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空日記”為何動人心(美麗中國)
6月5日,山東(dong) 濟南。六五環境日國家主場活動“建設人與(yu) 自然和諧共生的現代化”主題展覽現場,在“曬曬我的‘家鄉(xiang) 藍’”攝影作品征集活動優(you) 秀作品展區,眾(zhong) 多參觀者駐足觀看一幅幅精彩紛呈的照片。
河北石家莊,70多歲的王汝春老人每天對著天空拍攝,記錄下生態巨變;河南安陽,安鋼職工殷海民自豪地曬出廠區美圖,鋼鐵廠從(cong) “職工不敢穿白襯衣”到成為(wei) 國家3A級旅遊景區;山西臨(lin) 汾,攝影家閆銳鵬用鏡頭記錄下生態環境不斷改善,天越來越藍……展區裏,一幅幅打動人心的作品,展現出各地藍天保衛戰的不懈努力、空氣質量的巨大變化,讓參觀者們(men) 產(chan) 生廣泛共情共鳴。
人民日報去年六五環境日製作推出短視頻《天空日記:3000多張照片記錄8年藍天之增》,講述石家莊攝影愛好者王汝春的故事,網友紛紛留言點讚,接力曬出家鄉(xiang) 藍天。回應網友及讀者訴求,人民日報社經濟社會(hui) 部、生態環境部宣教司、人民網隨即聯合開展“曬曬我的‘家鄉(xiang) 藍’”攝影作品征集活動,短短1個(ge) 月,收到來自各省(區、市)的7000餘(yu) 件作品。通過報紙版麵和新媒體(ti) 平台,大家爭(zheng) 相展示家鄉(xiang) 藍天“靚照”、分享背後生動故事,大江南北湧現許許多多“王汝春”,“天空日記”有續篇,再次引發海內(nei) 外讀者強烈反響。
“生態環境是關(guan) 係黨(dang) 的使命宗旨的重大政治問題,也是關(guan) 係民生的重大社會(hui) 問題。”黨(dang) 的十八大以來,以習(xi) 近平同誌為(wei) 核心的黨(dang) 中央把生態文明建設擺在全局工作的突出位置,開展了一係列根本性、開創性、長遠性工作,著力打贏汙染防治攻堅戰。作為(wei) 這場攻堅戰的重中之重,藍天保衛戰決(jue) 心之大、力度之大、成效之大前所未有。
從(cong) “盼藍天”到“拍藍天”“曬藍天”——十年攻堅克難,我國空氣質量發生了曆史性的變化:藍天白雲(yun) 重新展現,空氣質量持續改善,照片底色日益鮮亮。
從(cong) 一個(ge) 人的故事到萬(wan) 千網友共情共鳴——“天空日記”現象,以一種特殊的方式生動映照初心使命:新時代,人民對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們(men) 的奮鬥目標。
從(cong) “天空日記”到藍天相冊(ce) ,全國各地攝影師和網友踴躍曬藍天、賽“氣質”
去年六五環境日之際,人民日報精心製作推出短視頻《天空日記》,在海內(nei) 外以多語種推送後,一個(ge) 普通百姓的生態故事迅速刷屏朋友圈。
打動億(yi) 萬(wan) 網友的,是河北省石家莊市退休工人、攝影愛好者王汝春,多年如一日地記錄身邊環境改善。從(cong) 2014年元旦起,他每天早上拍攝同一片天空,幾乎沒有中斷,“從(cong) 69歲拍到77歲,藍天照一年比一年多。”
打動億(yi) 萬(wan) 網友的,是這十年來,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的理念成為(wei) 社會(hui) 各界的共識共舉(ju) ,藍藍天從(cong) 生活“稀缺品”到刷屏朋友圈,人們(men) 對藍天白雲(yun) 、燦爛星空的增多感同身受。
“我家鄉(xiang) 的藍天也很美!”福建、四川、廣東(dong) 、河南……在評論區,全國各地的網友們(men) 為(wei) 王汝春老人點讚喝彩,踴躍曬出家鄉(xiang) 的藍天、朝霞、夕陽、彩虹。
共情共鳴、同頻共振,源於(yu) 共同奮鬥、共同經曆。
就在十來年前,每到秋冬季節,我國北方一些地區時常遭遇大範圍嚴(yan) 重霧霾襲擾,空氣渾濁、藍天難覓。
“環境就是民生,青山就是美麗(li) ,藍天也是幸福。”“要像保護眼睛一樣保護生態環境,像對待生命一樣對待生態環境。”直麵嚴(yan) 峻形勢,以習(xi) 近平同誌為(wei) 核心的黨(dang) 中央,以前所未有的決(jue) 心和力度堅決(jue) 向汙染宣戰。自2013年起,大氣汙染防治行動計劃、打贏藍天保衛戰三年行動計劃接續推進,取得舉(ju) 世矚目的曆史性成就。
《天空日記》刷屏上熱搜、網友紛紛曬出“家鄉(xiang) 藍”,“曬曬我的‘家鄉(xiang) 藍’”攝影作品征集活動順勢啟動,給廣大網友提供一個(ge) 展示藍天之美、講述生態故事的平台。
曬藍天,賽“氣質”,比“顏值”,全國各地攝影師和眾(zhong) 多網友積極參與(yu) 。原來,在許多地方,都有用鏡頭忠實記錄生態環境改善的“王汝春”!“王汝春”們(men) 的一係列藍天靚照和百姓故事陸續刊發推出,受到廣泛關(guan) 注和好評。
在一幅幅照片裏,人們(men) 看到,以往汙染嚴(yan) 重的企業(ye) 麵貌一新,藍天白雲(yun) 描繪出城鄉(xiang) 美麗(li) 底色。
風電場在碧空下矗立山巔,夜空中銀河璀璨浩瀚,馬鞭草在藍天下匯成紫色海洋……福建省安砂水電廠技術人員吳朝虹,拍攝了許多美圖。
自從(cong) 幾年前接觸攝影,吳朝虹便“一發不可收拾地愛上了拍照”。在“哢哢”的快門聲中,她拍下八閩大地上電力行業(ye) 日益清潔的時代變遷。“天越來越藍,山越來越綠,給我拍的照片描繪了最美底色!”吳朝虹笑容燦爛。
怎樣講好這些藍天保衛戰的中國故事?報、網、端、微一起發力,內(nei) 宣外宣協同共進。
人民日報“綠色”版刊發整版圖文報道《曬曬我的“家鄉(xiang) 藍”》,“視覺”版推出精選藍天照片專(zhuan) 版《我們(men) 的“天空相冊(ce) ”》,人民日報中央廚房藍藍天工作室推出係列專(zhuan) 題報道,圖文並茂地展現美麗(li) 中國建設的顯著成效。人民網編譯《天空日記》,在海外進行了短視頻及圖文的矩陣化推送,人民網海外社交媒體(ti) 平台開設#Hello from China(來自中國的問候)#話題,人民網法人微博持續運營7點早安博#打卡藍藍天#話題和#曬曬我的家鄉(xiang) 藍#話題,展示優(you) 秀作品,網友踴躍互動。
融合傳(chuan) 播產(chan) 生良好效果。據統計,“曬曬我的‘家鄉(xiang) 藍’”攝影作品和故事,在人民日報報、網、端、微、屏各載體(ti) 的總閱讀量超過2億(yi) 。一幅幅藍天照片、一個(ge) 個(ge) 動人故事,深深打動了海內(nei) 外讀者。
有的網友評論:“有付出就會(hui) 有回報,藍天白雲(yun) 不會(hui) 撒謊。”有的網友評論:“好山好水看不盡,激起幾多愛國心!”有的網友評論:“以前鋼鐵廠是灰塵漫天的地方。現在隨著環保政策的落實,人民幸福指數不斷提高。”……
國外網友也紛紛留言:“中國簡直太美了!”“中國好樣的,人類會(hui) 受益於(yu) 你們(men) 為(wei) 保護環境作出的努力。”……
“曬曬我的‘家鄉(xiang) 藍’攝影作品征集活動‘上連黨(dang) 心,下接民心’,真實記錄了各地藍天保衛戰的巨大成就,真實記錄了人民群眾(zhong) 從(cong) ‘盼藍天’到‘拍藍天’‘曬藍天’的顯著變化,生動反映了習(xi) 近平生態文明思想的真理力量和實踐偉(wei) 力。”中國社科院生態文明研究智庫理論部主任黃承梁表示。
從(cong) “追蹤霧霾”到“追蹤藍天”,藍天保衛戰帶來“氣質”提升、繁星閃爍
如洗碧空下高樓鱗次櫛比,水麵倒映著天光雲(yun) 影……北京市生態環境監測中心大氣室主任李雲(yun) 婷用心挑選自己拍的“北京藍”照片,參加了攝影作品征集活動。
“一微克一微克地‘摳’回藍天,北京的天兒(er) 越來越好了,如今在市區也能拍出夜空‘星軌’,大家的藍天幸福感明顯提升。”打小就生活在京城的李雲(yun) 婷說。
清朗天空、清新空氣,民生之要、百姓之盼。
2014年2月,北京遭遇霧霾,空氣汙染指數連日“爆表”。當年2月25日,習(xi) 近平總書(shu) 記在北京考察調研,嚴(yan) 肅指出“大氣汙染防治是北京發展麵臨(lin) 的一個(ge) 最突出的問題。”總書(shu) 記明確要求,像北京這樣的特大城市,環境治理是一個(ge) 係統工程,必須作為(wei) 重大民生實事緊緊抓在手上。
“要加大大氣汙染治理力度,應對霧霾汙染、改善空氣質量的首要任務是控製PM2.5”。習(xi) 近平總書(shu) 記為(wei) 北京大氣治理指明了方向。
以超常規措施和力度,全力以赴治理大氣汙染。京津冀及周邊地區多個(ge) 城市,在工業(ye) 、燃煤、機動車、揚塵等領域啃下一個(ge) 又一個(ge) “硬骨頭”。
去年,北京PM2.5年均濃度下降到30微克/立方米,連續兩(liang) 年達到國家二級標準。與(yu) 2013年相比,PM2.5年均濃度累計下降近60微克/立方米,PM10、氮氧化物、二氧化硫年均濃度下降一半以上。
“最近幾年變化非常大,藍天明顯增多了。”北京市民鄒毅說。
自2013年起,鄒毅堅持每天在朝陽區國貿橋附近固定點位拍攝天空,記錄空氣質量變化,拍下的照片已經超過3000張。他說:“城市正變得越來越漂亮,心情也越來越舒暢。”
生態環境沒有替代品,用之不覺,失之難存。打贏藍天保衛戰,是滿足人民群眾(zhong) 美好生活需要的“國之大者”。習(xi) 近平總書(shu) 記目光深遠,統籌擘畫,抓鐵有痕。
“有關(guan) 地區和部門要立軍(jun) 令狀,立行立改,不能把霧霾當成茶餘(yu) 飯後的一個(ge) 談資,一笑了之、一談了之了!”2013年12月,習(xi) 近平總書(shu) 記在中央經濟工作會(hui) 議上指出。
“要把解決(jue) 突出生態環境問題作為(wei) 民生優(you) 先領域。堅決(jue) 打贏藍天保衛戰是重中之重,要以空氣質量明顯改善為(wei) 剛性要求,強化聯防聯控,基本消除重汙染天氣,還老百姓藍天白雲(yun) 、繁星閃爍。”2018年5月,習(xi) 近平總書(shu) 記在全國生態環境保護大會(hui) 上強調。
“要強化多汙染物協同控製和區域協同治理,加強細顆粒物和臭氧協同控製,基本消除重汙染天氣。”2021年4月,習(xi) 近平總書(shu) 記在主持十九屆中共中央政治局第二十九次集體(ti) 學習(xi) 時強調。
一係列重大論斷,一項項決(jue) 策部署,一次次告誡提醒,昭示著以習(xi) 近平同誌為(wei) 核心的黨(dang) 中央加強生態文明建設、打贏藍天保衛戰的堅定意誌和堅強決(jue) 心。
聚焦問題抓要害,找準病根開藥方。黨(dang) 的十八大以來,我國成為(wei) 全球第一個(ge) 全麵治理PM2.5的發展中國家,兩(liang) 度修訂完善《中華人民共和國大氣汙染防治法》。大力調整產(chan) 業(ye) 結構、能源結構和運輸結構,嚴(yan) 控高耗能、高汙染行業(ye) ,強化節能環保硬指標約束,中央生態環境保護督察“咬住問題不放鬆”……各地區各部門以壯士斷腕的決(jue) 心、力度空前的舉(ju) 措,堅決(jue) 打贏藍天保衛戰。
鋼鐵、煤炭、水泥產(chan) 能巨大的河北,曾深受空氣汙染困擾。近年來,河北統籌推進壓能、減煤、治企、抑塵、控車、增綠,空氣質量顯著提升。
“又是一個(ge) 好天兒(er) !”清晨,來到陽台,打開窗戶,輕按快門,王汝春又拍下一張天空寫(xie) 真。
每到月底,王汝春就會(hui) 把當月拍攝的照片存儲(chu) 在電腦文件夾裏,並標注每張照片的拍攝時間和空氣狀況,“以前這個(ge) 文件夾叫‘追蹤霧霾’,後來藍天越來越多,我早就把文件夾改名為(wei) ‘追蹤藍天’嘍。”
看到“曬曬我的‘家鄉(xiang) 藍’”攝影作品征集活動啟動的消息後,王汝春招呼了不少影友一起參與(yu) ,“‘環境就是民生,青山就是美麗(li) ,藍天也是幸福。’這話說到咱老百姓的心坎上了,總書(shu) 記和我們(men) 心貼著心!”
從(cong) “霧霾灰”到“天空藍”,藍天相冊(ce) 展現全球環境與(yu) 氣候治理的中國智慧、中國方案
湛藍天空下的古城牆與(yu) 汾河,在清新空氣中健身的人們(men) ……“現在,可拍的生態美景越來越多。存照片的硬盤越來越不夠用。”山西省臨(lin) 汾市攝影師閆銳鵬說。參與(yu) “曬曬我的‘家鄉(xiang) 藍’”攝影作品征集活動時,他花了許多時間在大量照片中精挑細選。
臨(lin) 汾是一座典型的資源型城市,工業(ye) 以煤炭、焦化、鋼鐵等為(wei) 主。2016年,臨(lin) 汾空氣質量在全國168個(ge) 重點城市裏排名墊底,二氧化硫濃度曾在10天內(nei) 三度“破千”。
知恥後勇,奮起直追,臨(lin) 汾市出台有力舉(ju) 措保衛藍天。去年,全市二氧化硫年均濃度降至10微克/立方米,比2017年下降八成多。“拍藍天碧水,一點兒(er) 不調色,也能出很多‘大片’啦!”閆銳鵬笑道。
既有強力“組合拳”,又有精細“繡花針”。這十年,各地區各部門鐵腕治霾、精準施策,為(wei) 攝影師們(men) 鏡頭裏的照片奠定了鮮亮底色。
能源結構清潔化低碳化水平提升——
這十年,我國能源消費增量2/3來自清潔能源。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開發利用規模穩居世界第一,可再生能源裝機規模增至12億(yi) 千瓦以上,清潔能源消費占比上升到25%以上。建成世界最大的清潔煤電體(ti) 係,實現超低排放的煤電機組超過10.5億(yi) 千瓦。
產(chan) 業(ye) 結構綠色轉型升級成效顯著——
這十年,我國淘汰落後和化解過剩產(chan) 能,鋼鐵約3億(yi) 噸、水泥達3億(yi) 噸、平板玻璃達1.5億(yi) 重量箱。力推鋼鐵全流程超低排放改造,6.3億(yi) 噸粗鋼產(chan) 能正在或已經完成了超低排放改造。
交通運輸體(ti) 係進一步綠色化——
大力推進“公轉鐵”,去年全國鐵路貨運總發送量達49.84億(yi) 噸,比上年增加2.11億(yi) 噸。淘汰老舊及高排放機動車超過3000萬(wan) 輛,新能源車保有量超過1000萬(wan) 輛,位居世界第一。
科技支撐能力不斷增強——
組建國家大氣汙染防治攻關(guan) 聯合中心,2000多名科研人員合力攻關(guan) ,在成因機理、精準治理、預測預報等方麵實現關(guan) 鍵技術突破,完成“大氣重汙染成因與(yu) 治理攻關(guan) 項目”。
奮力攻堅,久久為(wei) 功,照片裏的“霧霾灰”變為(wei) “天空藍”。參與(yu) 攝影作品征集活動的各地攝影師及網友表示,這幾年,天空的“顏值”一年比一年提升了,呼吸的空氣一年比一年清新了,對藍天白雲(yun) 、繁星閃爍的幸福感也一年比一年增強了。
去年,全國339個(ge) 地級及以上城市平均空氣質量優(you) 良天數比例達到86.5%,重汙染天數比例為(wei) 0.9%,首次降至1%以內(nei) 。全國地級及以上城市PM2.5平均濃度降至29微克/立方米,自有監測數據以來,濃度首次降到30微克/立方米以內(nei) 。
中國治霾的成功經驗,為(wei) 全球環境與(yu) 氣候治理貢獻了中國智慧和中國方案。生態環境部部長黃潤秋說:“我們(men) 已經成為(wei) 世界上空氣質量改善最快的國家。根據美國彭博新聞社的報道,2013年到2020年這7年,中國空氣質量改善的幅度,相當於(yu) 美國《清潔空氣法案》啟動實施以來30多年的改善幅度。”
“雖然取得一定的成績,但是要非常清醒地認識到,改善成效還不穩固,特別是今年我國麵臨(lin) 著氣象條件相對不利和汙染物排放量顯著增加的雙重壓力,空氣質量改善形勢較為(wei) 嚴(yan) 峻。”生態環境部大氣環境司司長劉炳江表示,下一步,將以減汙降碳協同增效為(wei) 總抓手,以PM2.5和臭氧協同控製為(wei) 主線,強化多汙染物協同控製和區域聯防聯控,堅決(jue) 打好重汙染天氣消除、臭氧汙染防治、柴油貨車汙染治理三大標誌性戰役,推動空氣質量實現全麵改善。
同呼吸,共奮鬥。持之以恒貫徹落實習(xi) 近平生態文明思想,深入打好藍天保衛戰,以生態環境高水平保護推動高質量發展、創造高品質生活,我們(men) 的藍天相冊(ce) 將越發動人,人與(yu) 自然和諧共生的家園將日益美麗(li) 。
《 人民日報 》( 2023年06月06日 14 版)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