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利平台 > 即時新聞 > 地方

讓“惠民保”帶來更多“真實惠”(財經觀)

發布時間:2023-06-12 15:10:00來源: 人民網-《人民日報》

  期待在多方麵的共同努力下,“惠民保”能夠持續健康發展,在多層次醫療保障體(ti) 係中發揮長效作用,切實減輕百姓看病負擔,助力更好實現“病有所醫”,積極保障人民健康

  黨(dang) 的二十大報告提出,促進多層次醫療保障有序銜接,完善大病保險和醫療救助製度,落實異地就醫結算,建立長期護理保險製度,積極發展商業(ye) 醫療保險。

  近年來,城市定製型商業(ye) 醫療保險——“惠民保”在不少地方落地開花,受到越來越多消費者青睞。中國保險行業(ye) 協會(hui) 發布的數據顯示,截至2021年底,“惠民保”已覆蓋28個(ge) 省份,共有1.4億(yi) 人次參保,保費約140億(yi) 元。

  “惠民保”受歡迎的原因,主要在於(yu) 其普惠性。這種保險通常采取“政府指導+市場化運行”的模式,作為(wei) 多層次醫療保障體(ti) 係中的有益補充,具有參保門檻低、保費低、保額高等特點。尤其是,“惠民保”支持高齡、慢性病人群投保,為(wei) 這些群體(ti) 提供了新的商業(ye) 醫療保險選擇;有的“惠民保”也可對既往病症治療費用給予一定比例補償(chang) ,緩解一些重症患者就醫的經濟壓力。

  在精準填補保障短板、實現規模快速增長的同時,“惠民保”也存在各地產(chan) 品保障水平參差不齊等情況。從(cong) 消費者感受看,一些地方“惠民保”免賠額較高,消費者覺得很難派上用場,有的認為(wei) “惠民保”保障範圍應進一步擴展。反映到數據上,一些地方“惠民保”賠付率相對較低,以及覆蓋率有限、續保率下降。

  保險產(chan) 品遵循“大數法則”,足夠的參保率、續保率是其持續健康發展的重要基礎。這也要求“惠民保”在“普惠”二字上更下功夫,優(you) 化提升服務保障,把“真實惠”落到更廣泛群體(ti) 當中,才能贏得更多消費者認可,實現持續健康發展。

  在產(chan) 品設計方麵,各地應根據實際情況合理確定“惠民保”保障水平。一些“惠民保”賠付率較低的地方,可適當降低免賠額、提高報銷比例等。同時,可對“惠民保”保險責任加入動態調整機製,如賠付率未達預期,對保障水平進行及時調整。目前,一些地方的“惠民保”有針對性地擴展了特藥責任、先進治療方案等,受到消費者歡迎,提供了可借鑒的經驗。

  除了適當提高保障水平,“惠民保”還可有針對性地提升對各類群體(ti) 的吸引力。例如,可優(you) 化健康人群投保體(ti) 驗,提供健康谘詢、重疾早篩等服務,增強“惠民保”對健康人群的吸引力。同時,“惠民保”在一些地方支持非本地醫保的新市民投保,既能夠為(wei) 更多居民提供保障選擇,也有利於(yu) 提高參保率。

  從(cong) “惠民保”參保率較高地區的經驗看,有關(guan) 部門往往給予了較大力度的支持。根據實際情況,各地可為(wei) 承保公司提供適當政策鼓勵、數據支持等。例如,地方醫保部門通過穩妥推動規範、高效、安全的數據交換和信息共享,幫助承保公司做好“惠民保”保費測算和保障方案製定。同時,金融管理部門也應加強監管,促進“惠民保”規範發展。

  期待在多方麵的共同努力下,“惠民保”能夠持續健康發展,在多層次醫療保障體(ti) 係中發揮長效作用,切實減輕百姓看病負擔,助力更好實現“病有所醫”,積極保障人民健康。

  《 人民日報 》( 2023年06月12日 18 版)

(責編:李文治)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