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壓計用了5年從未年“檢” 六旬老人自測血壓“正常”突發心梗
六旬爹爹在家自測血壓都“正常”,以為(wei) 血壓控製穩定,便放鬆了警惕,結果突發心梗被送醫,所幸經緊急手術,才轉危為(wei) 安。5月17日是世界高血壓日,心血管內(nei) 科專(zhuan) 家介紹,現在血壓計成為(wei) 不少家庭常備的儀(yi) 器,但很多人並不知道,血壓計也需要定期校準,如果測量血壓不準,可能會(hui) 給健康埋下隱患。
張爹爹今年67歲,自從(cong) 5年前查出高血壓後,他一直按時吃藥。後來,女兒(er) 給他買(mai) 了一個(ge) 電子血壓計,方便在家也能隨時測血壓。從(cong) 上個(ge) 月開始,張爹爹連續幾天反複測量的血壓值都“正常”,自認為(wei) 血壓控製穩定,便把降壓藥停了,後期監測血壓也未發現異常,覺得血壓正常了,就不再測量血壓。
近日,張爹爹稍微一活動就感覺有點胸悶,休息後也未見好轉,後來胸口劇烈疼痛,大汗淋漓,家人立即將他送往武漢市中心醫院。經過急診心電圖檢查提示為(wei) 急性前壁心肌梗死,一測血壓則高達200/110mmHg,情況十分危急。通過醫院胸痛中心綠色通道,張爹爹被迅速送往導管室。術中,心血管內(nei) 科專(zhuan) 家團隊迅速打通了閉塞的血管,患者終於(yu) 轉危為(wei) 安。
躺在病床上的張爹爹很是疑惑:“自己每天在家測量血壓都未發現異常,怎麽(me) 血壓突然這麽(me) 高了。”當家人將家用血壓計拿給醫生時,才知道他的血壓“被正常”的原因。原來,張爹爹家裏的血壓計已經用了5年,但從(cong) 來沒有進行過校準,才導致測量結果失真被誤導。
心血管內(nei) 科副主任醫師陳玲介紹,在臨(lin) 床上經常碰到在家自測血壓不準的患者,除了血壓計本身的誤差外,很多是使用方法不當,包括測量的姿勢、時機以及袖帶的鬆緊等,都可能會(hui) 影響血壓測量的準確性。此外,家用的血壓計還應定期校準,一旦血壓計不準可導致測量結果無效,甚至帶來危險的後果。
5月17日是第19個(ge) “世界高血壓日”,今年的主題為(wei) “精準測量 有效控製 健康長壽”。17日上午,武漢市中心醫院(武漢市心血管病醫院)心血管內(nei) 科在南京路院區開展了“世界高血壓日”健康義(yi) 診谘詢活動,醫護人員現場為(wei) 市民答疑解惑、免費測量血壓,普及高血壓相關(guan) 防治知識,指導患者做好血壓的監測。
今年以來,武漢市中心醫院在湖北省首推智慧化血壓管理新模式,搭建高血壓全病程管理平台,及時預警血壓異常,快速處置、持續追蹤,通過“遠程隨訪+定期複診+持續評估”,規範血壓個(ge) 體(ti) 化治療,實現血壓精準管理。
對於(yu) 高血壓患者來說,家庭血壓監測是高血壓長期、有效管理不可或缺的重要組成部分。該院心血管內(nei) 科主任陳曼華建議,家用血壓計至少一年能校正一次。高血壓患者每天早、晚各測量一次血壓,每次測量2遍,取平均值,每次間隔1-2分鍾。早上的測量在起床後半小時到1小時內(nei) ,在服用降壓藥物前,晚上測量建議在晚餐前,條件不允許時建議睡前1小時。測壓前避免情緒激動、勞累、飲酒、抽煙、喝咖啡等,測量前先安靜休息5分鍾,坐在有靠背的座椅上,兩(liang) 腿自然分開。上臂要充分露出,血壓計袖帶中心保持同心髒水平,袖帶鬆緊適度。首次測量血壓的患者應該左、右上肢各測量一次,以後則測量血壓較高的一側(ce) 即可。(文/圖 劉姍姍)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