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利平台 > 即時新聞 > 地方

“有居”變“優居” 北京密雲8000餘名水庫兒女回遷上樓

發布時間:2023-05-15 09:55:00來源: 人民網-北京頻道

  人民網北京5月5日電(鮑聰穎 戴琪果)5月5日,北京密雲(yun) 新城東(dong) 部,89棟住宅樓嶄新亮相,整齊靚麗(li) 的綠化帶點綴著廣場遊園,曆時四年多,密雲(yun) 重大民生工程全麵落成,8000餘(yu) 名密雲(yun) 水庫兒(er) 女踏上回家路,喜遷新居。

 

  5月5日上午,北京市密雲(yun) 區穆家峪鎮新農(nong) 村劉林池棚戶區改造項目回遷安置房交付活動舉(ju) 行,標誌著回遷安置房啟動交房。

  活動現場,剛剛拿到鑰匙的孫青友老兩(liang) 口,早已按耐不住激動的心情,帶著全家老小來到新房參觀,“這裏放個(ge) 沙發,陽台那擺套茶具,再養(yang) 上幾盆花……”,談起房屋的裝修布局,孫青友笑得合不攏嘴,難掩喜悅之情,“真沒想到這輩子還能住上這麽(me) 好的房子!”。

  年近七旬的孫青友,曆經兩(liang) 次舉(ju) 家搬遷,第一次是因修建密雲(yun) 水庫,近萬(wan) 人從(cong) 水庫邊搬遷至穆家峪鎮,落戶在了新建的新農(nong) 村,提起當年拋家舍業(ye) 、背井離鄉(xiang) ,孫青友感慨萬(wan) 千。“區委區政府對我們(men) 後續移民生活照顧有加,這又給我們(men) 建了樓房,生活越來越好,日子越過越紅火!”對搬遷後的新願景,孫青友滿懷期待。

 

  穆家峪鎮新農(nong) 村、劉林池村是1958年修建的密雲(yun) 水庫移民村,隨著城市發展,又因房屋建成年限長,地處城鄉(xiang) 結合部的“新劉”兩(liang) 村,出現了房體(ti) 老化受損等問題,加之兩(liang) 村地勢較低,市政基礎配套設施陳舊,治安、消防、防汛等隱患也日漸顯現。為(wei) 徹底改善居民生活環境,提升新型城鎮建設水平,密雲(yun) 區委區政府於(yu) 2018年正式啟動新農(nong) 村劉林池棚戶區改造項目,給無私奉獻的密雲(yun) 水庫兒(er) 女蓋新樓、建新家。

 

  新劉棚改項目涉及3900餘(yu) 戶,8000餘(yu) 人,項目共規劃8個(ge) 安置社區,建設麵積約78萬(wan) 平方米。作為(wei) 北京市首例在集體(ti) 土地上建設安置房的棚改示範項目,新劉棚改項目著力打造以人民為(wei) 中心的棚改示範工程。自項目開展以來,區委、區政府高位統籌,科學領導,各相關(guan) 部門主動靠前、通力合作,全體(ti) 鎮村幹部勠力同心、加壓奮進,兩(liang) 村村民大力支持、全力配合,四年多時間裏,曆經簽約、拆遷、安置房建設、市政基礎設施建設等主體(ti) 工程和重要環節,已於(yu) 今年4月底全部完工,具備回遷入住條件。一個(ge) 個(ge) 環境優(you) 美、配套設施完善的回遷安置房小區正在迎接全體(ti) 村民入住回家。

 

  安置房共設置8種戶型,各戶型功能空間方正舒適,采光充足,居住品質良好。不久後,“新劉”兩(liang) 村幾代庫區移民將再次相聚,在新居擁抱幸福生活。一幅“幼有所育、學有所教、業(ye) 有支撐、勞有所得、住有宜居”的美好圖景正在徐徐展開,同時為(wei) 密雲(yun) 區推進城鄉(xiang) 融合發展、實施鄉(xiang) 村振興(xing) 戰略增添一道靚麗(li) 的民生底色。(密雲(yun) 區委宣傳(chuan) 部供圖)

(責編:李文治)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