用和研發投入的不斷加大,未來品種培育潛力仍然巨大,可為(wei) 農(nong) 業(ye) 用種提供更多選擇,將會(hui) 更好地滿足人民群眾(zhong) 對美好生活的需要,增強我國種業(ye) 自主創新,用中國種來保障中國糧的堅定信心。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