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屆江蘇發展大會開幕式及主論壇側記
“水”與(yu) “火”的淬煉,“南”與(yu) “北”的交融,“古”與(yu) “今”的熔鑄,成就了江蘇富庶與(yu) 繁華,也滋養(yang) 了這方水土的博雅與(yu) 厚重。
正是“春去夏猶清”時節,暌違四年之後,第三屆江蘇發展大會(hui) 於(yu) 5月20日在南京開幕。1000多名海內(nei) 外故知新朋再次相聚揚子江畔,圍繞“情係江蘇 共築夢想”主題,共話桑梓之情,共謀發展大計。
在大會(hui) 開幕式主旨演講中,省委書(shu) 記信長星發出“以高質量發展共創江蘇美好未來”的號召,引起與(yu) 會(hui) 嘉賓的共鳴與(yu) 熱議。一聲聲情係桑梓的感懷,一段段真知灼見的碰撞,匯聚成助力江蘇高質量發展的澎湃力量。
樹高千尺有根,海流萬(wan) 裏有源
“歡迎大家回家!”信長星一句簡單真摯的開場白,引來全場陣陣掌聲。掌聲中,是與(yu) 會(hui) 嘉賓對江蘇這片土地的濃厚深情,和海內(nei) 外“歸鴻”的赤子情懷。
鄉(xiang) 關(guan) 萬(wan) 裏載鄉(xiang) 愁,重悠悠。“離開江蘇45年了,6年前我參加了第一屆江蘇發展大會(hui) ,這次回來,感覺江蘇變化很大,感觸很多。”作為(wei) 江蘇發展論壇首位演講嘉賓,亞(ya) 洲基礎設施投資銀行行長金立群開口第一句話,就表達自己的故土情結。
這些年來,金立群和所有遊子一樣,時刻關(guan) 注家鄉(xiang) 發展,並為(wei) 家鄉(xiang) 的發展變化感到高興(xing) 。“江蘇是中國經濟的重要支柱和產(chan) 業(ye) 高地,也是世界經濟大循環的重要基點。”身為(wei) 亞(ya) 投行的當家人,他熱切期待能到這片蓬勃發展的熱土上投資,“希望與(yu) 江蘇金融機構和民營企業(ye) 展開深入合作,支持江蘇進一步提升經濟發展活力。”
“感謝家鄉(xiang) 記掛著我們(men) 這些遊子。我18歲時離開鎮江揚中,到外地求學、工作,但是每每聽到鄉(xiang) 音,心裏都會(hui) 深受觸動,倍感親(qin) 切。”中國科學院院士、中國科技大學校長包信和感慨,看到家鄉(xiang) 日新月異、各項事業(ye) 欣欣向榮,真心感到自豪。他表示,願同參會(hui) 遊子們(men) 一道,心係家鄉(xiang) 、服務家鄉(xiang) ,助力家鄉(xiang) 打造科創新生態。
在首屆江蘇發展大會(hui) 上作為(wei) 發言嘉賓的榮智健再一次回到故鄉(xiang) ,站上發言台。作為(wei) 香港隆源企業(ye) 控股有限公司董事局主席、香港江蘇社團總會(hui) 榮譽會(hui) 長,已逾八旬的榮智健先生依舊口有鄉(xiang) 音、心念鄉(xiang) 情,“恍惚間,祖父、父親(qin) 的諄諄教導又重上心頭。雖已年高,但我也會(hui) 積極投身到建設江蘇這一曆史責任中,為(wei) 家鄉(xiang) 建設和發展貢獻綿薄之力。”
江蘇發展大會(hui) 凝聚了遊子鄉(xiang) 賢的情懷,也見證了江蘇兒(er) 女的成長。連續參加三屆發展大會(hui) 的戈峻,身份從(cong) 英特爾公司、蘋果公司和英偉(wei) 達公司原全球副總裁,變為(wei) 天九共享集團CEO,“作為(wei) 一個(ge) 江蘇人,我深知江蘇發展離不開各行各業(ye) 敢闖敢幹的中小企業(ye) 。助力中小企業(ye) ,就是助力這個(ge) 時代的築夢人。”戈峻說,如果能為(wei) 江蘇中小企業(ye) 創新與(yu) 成長助力,對其而言,“滿是價(jia) 值,更具榮光”。
樹高千尺有根,海流萬(wan) 裏有源,信長星的主旨演講和鄉(xiang) 賢代表發言,引發台下遊子的共鳴。
“我是南京人,過年看秦淮燈會(hui) 是烙印在我身體(ti) 裏的一部分。”北美中華文化促進會(hui) 會(hui) 長吳昀娟在國外生活近20年,一直致力於(yu) 幫助中華優(you) 秀傳(chuan) 統文化“走出去”。去年,她在加拿大成功組織舉(ju) 辦“水韻江蘇”燈展和圖片展,參與(yu) 人數過萬(wan) 。“江蘇非遺資源豐(feng) 富,我覺得自己有責任讓更多人看到,讓江蘇文化‘出海’。”
“無論在外是說英語、德語,還是普通話,回到家鄉(xiang) 都要說鹽城話。”德國江蘇總商會(hui) 會(hui) 長、德國南京大學校友會(hui) 會(hui) 長王榮虎說,自己已經有3年未回鄉(xiang) ,驚歎於(yu) 近幾年家鄉(xiang) 的發展變化,特別是高鐵、新機場以及完善的高速公路係統,令他印象深刻。“立體(ti) 、快捷的交通是全麵優(you) 化營商環境的重要紐帶和基礎支撐。”他堅信,鹽城一定會(hui) 吸引更多優(you) 質外資、集聚更多高質量人才,這方“熱土”潛能無限。
“江蘇是我的第二故鄉(xiang) ,我是‘新江蘇人’。”歐洲創新創業(ye) 會(hui) 會(hui) 長、法中國際文化交流中心創會(hui) 主席陳明紅告訴記者,她去過江蘇每一個(ge) 城市,江蘇人有禮可親(qin) ,江蘇文化璀璨奪目。明年是中法建交60周年,兩(liang) 國人文交流也將按下“快進鍵”,“我希望把中國尤其是江蘇的工業(ye) 產(chan) 品、文創產(chan) 品等推廣到國外,讓世界了解中國、了解江蘇。”
熾熱“家鄉(xiang) 情”,發展“強動力”
江蘇發展大會(hui) ,關(guan) 鍵在“發展”。大會(hui) 現場,信長星真摯邀約,希望海內(nei) 外嘉賓將熾熱、深沉的“家鄉(xiang) 情”化為(wei) 助力江蘇發展、繁榮的“強動力”。
“一方水土養(yang) 一方人,正因為(wei) 有江蘇這一得天獨厚的水土,才有了溫潤而又堅韌的江蘇人。”信長星飽含深情地期待,令家鄉(xiang) 自豪的各地各界“江蘇人”,能夠繼續成為(wei) 成就江蘇發展的重要支撐,在外宣傳(chuan) 江蘇、推薦江蘇。
“作為(wei) 產(chan) 業(ye) 大省、科教大省和開放大省,江蘇要在高質量發展上走在前列,關(guan) 鍵一招就是要重視基礎研究,推動重大技術研究成果的產(chan) 出和重大技術研究成果的產(chan) 業(ye) 化,實現主導產(chan) 業(ye) 自主可控、安全可靠,培育未來產(chan) 業(ye) ,搶占製高點。”中國工程院院士、蘇州實驗室主任徐南平曾任江蘇省科技廳廳長,無論身處何地,他始終心係江蘇科技發展。他希望也相信,一流企業(ye) 家、一流科學家會(hui) 在江蘇這片熱土上紮根深耕,為(wei) 江蘇實現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強,推動高質量發展注入澎湃動能。
發言台上,新加坡金鷹國際集團董事局主席陳江和感慨:“回家”的感覺真好!早在上世紀90年代初,陳江和就將投資中國的第一站放在江蘇,金鷹中國區總部就設在南京,20多年來,金鷹集團的產(chan) 業(ye) 布局始終與(yu) 江蘇發展“緊緊相連”,在南通、常州、泰州、鹽城等地總計簽署項目投資協議超700億(yi) 元。“未來,我們(men) 還會(hui) 繼續加大在江蘇的投資力度。同時,我們(men) 在江蘇捐建了10所‘慧育希望’兒(er) 童早期發展服務中心,並籌劃捐助更多的教育、文化項目。”
奔赴春夏之約,共襄發展盛會(hui) ,“新朋故友”紛紛帶來好消息。“去年,中國石化在蘇企業(ye) 實現銷售收入4603億(yi) 元、上繳稅費541億(yi) 元,‘十四五’期間,中國石化規劃在江蘇新增投營‘油氣氫電服’綜合加能站100座以上。”中國工程院院士、中國石油化工集團董事長馬永生說,中國石化將持續融入江蘇經濟社會(hui) 發展大局,推動在蘇能源化工產(chan) 業(ye) 提質增效。
挪威科學與(yu) 文學院院士許崇育,長期從(cong) 事水資源戰略與(yu) 水環境研究,此次赴會(hui) ,他帶來一份“禮物”——帶領團隊曆時兩(liang) 年,成功為(wei) 家鄉(xiang) 徐州市銅山區打造的智慧排水係統。他介紹,前兩(liang) 天,他正在對係統做最後調試,希望幫助家鄉(xiang) 更好應對即將到來的汛期。
家鄉(xiang) 一聲召喚,遊子滿心歸意。“為(wei) 盡快趕回家鄉(xiang) ,我從(cong) 舊金山飛香港,再從(cong) 深圳飛南京,一刻不想耽擱,近48小時基本未合眼。”南京冰鑒信息科技有限公司、上海冰鑒信息科技有限公司創始人兼董事長顧淩雲(yun) 說,自己是土生土長的南京人,從(cong) 機場到酒店,他飽覽沿途風光,“考察”家鄉(xiang) 創業(ye) 氛圍和營商環境:南京的基礎設施、城市環境令他耳目一新。深耕人工智能領域多年,他期待,以己所能為(wei) 南京打造“芯片之城”作出貢獻。
當天大會(hui) 成功簽約132個(ge) 項目,總投資額達4804億(yi) 元。江蘇省政府分別與(yu) 中國機械工業(ye) 集團、中國中煤能源集團、中國中鐵股份有限公司3家央企簽訂戰略合作框架協議,“十四五”期間,它們(men) 在江蘇的投資額將達到1700億(yi) 元。此外,大會(hui) 遴選出8個(ge) 具有代表性的百億(yi) 級重大產(chan) 業(ye) 項目進行簽約。
展望發展“版圖”,攜手共譜華章
今年全國兩(liang) 會(hui) 期間,習(xi) 近平總書(shu) 記親(qin) 臨(lin) 江蘇代表團參加審議,希望江蘇“在高質量發展上繼續走在前列”,在新征程上對江蘇發展提出更高要求。
牢記總書(shu) 記的殷殷囑托,信長星按照地理脈絡展望了未來江蘇高質量發展“版圖”——打造世界級揚子江城市群這一江蘇發展的“金色名片”,構築沿海經濟帶這一向海發展的“藍色板塊”,構建江淮生態經濟區這一永續發展的“綠心地帶”,打造徐州淮海經濟區中心城市這一高質量發展的“強勁支點”,共同支撐起江蘇高質量發展和現代化建設的美好未來。
未來發展“版圖”得到海內(nei) 外鄉(xiang) 賢和嘉賓們(men) 的熱切回應,紛紛為(wei) 共同建設新江蘇建言獻策,表達共赴新征程的期待。
“作為(wei) 一個(ge) 研究者,聽了信書(shu) 記的講話,我感到非常激動,也對江蘇發展充滿信心。”俄羅斯工程院外籍院士、江蘇省高檔數控機床及成套裝備創新中心主任夏誌傑一路見證,江蘇工廠裏工人越來越少、自動化程度越來越高。“我們(men) 團隊正在努力創建國家級數控機床製造業(ye) 創新中心,希望在江蘇打造工業(ye) 母機的全國技術高地,發揮世界級揚子江城市群的集群效應,更好地解決(jue) 先進製造業(ye) ‘卡脖子’問題。”
未來發展“版圖”讓祖籍鹽城的麥德龍中國副總裁喬(qiao) 匯君對家鄉(xiang) 發展充滿期待。他表示,未來將進一步走訪江蘇各地,尋找一批特色優(you) 質供貨商,將“江蘇味道”分享給全國消費者;同時,積極促成麥德龍總部與(yu) 江蘇的戰略合作,籌劃布局更多會(hui) 員門店,助力江蘇打造消費新高地。
麵對中國式現代化這樣一項偉(wei) 大而艱巨的事業(ye) ,大會(hui) 開幕式上,信長星號召海內(nei) 外江蘇人“共同努力、共築夢想”!
“江蘇作為(wei) 文化大省,人文底蘊深厚,發展特色鮮明,完全有條件、有能力,為(wei) 探索以文化賦能中國式現代化新征程作出更大貢獻。”新華通訊社副社長趙承建議,要把江蘇文化“軟實力”轉化為(wei) 中國式現代化江蘇新實踐的“硬支撐”,用心用情講好江蘇故事,充分展現江蘇“走在前、挑大梁、多作貢獻”的責任擔當,不斷提煉江蘇地域文化中具有當代價(jia) 值、世界意義(yi) 的精髓,以精彩的江蘇故事展現強大的中國精神、中國價(jia) 值、中國力量。
澳大利亞(ya) 托普地產(chan) 投資集團董事長、澳大利亞(ya) 江蘇總會(hui) 會(hui) 長韋祖良告訴記者,這次參加發展大會(hui) ,帶來與(yu) 新能源、礦業(ye) 有關(guan) 的海外合作項目,與(yu) 省內(nei) 兩(liang) 家企業(ye) 已達成初步合作意向。他期待江蘇走出更多業(ye) 內(nei) 頭部企業(ye) 、獨角獸(shou) 企業(ye) ,助力中國式現代化江蘇新實踐。
“當今世界正處於(yu) 百年未有之大變局,企業(ye) 家們(men) 一定要堅持自力更生,加快對外開放和發展高新技術。”榮智健表示,江蘇是長三角地區的堅實腹地,有著良好的發展機遇。他建議江蘇民營企業(ye) 家要敢於(yu) 和善於(yu) 打破原有格局,在全球化的新變局中,找準企業(ye) 發展的方向和路徑,“迎來一場脫胎換骨的華麗(li) 飛躍”。
回首過去兩(liang) 屆江蘇發展大會(hui) ,讓“江蘇人是江蘇發展最寶貴資源”的理念越來越深入人心。本屆大會(hui) 再次堅定了這樣的時代共識——新征程上,每一個(ge) 江蘇人都是不可或缺的主角!牢記習(xi) 近平總書(shu) 記“勇挑大梁、走在前列”殷殷囑托,海內(nei) 外江蘇人攜手共同譜寫(xie) “強富美高”新江蘇現代化建設新篇章。(付奇 王夢然 倪方方)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