護平安高考 伴夢想啟航
核心閱讀
高考,牽動著億(yi) 萬(wan) 人的心。6月7日是全國高考首日,今年高考報名人數達1291萬(wan) ,共設7726個(ge) 考點、34.5萬(wan) 個(ge) 普通考場、2.6萬(wan) 個(ge) 備用考場。為(wei) 了護航考生平安高考,多部門全力以赴。從(cong) 命題趨勢看,今年高考更加注重增強鑄魂育人功能,突出綜合素養(yang) 和能力考查,促進教、學、考有機銜接。
6月7日,全國高考首日。今年是實施新冠疫情“乙類乙管”後的首次高考,全國高考報名人數達到1291萬(wan) ,再創曆史新高。
今年高考的組考和命題情況如何?記者采訪了教育部教育考試院負責人、專(zhuan) 家和一線教師。
多措並舉(ju) 護航平安高考
記者獲悉,2023年全國高考設7726個(ge) 考點、34.5萬(wan) 個(ge) 普通考場、2.6萬(wan) 個(ge) 備用考場,安排監考員101.3萬(wan) 人。教育部會(hui) 同有關(guan) 部門指導各地采取一係列紮實有效措施,全力以赴確保平安高考。
教育部教育考試院負責人介紹,為(wei) 全力保障試題試卷安全,在試卷命製、印刷、運送、保管、分發等各環節嚴(yan) 格實施一崗多控、人技聯防,尤其在試卷運轉環節,實施全程無死角視頻監控、軌跡跟蹤,強化無縫鏈接。
據悉,教育部會(hui) 同公安、網信等部門聯合開展打擊作弊專(zhuan) 項行動,會(hui) 同工信部門加強考點周邊電磁環境治理,重點打擊利用手機等無線電設備實施考試作弊的違法行為(wei) 。此外,指導各地加強校外培訓機構涉高考行為(wei) 的規範管理,嚴(yan) 厲打擊虛假宣傳(chuan) 、違規培訓、組織詐騙或作弊、擾亂(luan) 考試招生秩序等違法違規行為(wei) 。
在強化考生服務方麵,為(wei) 統籌做好考試防疫,教育部會(hui) 同國家疾控局等部門,精準落實“乙類乙管”措施要求,完善方案預案,明確製定“針對不同考生情況分類設置考場”“備足備用考場和工作人員”等10條細化要求,指導各地因地製宜、科學精準做好考試防疫工作。
同時,注重為(wei) 殘障考生參加高考提供合理便利。教育部為(wei) 多個(ge) 省份的盲人考生專(zhuan) 門製作統考盲文卷,並且指導各地為(wei) 1萬(wan) 餘(yu) 名殘障考生提供幫助。此外,會(hui) 同有關(guan) 部門部署開展高考護航行動,指導各地進一步優(you) 化考試服務,精心做好考生的交通、食宿、衛生、人身安全等各方麵的綜合保障,著力營造安心、舒心、暖心的考試環境。
教育部教育考試院負責人介紹,針對今年考試期間可能出現的自然災害以及其他突發公共事件,各地各部門進一步完善應急預案,細化工作舉(ju) 措,強化模擬演練,確保預案先行、臨(lin) 危不亂(luan) 、有效應對。教育部及各地均抽調精幹力量組建應急小組,24小時待命,確保遇到突發事件能夠第一時間奔赴現場,快速處置。
注重增強鑄魂育人功能
“2023年高考命題全麵貫徹黨(dang) 的教育方針,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在試題中有機融入黨(dang) 的二十大精神,引導學生德智體(ti) 美勞全麵發展,助力人才自主培養(yang) 質量提升,服務拔尖創新人才培養(yang) 選拔。”教育部教育考試院負責人說。據介紹,教育部教育考試院命製了供舊課標省份使用的全國甲卷、全國乙卷,供新課標省份使用的新課標Ⅰ卷和新課標Ⅱ卷。
注重增強鑄魂育人功能,是2023年高考命題的特點之一。據介紹,以語文試題為(wei) 例,全國乙卷作文試題的兩(liang) 則材料、新課標Ⅱ卷現代文閱讀Ⅰ材料一《談談調查研究》,都積極引導青少年汲取思想力量,堅定理想信念。
高考語文全國卷試題還充分發揮學科優(you) 勢,精心選擇體(ti) 現德育、美育、體(ti) 育、勞動教育理念的素材,注重弘揚勞動精神,育人育心。全國甲卷的文學類文本閱讀選用巴金的散文《機械的詩——旅途隨筆之一》,以獨特視角塑造工人形象,禮讚勞動,引導考生感悟工人的辛勤創造。
如何通過高考選育拔尖創新人才?據了解,今年高考命題體(ti) 現了基礎性、綜合性、應用性和創新性。
“今年高考數學全國卷命題全麵考查數學核心素養(yang) ,注重發揮數學在人才選拔中的重要作用。”專(zhuan) 家介紹,2023年高考數學全國卷充分發揮基礎學科的作用,突出素養(yang) 和能力考查,重點考查邏輯推理素養(yang) ,甄別思維品質、展現思維過程,給考生搭就展示的舞台、發揮的空間。
“強調理性思維,注重思辨考查”,這是河南省實驗中學教師張雲(yun) 佳對今年高考語文試題的看法。據悉,今年高考語文全國卷試題體(ti) 現了對科學思維的考查。例如,通過文質兼美的科普文章激發考生對科學的好奇心、想象力和探究欲;在思辨性文章閱讀中考查推理、批判與(yu) 發現的能力;在科學類論文、論著閱讀中考查梳理探究、歸納概括、假設驗證等思維方法,培養(yang) 求真求實的態度。
促進教、學、考有機銜接
教育部教育考試院負責人介紹,2023年高考命題注重契合學情教情實際,並銜接高中課程標準,促進教、學、考的有機銜接。以高考數學全國卷試題為(wei) 例,命題突出強調對基礎知識和基本概念的深入理解和靈活掌握,注重考查學科知識的綜合應用能力。
“2023年高考語文全國卷試題使用了多種新題型,不同卷種同一模塊試題也有差異。這一舉(ju) 措釋放出明確的信號:提高分數要依靠知識的積累和能力素養(yang) 的提升。”教育部教育考試院負責人說。
例如,全國甲卷寫(xie) 作試題“人·技術·時間”,材料的思辨性特征明顯;全國乙卷寫(xie) 作試題“一花獨放不是春”,使用兩(liang) 則內(nei) 容相關(guan) 而富有張力的材料;新課標Ⅰ卷寫(xie) 作試題“故事的力量”,材料圍繞特定的話題組織;新課標Ⅱ卷寫(xie) 作試題“青少年自己的空間”是一道讀寫(xie) 結合類試題,作為(wei) 新推出的題型,首次在高考全國卷中正式使用。
“試題一方麵注重考核知識,另一方麵更注重考核學生的語文能力,如閱讀理解、表達能力、用詞選句能力等。”北京大學教授陸儉(jian) 明認為(wei) ,全國卷語文試題對語文教育起到積極的導向作用,未來應引導學生多讀書(shu) 、讀好書(shu) 。
上海師範大學教授鄭桂華表示,通過高考,學生不僅(jin) 接受了知識的考查,也收獲了精神的成長,有助於(yu) 更好地立德樹人。
《 人民日報 》( 2023年06月08日 12 版)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