努力創造新時代中國防沙治沙新奇跡
6月5日至6日,習(xi) 近平總書(shu) 記在內(nei) 蒙古自治區巴彥淖爾市考察,主持召開加強荒漠化綜合防治和推進“三北”等重點生態工程建設座談會(hui) 並發表重要講話。
習(xi) 近平總書(shu) 記重要講話在廣大幹部群眾(zhong) 中引發熱烈反響。大家表示,要認真學習(xi) 領會(hui) 、深入貫徹落實總書(shu) 記重要講話精神,加強荒漠化綜合防治,深入推進“三北”等重點生態工程建設,勇擔使命、不畏艱辛、久久為(wei) 功,努力創造新時代中國防沙治沙新奇跡,把祖國北疆這道萬(wan) 裏綠色屏障構築得更加牢固,在建設美麗(li) 中國上取得更大成就。
把“三北”工程建設成為(wei) 功能完備、牢不可破的北疆綠色長城、生態安全屏障
習(xi) 近平總書(shu) 記強調,要完整、準確、全麵貫徹新發展理念,堅持山水林田湖草沙一體(ti) 化保護和係統治理,以防沙治沙為(wei) 主攻方向,以築牢北方生態安全屏障為(wei) 根本目標,因地製宜、因害設防、分類施策,加強統籌協調,突出重點治理,調動各方麵積極性,力爭(zheng) 用10年左右時間,打一場“三北”工程攻堅戰,把“三北”工程建設成為(wei) 功能完備、牢不可破的北疆綠色長城、生態安全屏障。
“林場人幾十年接力奮鬥,治理沙灘、荒灘、堿灘,有效遏製了土地沙化。”內(nei) 蒙古自治區巴彥淖爾市臨(lin) 河區國營新華林場場長杜文化說,“牢記總書(shu) 記囑托,我們(men) 要持之以恒推進治沙造林,為(wei) 築牢北疆綠色長城作出新貢獻。”
“塞罕壩林場是‘三北’工程重要組成部分,作為(wei) 林草工作者,我們(men) 深感責任重大、使命光榮。”河北省塞罕壩機械林場場長於(yu) 士濤說,林場全體(ti) 職工將認真貫徹落實習(xi) 近平總書(shu) 記重要講話精神,一步一個(ge) 腳印打造穩定的森林生態係統、完備的防災減災體(ti) 係、完善的自然保護地體(ti) 係,切實將半個(ge) 多世紀接續奮鬥的成果撫育好、管理好、保障好。
習(xi) 近平總書(shu) 記重要講話,讓遼寧省沙地治理與(yu) 利用研究所全體(ti) 科技人員備受鼓舞。研究所黨(dang) 委書(shu) 記、所長於(yu) 國慶表示,作為(wei) 科爾沁沙地綜合治理的重要科技力量,研究所將充分發揮農(nong) 林牧融合的科技優(you) 勢,因地製宜、科學推廣行之有效的治理模式,為(wei) 打好“三北”工程攻堅戰作出更大貢獻。
“貫徹落實習(xi) 近平總書(shu) 記重要講話精神,我們(men) 要加強組織領導,完善政策機製,強化協調配合,深入實施‘三北’工程建設,紮實開展國土綠化行動,推動‘三北’工程區林草植被質量、生態係統質量持續提升。”陝西省榆林市市長張勝利表示。
要堅持係統觀念,紮實推進山水林田湖草沙一體(ti) 化保護和係統治理
習(xi) 近平總書(shu) 記指出,要堅持係統觀念,紮實推進山水林田湖草沙一體(ti) 化保護和係統治理。
“貫徹落實習(xi) 近平總書(shu) 記重要講話精神,必須統籌森林、草原、濕地、荒漠生態保護修複,加強治沙、治水、治山全要素協調和管理。”山西省發展改革委主任王利波說,山西近年來圍繞“兩(liang) 山七河一流域”,啟動太行山、呂梁山等生態保護和修複重大工程,下一步將繼續推進汾河中上遊生態保護和修複試點項目。
寧夏回族自治區林草局局長徐慶林說,寧夏將堅持係統觀念,強化區域聯防聯治,構建點線麵結合的生態防護網絡,加快建設北部平原綠洲、中部幹旱帶防風固沙、南部山區綠島三大生態係統,構建西北地區生態安全屏障。
習(xi) 近平總書(shu) 記指出,要優(you) 化農(nong) 林牧土地利用結構,嚴(yan) 格實施國土空間用途管控,留足必要的生態空間,保護好來之不易的草原、森林。甘肅省自然資源廳廳長丁巨勝表示:“我們(men) 要進一步優(you) 化國土空間布局,統籌安排生產(chan) 、生活、生態空間;嚴(yan) 守生態保護紅線,給自然生態留下休養(yang) 生息的時間和空間。”
要突出治理重點,全力打好三大標誌性戰役
習(xi) 近平總書(shu) 記強調,要突出治理重點,全力打好三大標誌性戰役。
位於(yu) 黃河“幾字彎”頂部的烏(wu) 梁素海,是黃河流域最大的湖泊濕地。“貫徹落實習(xi) 近平總書(shu) 記重要講話精神,我們(men) 要堅持山水林田湖草沙一體(ti) 化保護和係統治理,以更高的標準、更實的舉(ju) 措推進烏(wu) 梁素海綜合治理。”內(nei) 蒙古自治區巴彥淖爾市烏(wu) 梁素海生態保護中心主任包巍表示。
夏季的賀蘭(lan) 山綠意盎然,昔日礦坑荒山重獲生機。“學習(xi) 領會(hui) 、貫徹落實習(xi) 近平總書(shu) 記重要講話精神,我們(men) 要堅持整體(ti) 保護、係統修複、綜合治理,全力推進賀蘭(lan) 山生態保護建設,持續鞏固整治成效,在全力打好黃河‘幾字彎’攻堅戰中展現新作為(wei) 。”寧夏回族自治區自然資源廳廳長常晉宏說。
“習(xi) 近平總書(shu) 記要求全力打好科爾沁、渾善達克兩(liang) 大沙地殲滅戰。”內(nei) 蒙古自治區錫林郭勒盟委書(shu) 記麽(me) 永波說,“錫林郭勒盟境內(nei) 分布著渾善達克沙地麵積4800萬(wan) 畝(mu) ,我們(men) 要堅決(jue) 扛起生態文明建設政治責任,科學部署重大生態保護修複工程項目,全力投身渾善達克沙地殲滅戰。”
內(nei) 蒙古自治區赤峰市是全國防沙治沙綜合示範區。“學習(xi) 領會(hui) 習(xi) 近平總書(shu) 記重要講話精神,我們(men) 更加堅定了加強生態文明建設的責任感和使命感。”赤峰市副市長付守利表示,要科學開展防沙治沙,讓綠色成為(wei) 赤峰高質量發展的鮮明底色。
“習(xi) 近平總書(shu) 記要求全力打好河西走廊—塔克拉瑪幹沙漠邊緣阻擊戰。貫徹落實總書(shu) 記重要講話精神,我們(men) 要突出抓好天然林草植被的封育封禁保護,切實加強退化林和退化草原修複,確保沙源不擴散。”甘肅省張掖市林草局局長土建雄說。
新疆維吾爾自治區和田地區位於(yu) 塔克拉瑪幹沙漠邊緣。和田地區林草局防沙治沙監測中心副主任王明洋表示,要認真貫徹落實習(xi) 近平總書(shu) 記重要講話精神,持續實施重點區域生態係統保護與(yu) 修複工程、草原生態保護和修複等工程,鞏固退耕還林還草成果。
要堅持科學治沙,全麵提升荒漠生態係統質量和穩定性
習(xi) 近平總書(shu) 記指出,要堅持科學治沙,全麵提升荒漠生態係統質量和穩定性。
“貫徹落實習(xi) 近平總書(shu) 記重要講話精神,我們(men) 要在引黃灌區水資源高效利用方麵,嚴(yan) 格執行總量控製,推進水權管理,強化管理節水;推進農(nong) 業(ye) 深度節水控水工作,減少水輸送過程的損失;加快灌區信息化建設步伐,提升管理水平,減少跑冒滴漏;通過發展引黃滴灌水肥一體(ti) 化,實現田間技術節水。”內(nei) 蒙古河套灌區水利發展中心黨(dang) 組書(shu) 記李根東(dong) 表示。
青海省海南藏族自治州貴南縣木格灘,工人們(men) 正在栽種“草方格”。“‘草方格’是防風固沙的重要手段,喬(qiao) 灌草互補結合,治沙效果好。”海南藏族自治州林草局局長何香龍說,“貫徹落實習(xi) 近平總書(shu) 記重要講話精神,我們(men) 要在科學選擇植被恢複模式、治沙固沙相結合等方麵多下功夫,努力探索可複製、可推廣的高寒地區防沙治沙經驗。”
內(nei) 蒙古治沙龍頭企業(ye) 億(yi) 利集團不僅(jin) 在庫布其沙漠植樹治沙、發展綠色產(chan) 業(ye) ,還推廣複製庫布其治沙技術和模式,去年底與(yu) 沙特阿拉伯國家植被發展與(yu) 荒漠化防治中心簽署了合作協議。“習(xi) 近平總書(shu) 記要求積極參與(yu) 全球荒漠化環境治理。我們(men) 將繼續做好治沙技術和模式推廣工作,為(wei) 全球荒漠化環境治理貢獻力量。”億(yi) 利集團董事長王文彪表示。
“習(xi) 近平總書(shu) 記的重要講話,為(wei) 我們(men) 做好防沙治沙工作指明了方向。”甘肅省古浪縣委書(shu) 記蘇國波表示,古浪將從(cong) 區域資源實際和現有治理成果出發,堅持喬(qiao) 灌草搭配、點線麵結合,探索完善“草方格+人工造林”“天然更新+人工促進”等治沙措施,進一步鞏固提升沙漠治理質量、成效和穩定性。
從(cong) 最初的“一棵樹,一把草”到“草方格+沙生苗木”,再到“固、管、護、養(yang) 一體(ti) 化”“互聯網+治沙”,古浪縣八步沙林場在實踐中不斷探索,有效提高了防沙治沙進度和工程質量。“我們(men) 將認真貫徹落實習(xi) 近平總書(shu) 記重要講話精神,繼續發揚艱苦創業(ye) 精神,一茬接著一茬幹,堅持因地製宜,科學治沙植綠。”八步沙林場第三代治沙人郭璽說。
“總書(shu) 記指出,要因地製宜、科學推廣應用行之有效的治理模式。這讓我們(men) 深受鼓舞。”陝西省定邊縣十裏沙村黨(dang) 總支原書(shu) 記石光銀說。他曾帶領鄉(xiang) 親(qin) 們(men) 采用“障蔽治沙法”,在毛烏(wu) 素沙漠南緣營造了一條長百餘(yu) 裏的沙障。“未來,我們(men) 要在實踐中繼續探索新的治理模式,努力取得更多科學治沙新業(ye) 績。”
(本報記者吳勇、張棖、張騰揚、劉洪超、高炳、喬(qiao) 棟、張文、王錦濤、李亞(ya) 楠、劉雨瑞)
《 人民日報 》( 2023年06月08日 01 版)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