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鼓樓:為民辦實事 公共設施“上新了”
巡視是聯係群眾(zhong) 的橋梁紐帶,江蘇省省委第一巡視組進駐鼓樓以來,紮根基層、深入群眾(zhong) 。在其指導推動下,南京市鼓樓區通過成立“為(wei) 民辦實事”專(zhuan) 班,著力解決(jue) 一批居民的難心事、煩心事、揪心事。亮化一條馬路、改造一個(ge) 車棚、增加一部電梯……近期,鼓樓通過改造、增設、提檔公共設施,扮靚了城市容貌,優(you) 化了人居環境,完善了城市功能,在辦好一件件民生實事中,踐行初心使命。
背街小巷裝路燈
點亮居民回家路
“這是在鋪設路燈麽(me) ?”“太好了,以後晚上出來散步環境更敞亮了……”初夏清晨,在小市街道複昌中路上,四個(ge) 路燈基座沿街排布著,施工人員正在往基座坑中澆灌混凝土,再過幾天,這些基座裏將會(hui) “長”出太陽能路燈,點亮居民的回家路,路過的居民聽聞感到非常驚喜。
這條路為(wei) 何沒有路燈?又為(wei) 何突然裝上路燈?鼓樓區小市街道的相關(guan) 負責人揭開謎底。
原來,這條隻有約8米寬、300米長的複昌中路是個(ge) 標準的背街小巷,路邊沒有一家沿街商鋪。在目前的市政規劃裏,這條路未來將成為(wei) 連接西南方向和東(dong) 北方向的主要交通幹道。由於(yu) 尚未正式動工,路燈便一直沒有安裝到位。
可對於(yu) 家住周邊的複地新都國際小區居民來說,這條未來的“主幹道”雖還未正式成形,但也能臨(lin) 時派上用場。“這條小路就在我們(men) 小區北門邊,接送小孩去幼兒(er) 園、開車去東(dong) 井亭路、去南門口吃個(ge) 燒烤……我們(men) 都喜歡走這條路。”家住複地新都國際二期的小區居民李蓉說,“雖說到了晚上就‘烏(wu) 漆嘛黑’,但我們(men) 寧願‘摸黑走’,就圖個(ge) 又快又省事。”
“亮化居民出行路,背街小巷不能被遺忘。”5月11日,在了解到附近居民的實際情況後,省委第一巡視組立即向鼓樓區提出民生立行立改事項,希望相關(guan) 部門重視群眾(zhong) 出行安全問題。隨即,小市街道就召集城管、社區等相關(guan) 單位,第一時間謀劃,力求盡快為(wei) 居民出行“亮燈”。
不僅(jin) 如此,小市街道還計劃在“亮化工程”上,解決(jue) 複昌中路與(yu) 相鄰的東(dong) 井亭路交界處高地不平、容易積水的問題,徹底為(wei) 居民鋪就出行“放心路”。
說幹就幹!當天下午,該街道城管部門便聯係道路施工方,對積淹水路段進行開槽、排水。在施工過程中設立圍擋、安放警戒燈,安排專(zhuan) 人在現場維持交通秩序,保障過路居民的安全。“在鼓樓區第二實驗幼兒(er) 園門口,我們(men) 還特意規劃預留了一個(ge) 路燈的位置,盡可能給予師生和家長更多的安全感。”該街道相關(guan) 負責人說。
據了解,目前複昌中路交界部分道路不平整的問題正逐步得到改善,同時相關(guan) 路燈物料也已全部到位,幾天後將正式亮燈。
老樓裝上新電梯
幸福感“一鍵直達”
“從(cong) 前因為(wei) 腿腳不方便,害怕上下樓爬樓梯,所以盡量減少出門次數,現在有了電梯,上下樓變成了享受。”近日,一場增梯項目竣工暨啟用儀(yi) 式在鼓樓區軍(jun) 休五所21號院(即聞濤公寓)舉(ju) 行,9幢23單元的居民看著自家門前的新電梯,熱烈鼓掌叫好。至此,該院落實現了6部電梯全部建成使用,完成了電梯全覆蓋的民生工程。
據軍(jun) 休五所副所長趙廷民介紹,21號院共兩(liang) 幢樓,住有69戶居民。很多居民年事已高,“爬樓難”是個(ge) 困擾大家很多年的“心病”。
麵對居民爬樓的“心病”,鼓樓區“為(wei) 民辦實事”專(zhuan) 班用裝梯“心藥”來“根治”。為(wei) 此,專(zhuan) 班召集相關(guan) 責任部門通過專(zhuan) 題會(hui) 議的形式找問題、尋方案、排工期……鼓樓區政府、區房產(chan) 局、江東(dong) 街道以及區規資局、建設局、行政審批局等部門聯動協調、合力推進。同時,區退役軍(jun) 人事務局、鼓樓軍(jun) 休五所精心組織和有效溝通,讓23單元的電梯安裝工作邁過一道道坎。
其中最大的坎兒(er) 便數原電梯公司資金鏈斷裂導致工程難以推進。從(cong) 協調居民到聯動部門,眾(zhong) 誌成城結出喜人碩果——南京天佑電梯科技有限公司最終接手,確保項目圓滿完成。該公司負責人表示:“我們(men) 接到施工任務後,從(cong) 開工到完成,僅(jin) 僅(jin) 用了不到40天的時間,而且驗收一次性通過,居民使用後反饋良好。”
“思民生、解民難,做實事、暖人心……”“心係民生謀福祉,事上磨練見真功……”一麵麵錦旗代表了百姓心聲。麵對居民的感謝,鼓樓區房產(chan) 局相關(guan) 負責人表示:“每部電梯的加裝離不開鼓樓‘為(wei) 民辦實事’專(zhuan) 班的高位協調,也離不開各個(ge) 相關(guan) 單位的合力推進,隻要是民有所需,我們(men) 就義(yi) 不容辭,未來我們(men) 將持續推進老舊小區電梯加裝工作,讓更多居民在‘一鍵直達’中感受幸福。”
老舊小區車棚煥新
美了麵子強了裏子
“現在,電動車棚麵貌一新,又寬敞又整潔,我每次停放電動車都覺得心裏美滋滋,安全感滿滿。”近日,家住熱河南路街道新河一村南片小區的居民劉步清看著小區裏嶄新的電動車棚,喜笑顏開。
小小的車棚為(wei) 整個(ge) 小區帶來了新麵貌和新氣象,背後卻是街道和社區工作者為(wei) 民所想、為(wei) 民所急的用心和貼心。
“老舊小區空間受限,車棚舊,充電口少,很難滿足居民的電動車充電需求。”新和園社區相關(guan) 負責人介紹,新河一村南片小區建設於(yu) 上個(ge) 世紀80年代末期,共有16棟居民樓,包含3000餘(yu) 名常住人口。如此大體(ti) 量的小區,居民給電動車充電便成了不小的難題。
據了解,原先的車棚空間隻能容納約40輛電動車,充電插口隻有15個(ge) ,而該小區有近600輛車的充電需求,供需落差非常大。
“我們(men) 原先給車充電,總是要排隊,有的鄰居等不了那麽(me) 長時間,就時不時偷偷地私拉電線到家中,這樣一來,就有了安全隱患,我們(men) 都提心吊膽的。”劉步清說,除了“高空飛線”,隨著小區裏的電動車保有量越來越多,車棚外亂(luan) 停亂(luan) 放、樓道充電等問題也日益突出。
車棚整改迫在眉睫。但小區本身空間局促,車棚內(nei) 有拉線杆,車棚外還有兩(liang) 棵大樹,想要拓寬改造並非易事。怎麽(me) 辦?
民生事還得聽民意。熱河南路街道和新和園社區工作人員實地走訪眾(zhong) 多居民,針對車棚改建問題,主動收集居民們(men) 提出的各類“金字箴言”。此後,在街道、社區、共建單位、小區自管會(hui) 的共同努力下,供電公司的工作人員前來移除了車棚內(nei) 原有的拉線杆。
拉線杆的問題剛解決(jue) ,車棚外的大樹移栽問題又接踵而來。“車棚南麵有一棵居民自栽的桂花樹,東(dong) 麵有棵臭椿樹,這兩(liang) 棵樹的移栽可花費了我們(men) 不少工夫。”社區工作人員表示,由於(yu) 桂花樹是居民自栽的,想要移栽必須經過居民同意。“為(wei) 此,我們(men) 通過多次上門做工作,最終居民被我們(men) 的決(jue) 心和真誠打動,同意並配合完善移栽的相關(guan) 備案手續。”
而另一棵臭椿樹的樹根部分已超出地麵 50 多厘米,樹幹根部緊靠著車棚外牆,一旦舊車棚拆除,樹幹便存在傾(qing) 倒的風險。為(wei) 此,熱河南路街道城管部門和社區多次聯係鼓樓區城管局和鼓樓區行政審批局,協調溝通樹木移栽的問題。同時,街道政協也召開了協商議事會(hui) ,解決(jue) 了移樹的資金問題。最終,在眾(zhong) 方合力下,兩(liang) 棵大樹順利移栽至別處,為(wei) 車棚擴容騰出空間。
規劃設計、增加充電樁、安裝噴淋設備……一係列的工程陸續落地。如今,改造後的車棚煥然一新,一輛輛電動車整整齊齊停放在內(nei) ,擴容後的充電插口可滿足 120 輛電動車同時充電。看著曾經難看破舊車棚變成了“新風景”,居民們(men) 發自內(nei) 心地為(wei) 政府為(wei) 民辦實事的初心與(yu) 高效頻頻點讚。 (鼓軒)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