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溫下企業如何答“烤卷”
北京今年第一個(ge) 高溫日達成。截至6月5日16時,觀象台的氣溫升至35.5℃,達到了高溫日35℃的標準。迎來高溫的不止北京,預計未來一周我國多地將持續“燒烤模式”。據中國天氣網消息,預計6月7日-9日,北方高溫範圍將進一步擴展,華北、黃淮北部以及西北地區東(dong) 部部分地區的最高氣溫將達35℃或以上,大城市中,還有天津、石家莊等地都可能有高溫現身。近期,上海、四川、江西、湖南、廣東(dong) 、廣西等地也都發布了高溫預警。
國家氣候中心預報員表示,今年夏季中國大部地區氣溫接近常年同期到偏高,但高溫狀況弱於(yu) 2022年,氣象幹旱仍可能頻發。今年經濟複蘇,企業(ye) 訂單量、業(ye) 務量激增,如對高溫天氣應對不當則可能會(hui) 造成損失,企業(ye) 將如何答好這份“烤卷”?
多行業(ye) 將受影響
高溫之下,企業(ye) 的生產(chan) 運營可能受到影響。北京師範大學政府管理研究院副院長、產(chan) 業(ye) 經濟研究中心主任宋向清向北京商報記者介紹,高溫限製了人們(men) 的室外活動,因此將降低物流業(ye) 從(cong) 業(ye) 人員的出勤率和工作效率,進而導致原材料、產(chan) 成品的運輸和配送遲緩,可能使製造業(ye) 供應鏈出現問題。
不過,宋向清也表示,高溫對於(yu) 平台經濟產(chan) 業(ye) 鏈的前端不會(hui) 造成太大影響,但由於(yu) 物流配送業(ye) 受到衝(chong) 擊,會(hui) 波及平台經濟服務質量和效能,致使平台經濟出現配送不及時、貨物積壓、食品類貨物腐爛損耗增加等問題。“依靠人力服務的服務型企業(ye) 如果不涉及室外作業(ye) ,一般不受影響,但涉及室外作業(ye) 的服務型企業(ye) 也會(hui) 因為(wei) 高溫降低服務效率,嚴(yan) 重的可能導致客戶流失。”
此外,從(cong) 企業(ye) 類型上看,宋向清指出,高溫可能導致商貿流通業(ye) 、室外旅遊類項目、住宿業(ye) 、建築業(ye) 、市政施工類企業(ye) 、技術製造和重工業(ye) 等企業(ye) 的客流或市場出現萎縮。“同時,無論是企業(ye) 還是居民用電量都有所上升,鋼鐵企業(ye) 、石油化工企業(ye) 、電子製造類企業(ye) 、有色金屬類企業(ye) 、電力企業(ye) 、建材企業(ye) 、紡織和造紙企業(ye) 等高耗能企業(ye) 可能受到電力供應的影響。”宋向清表示,“其中鋼鐵冶煉、有色金屬、建材和石油化工四大類企業(ye) 用電量可占全社會(hui) 用電的四分之一,是名副其實的‘電老虎’。”
從(cong) 2022年看,確有企業(ye) 因電力供應問題受到影響。一位家電企業(ye) 相關(guan) 負責人對北京商報記者表示,去年高溫之下,該企業(ye) 便進行了協調電力的舉(ju) 措,並租用了發電機,用以保障緊急訂單,並為(wei) 居民用電讓路。不過對於(yu) 今年的情況,該負責人表示,今年已做好準備,“應該影響不大”。
下好先手棋
“極端高溫是氣象災害,可引發諸多複合型災害。”國家氣候中心氣候服務首席專(zhuan) 家周兵曾在接受媒體(ti) 采訪時表示,在2022年的夏天,高溫天氣便對農(nong) 業(ye) 、能源供應、交通運輸、生產(chan) 生活、人體(ti) 健康、生態環境等造成了重大影響。
高溫波及多種企業(ye) ,要做到“影響不大”,許多領域的企業(ye) 都需要“提前準備”。宋向清建議,可以適當調整作業(ye) 時間,增加晚上作業(ye) 時間,減少白天高溫時刻作業(ye) 時間,避免或減少高溫對人身體(ti) 的影響,也可以提高工作效率。同時,也可以適當引進人工智能、機器人等進行重複勞動類崗位工作,減少對人的依賴度。
目前,已有企業(ye) 做好相應的應對之策。
一方麵,是對於(yu) 運營設備的保障。北京商報記者從(cong) 北京公交集團相關(guan) 負責人處獲悉,北京公交集團正多措並舉(ju) 做好高溫天氣防範應對工作,確保高溫天氣下行車安全,包括提前做好電氣設備普查和保養(yang) ,目前,所屬24000餘(yu) 部運營車的空調已全部檢修完畢。
另一方麵,則是對於(yu) 工作人員的保障。在北京公交方麵,前述負責人向北京商報記者介紹,北京公交會(hui) 在公交場站裏為(wei) 司機師傅準備防暑降溫的物品,包括綠豆湯等,同時規定凡車廂溫度高於(yu) 26℃開啟冷氣。一家航空航天高科技企業(ye) 負責人也告訴北京商報記者,其企業(ye) 產(chan) 線都是室內(nei) 操作,室內(nei) 的中央空調在上班時間也會(hui) “一直在崗”,但也會(hui) 隨時關(guan) 注高溫情況,關(guan) 注員工身體(ti) 情況。
除此以外,宋向清所提到的人工智能也已被引進用於(yu) 克服高溫壓力。馭勢科技聯合創始人、首席係統架構師彭進展向北京商報記者介紹,近期,該企業(ye) 的無人車產(chan) 品銷量有所上升。“很多機場和工廠應用我們(men) 無人車產(chan) 品,包括汽車製造工廠、化工廠、食品工廠等,就是想降低高溫天氣下的人力使用。”
社會(hui) 責任不容忽視
暑季降臨(lin) ,隨之到來的熱浪波及企業(ye) 生產(chan) 力,也會(hui) 帶來直接的經濟損失。從(cong) 全球來看,在5月22日於(yu) 日內(nei) 瓦開幕的第19屆世界氣象大會(hui) 上,世界氣象組織的最新統計報告顯示,1970-2021年間,全球各地報告的極端天氣、氣候和水相關(guan) 事件引發的災害達11778起,帶來的經濟損失高達4.3萬(wan) 億(yi) 美元。
從(cong) 中國來看,清華大學能源環境經濟研究所副所長滕飛曾在接受媒體(ti) 采訪時介紹,如果不去應對氣候變化,到本世紀末,氣候變化對我國造成的經濟損失可能占到GDP的7.5%。
但當前,無論是中國還是全球,正值經濟複蘇階段,經濟增長本就受壓。國際貨幣基金組織(IMF)發布的最新《世界經濟展望報告》預計,2023年、2024年世界經濟將分別增長2.8%、3%,增速較此前預測均下調0.1個(ge) 百分點。如今再添高溫壓力,各國又當如何施策應對?
近期,各國均在積極應對相關(guan) 問題。從(cong) 秘魯到新加坡的企業(ye) 都表示,正在準備應對高溫天氣潛在的負麵影響或有利影響,采取的具體(ti) 措施包括,在農(nong) 場修建新的排水基礎設施,或由分析師團隊監測食品供需情況。此外,世界氣象大會(hui) 公報顯示,會(hui) 議期間將舉(ju) 行高級別對話,討論加快和擴大行動範圍,確保到2027年底天氣預警服務覆蓋到地球上的每個(ge) 人,以抵禦日益極端和危險的天氣和氣候變化。
回到國內(nei) ,要應對高溫挑戰,除了前述各類保障措施以外,企業(ye) 也要注重員工在高溫等極端天氣下的權益保障,這不僅(jin) 是企業(ye) 社會(hui) 責任,也能為(wei) 企業(ye) 規避因違法而付出的成本。為(wei) 此,宋向清建議企業(ye) 依法保障勞動者的合法權益,要強化室外高溫環境下對作業(ye) 者的人身保護,做好預防,同時增加高溫補貼,確保高溫作業(ye) 者能夠安全高效地開展工作。
此外,宋向清指出,政府部門方麵也需要加強對高溫天氣的預警,尤其是對極端高溫天氣要提前預警,提醒單位和個(ge) 人做好安全防護,並對高溫作業(ye) 人員在醫療、保健等領域給以更多的政策支持,以體(ti) 現政府和社會(hui) 的關(guan) 愛。
北京商報記者 方彬楠 冉黎黎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