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的“紅剛青扁豆”成了精品農業“金招牌”
浦東(dong) 泥城鎮舉(ju) 辦青扁豆節,這一地方特色蔬菜品種帶動了一大批農(nong) 民致富
“紅剛青扁豆”成了精品農(nong) 業(ye) “金招牌”
■本報記者 杜晨薇
毗鄰杭州灣的浦東(dong) 新區泥城鎮,兩(liang) 個(ge) 標簽令其聞名遐邇:上世紀90年代,泥城人王紅剛將當地世代種植的扁豆變成一門生意,如今農(nong) 業(ye) 圈裏隻要一提“紅剛青扁豆”,幾乎無人不知無人不曉,它成了上海精品農(nong) 業(ye) 走向全國的一麵旗幟;2019年1月7日,泥城鎮西南角一片灘塗上,特斯拉上海超級工廠開工建設。在這裏,現代農(nong) 業(ye) 與(yu) 智能製造齊頭並進。
日前,泥城迎來了一樁大事——第二屆青扁豆節開幕。相比去年首屆聚焦本地農(nong) 產(chan) 品銷售的“自娛自樂(le) ”,今年,泥城秀了秀自己的“朋友圈”,遍邀全國鄉(xiang) 村振興(xing) 致富帶頭人來滬開展為(wei) 期三天的交流。紅剛青扁豆究竟有多大的魅力?
兩(liang) 代人接力種青扁豆
青扁豆是上海地方特色蔬菜品種。之所以稱為(wei) 青扁豆,是因為(wei) 炒或煮後,豆莢即由紫色轉為(wei) 碧綠色,口感軟糯嫩滑,味道鮮美。泥城人從(cong) 上世紀90年代開始種植青扁豆。1999年,泥城鎮榮獲“中國青扁豆之鄉(xiang) ”稱號。
那一年,泥城鎮王家成堆的青扁豆旁,常常有一個(ge) 小小的身影,幫著父親(qin) 打秤、記賬。她就是“扁豆大王”王紅剛的女兒(er) 王黎娜。長大後,複旦大學市場營銷專(zhuan) 業(ye) 畢業(ye) 的王黎娜順利入職銀行,終於(yu) 擺脫農(nong) 民身份。可看著父輩辛苦耕作守護的成果,她毅然在2010年辭職回到農(nong) 村,跟父親(qin) 一起種青扁豆。也是在這一年,上海紅剛青扁豆生產(chan) 專(zhuan) 業(ye) 合作社黨(dang) 支部成立。
“為(wei) 了保持新鮮口感,青扁豆都是當天采、當天收、當天銷,天蒙蒙亮農(nong) 戶就要開始采摘青扁豆,6時左右合作社開始收購,中午前後當天的青扁豆就能發出去了。”王黎娜說。
次年,紅剛青扁豆創下了上海地產(chan) 青扁豆占華東(dong) 地區青扁豆市場70%、占上海市場97%的業(ye) 績。更大的種植和銷售規模需要匹配更現代化的管理模式,憑借過去的學習(xi) 和工作經驗,王黎娜改良了父輩多年沿用的經營方案,在合作社成立了“農(nong) 產(chan) 品結算中心”,農(nong) 民隻需憑便民收購點開出的單據到結算中心就可以領取現金。
發掘出新的種植模式
2015年夏天,是合作社曆史上的至暗時刻。正值青扁豆大規模上市的旺季,受連續陰雨天氣的影響,一種未知病毒突然侵襲了青扁豆種植生產(chan) 區,大量青扁豆接連死亡。父輩種植了20多年青扁豆,都沒有遇到過這樣的情況。在各方努力下,合作社最終明確了這種病毒——扁豆菌核病。“這就是扁豆界的傳(chuan) 染病,特別是在低溫梅雨季節,風傳(chuan) 播、人傳(chuan) 播、雨傳(chuan) 播,擴散速度驚人。”提及多年前的場景,王黎娜依舊心有餘(yu) 悸。
為(wei) 了扭轉困局,合作社為(wei) 基地大棚安裝了遮陽網和噴淋,想方設法將溫度降下來。溫度可控,新的種植模式又被發掘。“以前是一年種一茬,現在按傳(chuan) 統時間收掉一茬,七八月的時候再種一茬,從(cong) 種子種下去到采收隻需50天,不僅(jin) 縮短了周期,而且頭茬的品質更好。”王黎娜說。
目前,王紅剛、王黎娜父女領銜的上海紅剛青扁豆生產(chan) 專(zhuan) 業(ye) 合作社,已成為(wei) 全國最大的青扁豆規模化生產(chan) 基地。以泥城為(wei) 中心,紅剛青扁豆生產(chan) 專(zhuan) 業(ye) 合作社輻射了周邊7個(ge) 鎮,共7000多家農(nong) 戶加入。這些依靠青扁豆致富的農(nong) 民,把蓋的樓叫“扁豆樓”,買(mai) 的車叫“扁豆車”。他們(men) 每年種青扁豆,每畝(mu) 收入1萬(wan) 元。
不少從(cong) 外地來的農(nong) 人都表示,紅剛青扁豆帶動周邊農(nong) 民致富的故事,他們(men) 很早就聽說過。一位資深的農(nong) 業(ye) 領域專(zhuan) 家還告訴記者,上海走精品化農(nong) 業(ye) 發展道路的過程當中,紅剛青扁豆就像一麵旗幟,真正做到了農(nong) 業(ye) 有發展,農(nong) 民有收入。
實踐範例進一步推廣
去年4月29日,泥城鎮青扁豆采摘節在合作社拉開帷幕,大家賞扁豆花、摘扁豆果、嚐扁豆飯、觀扁豆舞、唱扁豆歌。“我們(men) 計劃建青扁豆科普教育基地,實現科普、休閑觀光一體(ti) 化。”對於(yu) 未來,王黎娜信心滿滿。
今年的第二屆青扁豆節開幕前夕,泥城鎮和本地合作社深入謀劃,拓寬節慶影響力和功能。主辦方特別邀請了全國農(nong) 村青年致富帶頭人匯聚浦東(dong) ,目的是加強各地鄉(xiang) 村振興(xing) 致富帶頭人之間的聯係和交流,分享先進的技術和經驗,共同探討鄉(xiang) 村振興(xing) 與(yu) 現代農(nong) 業(ye) 的發展之路。
青扁豆節開幕式上,“共同富裕實踐基地”揭牌。該基地將為(wei) 廣大致富帶頭人提供實踐範例,致力於(yu) 將好的經驗推而廣之。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