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日報:江蘇常州等地大中小學深入推進勞動教育
《人民日報》 2023年05月07日 第 05 版 版麵截圖
原標題:
大中小學深入推進勞動教育——
播種希望 收獲果實(深聚焦)
2018年9月,習(xi) 近平總書(shu) 記在全國教育大會(hui) 上強調,“要努力構建德智體(ti) 美勞全麵培養(yang) 的教育體(ti) 係”。2020年3月,中共中央、國務院印發《關(guan) 於(yu) 全麵加強新時代大中小學勞動教育的意見》,對新時代勞動教育作出頂層設計和全麵部署。勞動教育納入人才培養(yang) 全過程,貫通大中小學各學段,與(yu) 德育、智育、體(ti) 育、美育相融合,促進學生全麵發展。
走進校園農(nong) 場,種下春天的希望;烹飪一餐美食,與(yu) 親(qin) 友一同分享;參加實習(xi) 實訓,領悟工匠精神……“五一”國際勞動節前後,各地各校深入推進勞動教育,引導學生在熱火朝天的勞動中,播種希望,收獲果實。
——編 者
實踐體(ti) 驗中感悟勞動之美
【鏡頭】
“今天,在學校的星星農(nong) 場,我們(men) 學習(xi) 了波卡西堆肥法,親(qin) 手製作了肥料。首先要把蔬菜剪成小塊,再加入微生物菌群,然後把它們(men) 放在一個(ge) 桶裏,一層一層地鋪好。老師說,兩(liang) 周之後就能製作出有機肥料,可以用它給農(nong) 場的蔬菜施肥。廚餘(yu) 堆肥,變廢為(wei) 寶,我非常期待肥料能夠製作成功!”上完“我與(yu) 小苗一同成長”勞動課後,江蘇省常州市武進區星河實驗小學三年級學生王晨曦在日記裏這樣寫(xie) 道。
星河實驗小學食堂前,是一個(ge) 200平方米左右的菜園。學校基於(yu) 光照和水分對不同植物的影響,設計了“旋轉花園”——喜歡幹旱的植物種在高處,喜歡潮濕的植物種在低處。“從(cong) 春季學期開始,每個(ge) 孩子都會(hui) 親(qin) 手播下種子。在老師的指導下,播種、澆水、施肥,從(cong) 事農(nong) 事勞動。”星河實驗小學副校長姚君丹說,在快樂(le) 的勞動課中,孩子們(men) 不僅(jin) 掌握了基本的勞動技能,也更加了解自然,樹立起保護環境的自覺。
讓學生動手實踐、出力流汗,接受鍛煉、磨煉意誌,顯著的實踐性是勞動教育的一大特征。《關(guan) 於(yu) 全麵加強新時代大中小學勞動教育的意見》提出,在勞動教育過程中,“以體(ti) 力勞動為(wei) 主,注意手腦並用、安全適度,強化實踐體(ti) 驗,讓學生親(qin) 曆勞動過程,提升育人實效性。”
“體(ti) 力勞動是勞動的基礎。”教育部教材局相關(guan) 負責人表示,要防止繼續出現一段時間以來勞動教育“重學習(xi) 、輕勞動,重成績、輕動手”的問題,避免單純通過在課堂上教知識來實施勞動教育,必須讓學生親(qin) 身經曆勞動過程,在實踐中感悟勞動之美。
在高校,勞動課程的實踐環節也日益豐(feng) 富。中國農(nong) 業(ye) 大學涿州教學實驗場,中國勞動關(guan) 係學院的同學們(men) 正在上“勞動教育通論”必修課,同學們(men) 在這裏學習(xi) 農(nong) 業(ye) 種植知識、體(ti) 驗現代農(nong) 業(ye) 設施。
“我看見綠色的麥苗在田地裏生長,也看見最新的科研成果在閃閃發光!”參與(yu) 勞動實踐後,學生閆冉佳辰感觸很深。
“勞動教育的實效,離不開深度的實踐指導。”中國勞動關(guan) 係學院勞動教育學院副院長曲霞介紹,學校的勞動課程注重理論學習(xi) 與(yu) 實踐體(ti) 驗互補融合、相互促進,引導學生創造性地解決(jue) 實際問題,增強誠實勞動意識,積累職業(ye) 經驗,提升就業(ye) 創業(ye) 能力。
學科融通中弘揚勞動精神
【鏡頭】
在北京師範大學天津附屬中學,校園一隅的三層紅磚小樓,就是學校的勞動教育中心。孩子們(men) 在這裏上勞動課,度過動手動腦的歡樂(le) 時光。麵對傳(chuan) 統工藝、智能家居、電子控製技術、技術與(yu) 職業(ye) 探索等豐(feng) 富多彩的教學內(nei) 容,學生們(men) 可以依據興(xing) 趣自由選擇。
“提高勞動教育的專(zhuan) 業(ye) 性,讓勞動課更有‘技術含量’,促進各學科與(yu) 勞動教育深度融合,是學校勞動教育的一大特色。”北師大天津附中勞動教育中心主任薑騰說。
以中國古代史教學為(wei) 例,當講到灌溉相關(guan) 知識點時,老師會(hui) 帶領學生走進博物館,參觀學習(xi) 早期汲水工具尖底陶瓶、吊桶等,還會(hui) 與(yu) 學校木工工藝課互動,讓學生動手製作水轉翻車等模型。
“我們(men) 都很喜歡這樣的課程。”高二年級學生張馨瑜說,“在實際操作中,能體(ti) 會(hui) 到古代勞動人民的聰明才智,也更理解勞動的價(jia) 值與(yu) 意義(yi) 。”
勞動教育就是簡單的掃地、做家務嗎?答案顯然是否定的。中國教育科學研究院課程與(yu) 教學研究所所長郝誌軍(jun) 表示,從(cong) 勞動教育的本質來看,勞動不隻是體(ti) 力的付出和消耗,更有助於(yu) 內(nei) 在價(jia) 值觀的生成和理性思維的提升。
新時代的勞動教育,要切實解決(jue) “有勞動無教育”的問題。教育部相關(guan) 負責人表示,勞動教育是“一育”,不隻是“一課”,既要開好勞動教育專(zhuan) 門課程,也要全科滲透,將勞動教育的思想觀念融入教育教學全過程,培養(yang) 學生的勞動情感、勞動能力和勞動品質。
以職業(ye) 教育為(wei) 例,職業(ye) 院校的勞動專(zhuan) 題教育必修課,主要圍繞勞動精神、勞模精神、工匠精神等方麵設計。重慶工業(ye) 職業(ye) 技術學院黨(dang) 委書(shu) 記郭天平介紹,學校分模塊組織實施勞動課。例如,在“尚勞動”模塊,思政課教師引導學生理解勞動本質、認識勞動意義(yi) ;在“愛勞動”模塊,大國工匠、技術能手走進校園,培養(yang) 學生精益求精、愛崗敬業(ye) 品質。
在不少專(zhuan) 家看來,勞動教育應當擁有更為(wei) 廣闊的空間。北京師範大學教育學部教授檀傳(chuan) 寶認為(wei) ,各門學科都蘊藏著大量勞動教育的素材,因而也都存在著潤物無聲地開展勞動教育的可能性。隻有將勞動教育融入教學生活的方方麵麵,才能取得實效。
協同育人中增強教育實效
【鏡頭】
前不久,北京市昌平職業(ye) 學校迎來了一批初中生——昌平區第二中學西環路學校學生。在中式麵點實訓室,同學們(men) 圍上圍裙、戴上發網,學習(xi) 製作中式麵點棗花酥。
“皮擀破了怎麽(me) 辦?”“怎樣捏出更好看的造型?”昌平職業(ye) 學校烹飪專(zhuan) 業(ye) 教師彭興(xing) 全耐心回答學生的問題,手把手地進行指導。
“在彭老師幫助下,我學會(hui) 了擀酥皮的小技巧。”初一學生劉伊蕊說,“成為(wei) 一名中式麵點師,需要日複一日的練習(xi) ,也需要智慧與(yu) 巧思。”
昌平職業(ye) 學校教育集團黨(dang) 委書(shu) 記、校長段福生介紹,該校是北京職業(ye) 院校首批中小學生職業(ye) 體(ti) 驗中心(勞動教育基地),通過基地上課、送課到校、線上教育等方式積極服務中小學勞動教育。專(zhuan) 業(ye) 的課程設計、師資團隊幫助中小學生在勞動中收獲成長,並獲得初步職業(ye) 體(ti) 驗。
勞動教育在哪教?誰來教?長效機製的構建,離不開切實的資源支持和條件保障。利用職業(ye) 院校實訓實習(xi) 場所、設施設備為(wei) 普通中小學提供所需服務,便是豐(feng) 富勞動實踐場所的舉(ju) 措之一。據悉,各地各校圍繞提升勞動教育支撐保障能力進行了積極探索。
為(wei) 拓展實踐場所、滿足各級各類學校多樣化的勞動實踐需求,上海市推進勞動基地整合共享,建立學生綜合性勞動實踐基地,開發全鏈條實踐課程。浙江省杭州市富陽區是全國中小學勞動教育實驗區,為(wei) 破解勞動教育場地缺乏的問題,當地整合資源,打造多個(ge) 鄉(xiang) 村實踐體(ti) 驗基地,組織學生進農(nong) 村、入農(nong) 戶,學習(xi) 農(nong) 事勞作、了解鄉(xiang) 土文化。
如何建立專(zhuan) 兼職相結合的勞動教育師資隊伍,讓教師能教會(hui) 教?山東(dong) 省探索通過學區內(nei) 走教、購買(mai) 教學服務、聘請兼職教師等方式,保障學校師資需求;為(wei) 提升教師素質,還在“互聯網+教師專(zhuan) 業(ye) 發展”項目中開設19學時的勞動教育課程模塊,開展係統培訓。
教育部相關(guan) 負責人表示,各地要進一步夯實勞動教育責任,強化課程實施,發揮課程主導作用,不斷提升教師專(zhuan) 業(ye) 化水平,統籌拓展校內(nei) 校外勞動教育資源,建立家校銜接的勞動育人機製,教育孩子從(cong) 小養(yang) 成愛勞動的好習(xi) 慣。
版式設計:張芳曼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