助力高校畢業生走穩就業路(人民時評)
把促進青年特別是高校畢業(ye) 生就業(ye) 工作擺在更加突出的位置,堅持市場導向和政府促進並重,精準施策、務求實效
江蘇組織實施十萬(wan) 就業(ye) 見習(xi) 崗位募集計劃,推動見習(xi) 補貼、稅費抵扣等政策“應享盡享”;山東(dong) 出台21條具體(ti) 措施,推動當地高校畢業(ye) 生就業(ye) 指導服務提質升級;寧夏開展2023年高校畢業(ye) 生等青年就業(ye) 創業(ye) 推進計劃,實施公共部門穩崗擴崗等10項行動……臨(lin) 近畢業(ye) 季,各地紛紛搶抓時間窗口,精準拓展崗位,優(you) 化指導服務,促進高校畢業(ye) 生高質量充分就業(ye) 。
高校畢業(ye) 生是國家寶貴的人才資源,是保就業(ye) 穩就業(ye) 的重點群體(ti) 。從(cong) 長遠看,大量接受高等教育的人才實現就業(ye) ,有利於(yu) 進一步釋放人才紅利,為(wei) 未來發展積蓄動能。也要看到,近年來高校畢業(ye) 生人數不斷創新高,今年將達到1158萬(wan) 人。同時,就業(ye) 需求更加個(ge) 性化、多元化。這些現實因素增加了就業(ye) 壓力。
4月28日召開的中共中央政治局會(hui) 議強調,“擴大高校畢業(ye) 生就業(ye) 渠道”。從(cong) 宏觀上講,解決(jue) 大學生就業(ye) 問題,要堅持在推動高質量發展中強化就業(ye) 優(you) 先導向,提高經濟增長的就業(ye) 帶動力,不斷促進就業(ye) 量的擴大和質的提升。從(cong) 當前形勢看,應抓住許多高校畢業(ye) 生仍在校的有利時機,進一步加大工作力度,提升就業(ye) 服務質量,更好匹配畢業(ye) 生的就業(ye) 需求,幫助他們(men) 落實就業(ye) 去向。
影響高校畢業(ye) 生就業(ye) 的重要因素之一是供需信息的匹配效率。對目前仍未落實就業(ye) 去向的高校畢業(ye) 生,要結合各項就業(ye) 創業(ye) 扶持政策,為(wei) 他們(men) 建立台賬,根據學曆條件、個(ge) 人意願精準匹配崗位,讓求職目標更具體(ti) 。不久前,教育部決(jue) 定於(yu) 5月至8月開展2023屆高校畢業(ye) 生就業(ye) “百日衝(chong) 刺”行動,要求各地各高校精準組織“訪企拓崗促就業(ye) ”行動;大力引導高校畢業(ye) 生赴基層就業(ye) ,積極報名參與(yu) “特崗計劃”“三支一扶”“西部計劃”等基層服務項目。在擴渠道、促匹配上下更大功夫,切實提升實效性,才能實現高校畢業(ye) 生和用人單位的雙向奔赴。
助力高校畢業(ye) 生走穩就業(ye) 路,必須健全就業(ye) 促進機製,深入細致做好就業(ye) 創業(ye) 指導服務。一方麵,應強化不斷線就業(ye) 服務,建立高校畢業(ye) 生就業(ye) 崗位歸集機製,用好國家大學生就業(ye) 服務平台等,持續為(wei) 有就業(ye) 意願的畢業(ye) 生提供崗位信息。另一方麵,應抓住重點群體(ti) ,為(wei) 脫貧家庭、低保家庭、零就業(ye) 家庭高校畢業(ye) 生,以及殘疾高校畢業(ye) 生和長期失業(ye) 高校畢業(ye) 生,提供“一人一檔”“一人一策”精準服務。要織密織牢就業(ye) 保障網,對通過市場渠道確實難以就業(ye) 的特殊困難高校畢業(ye) 生進行公益性崗位兜底安置,同時把有就業(ye) 意願的離校未就業(ye) 高校畢業(ye) 生納入服務範圍。此外,還應盡可能簡化優(you) 化求職就業(ye) 手續。不久前,中組部、人力資源社會(hui) 保障部、教育部等5部門發文明確,今年起取消高校畢業(ye) 生就業(ye) 報到證。要穩妥有序推動這項工作,通過建立去向登記製度、明確檔案轉遞銜接等做好過渡,為(wei) 高校畢業(ye) 生就業(ye) 創業(ye) 提供更多便利。
高校畢業(ye) 生等青年就業(ye) 關(guan) 係民生福祉、經濟發展和國家未來。把促進青年特別是高校畢業(ye) 生就業(ye) 工作擺在更加突出的位置,堅持市場導向和政府促進並重,精準施策、務求實效,定能讓廣大畢業(ye) 生邁好走向社會(hui) 的第一步。
《 人民日報 》( 2023年06月12日 05 版)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