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懷陽光 遇見愛
晨光微露,空中裹著一層薄薄的雲(yun) 霧,一片片透明的陽光,灑滿太原市晉源區一電學校的校園;校門口,一盆盆綠植,露水濕透,晶瑩剃亮;校牆一側(ce) 的月季花,在晨風裏輕輕搖擺;天空中,一群家鴿,打破天空的靜謐,在空中鳴囀……
與(yu) 晨光相伴,一個(ge) 個(ge) 行著隊禮、說著您好,進入學校的少年給始建於(yu) 1962年、由廠礦回歸的九年一貫製學校——太原市晉源區一電學校,帶來了新的活力。
圖為(wei) 清晨在校園門口迎接孩子們(men) 上學的李雁鴻。
自信的笑容,有力的步伐,與(yu) 老師們(men) 親(qin) 密無間的互動,其背後,是一電學校“‘教育+心理’青少年生命關(guan) 懷”辦學模式結出的碩果。
用光,用熱,溫暖你
一抹晨光,照耀在校園的開始。
6點30分,校長李雁鴻同往常一般準時出現在校門口。初中部的同學們(men) 已陸續在校門口自覺排隊,捧著課本背起書(shu) 來。
7點30分,小學部的同學們(men) 穿著整齊的校服,臉上掛著甜甜的笑容,邁著輕鬆的步子,蹦蹦跳跳地走進校園。
圖為(wei) 清晨步入校園的同學們(men) 。
“你好,同學們(men) !”麵帶微笑,右手舉(ju) 起,李雁鴻對每一個(ge) 入校的同學問好。
“校長好!”同學們(men) 清脆的一聲回應,行隊禮。
很多人問李雁鴻,在校門口讀書(shu) ,有什麽(me) 意義(yi) ?那一聲您好,又有什麽(me) 意義(yi) ?
這正是教育微心理在一電學校裏的無處不在。
一電學校的老師們(men) 不會(hui) 讓每一個(ge) 孩子隻是擦肩而過,而是會(hui) 在每一次的見麵中用心觀察孩子們(men) 的微表情微動作,根據變化,將交流與(yu) 溝通及時化。
去年,每天晨起在校門口迎接同學們(men) 的李雁鴻發現一個(ge) 孩子很特別。“他不會(hui) 和我說話,也不和我互動”。李雁鴻先是嚐試和他擊掌,用微動作去表達親(qin) 近;每天堅持跟他說“孩子,你好”。
圖為(wei) 清晨與(yu) 初中學生一起走進校園的李雁鴻。
“直到今年,他站在我跟前,沒有像以前一樣伸出手,我發現他要張嘴了!”李雁鴻按捺住自己內(nei) 心的激動,“孩子,你想跟校長說一聲你好麽(me) ?”“你好,他沒回答”“你好啊,他還是沒回答”。直到李雁鴻說出第三聲你好,眼前的孩子慢慢地說出了“你好”。
在李雁鴻的日記裏,她這樣寫(xie) 道:等一季花開要等四季,等一句“你好”我等了一年!
在一電學校有一個(ge) 傳(chuan) 統,李雁鴻要在晨操結束後,進行5分鍾的微心理課程。
圖為(wei) 在晨操曦誦後,李雁鴻給同學們(men) 進行微心理課程。
“孩子們(men) ,當我們(men) 把本來應該寫(xie) 在黑板上的字,偷偷地寫(xie) 到牆上,校長相信你是識字的;但是,如果有的字寫(xie) 錯地方,就會(hui) 造成困擾。哎呦,一電學校的孩子怎是這樣?希望孩子們(men) ,站對地方,做對地方,寫(xie) 對地方。”
這是一節簡單的微心理課程,內(nei) 容可以是 “校園的山楂花開了,你們(men) 課間不去看一看麽(me) ?”這樣的小事,也可以是宇航員出征太空的國家大事甚至國際事件。不需要提前準備,都是李雁鴻每天的所見所聞所想所悟。
“教育就是一種愛的能量的傳(chuan) 遞和聚集,不需要一直在課堂上,而是需要一個(ge) 個(ge) 細化的點,積少成多,積點成麵。”李雁鴻說。
在一電的校園裏,米黃色的欄杆,淺色的教室門,操場上彩色的圖案,花開四季的綠色驛站,藍天白雲(yun) 色的校服……都是微心理的無處不在。“身處彩色校園裏的每個(ge) 生命都有了色彩,而有色彩的生命就有了韌性。”
校園裏,老師見到孩子們(men) 的一聲你好,是想告訴他們(men) :孩子,你好就好;舞台上,因為(wei) 表演不出來節目、抱頭蹲下的女孩,可以在老師的懷抱裏走下舞台;操場上,沐浴在早晨10點鍾的陽光下,告訴那個(ge) 愛笑的男孩,老師最願意看到你笑起來的樣子……關(guan) 注煩惱,關(guan) 注壓力,關(guan) 注負麵,一電校園裏,每一位老師都在用心關(guan) 注著每一個(ge) 孩子的微心理,也收獲著直抵人心的那份幸福。
用愛,用情,走近你
每個(ge) 上學日,早晨7點50分,歡快的音樂(le) 響起。小學部的600多名學生站在青青草坪上,進入一電學校的特有時刻——晨操曦誦。
踏著《最美少年》的節拍,同學們(men) 一會(hui) 伸伸手,一會(hui) 踢踢腿,一會(hui) 彎彎腰……由學校體(ti) 育教師自編的“晨操”,集音樂(le) 、舞蹈、動作於(yu) 一體(ti) ,秉承簡單、易學、好玩的宗旨,在動作的設計上,可以點點地,扭一扭,走鴨鴨步,超級酷!
圖為(wei) 一電學校同學們(men) 的晨操曦誦。
“在晨操曦誦中,同學們(men) 一聲聲的嘿!吼!哈!吞吐的也許是昨夜寫(xie) 不完作業(ye) 的煩惱,可能是爸爸媽媽責備的苦惱,還可能是跟同學鬧別扭的不開心。”李雁鴻說。
認真做完晨操後,同學們(men) 齊聲誦讀:“居善地,心善淵,與(yu) 善仁,言善信,正善治,事善能,動善時。”音樂(le) 結束,進入“曦誦”。清晨明媚的陽光灑落在每一位同學的肩頭,輕飄如同無物,卻讓人感到溫暖。
“誦讀篇目精選自《小學生必背古詩詞75首》《笠翁對韻》等書(shu) 目,要求學生每周背誦4首,讓學生從(cong) 小就養(yang) 成誦讀欣賞古詩文的習(xi) 慣,用六年的時間涵養(yang) 學生‘詩書(shu) 氣’,激發對民族文化的認同與(yu) 熱愛。”學校德育主任李玥介紹說。
在一電學校,“晨操曦誦”已堅持3年。“孩子們(men) 舒活了筋骨,抖擻了精神。我會(hui) 和孩子們(men) 一起沐浴在陽光下,聽鳥兒(er) 的鳴囀,告訴他們(men) ,你們(men) 的聲音是讓風聽到的,你們(men) 的身體(ti) 是讓光照見的。”李雁鴻說。
“每個(ge) 人左手食指朝上,放在前一個(ge) 人的右掌心下,呈‘傘(san) 狀’;右掌心放在後一人的左手指上,同樣呈‘傘(san) 狀’。當聽到‘考試’一詞,要做出左手逃離,不被同伴抓住;同時右手迅速抓同伴的食指。”6月9日周五下午2點30分,上課鈴聲響起,三年一班班主任鞏夢琦講完遊戲規則後,一聲“考試”,同學們(men) 興(xing) 奮而緊張地按照規則做著遊戲,一節以“巧解失敗促成長”為(wei) 主題的心理健康教育課程開講了。
圖為(wei) 三年一班教室內(nei) 心理健康教育課程正在進行。
三次遊戲後,鞏夢琦老師問“你抓住了別人幾次,被同學抓住了幾次?”同學們(men) 你一言我一語,有高興(xing) 有失望。
“有沒有同學看見其他人沒被抓住,自己被抓住了而沮喪(sang) 難過呢?如何排解自己難過的心情呢?”鞏夢琦老師隨即問道。
“一個(ge) 人不可能永遠失敗,就像一個(ge) 人走路不可能永遠不會(hui) 跌倒一樣。但是當我們(men) 跌倒時,我們(men) 要做的是從(cong) 原地爬起來振作精神,繼續前進。”遊戲結束,鞏夢琦老師對課程進行總結。
“每個(ge) 星期五,都會(hui) 有一節心理健康教育課程,課堂的主題都是同學們(men) 經常遇到的問題。通過遊戲讓孩子快速融入課堂,告訴孩子一些解決(jue) 煩惱的小方法和人生道理。”
新學期,同學們(men) 睡不醒怎麽(me) 辦?考試結束,沒考好怎麽(me) 辦?……一個(ge) 個(ge) 同學們(men) 都會(hui) 遇到的小情緒,在一節節心理課堂上,得到解決(jue) 。“老師和同學們(men) 的距離越來越近,同學們(men) 也願意打開心扉向老師訴說自己的小煩惱。”李雁鴻說。
一周一次的心理課堂,心理與(yu) 課堂的有機結合,使學生們(men) 在校園裏處處都感受到真、善、美的教育,不斷提高自身的心理素質。老師們(men) 不僅(jin) 在知識上影響著學生,更是在師生頻繁互動中,及時矯正有心理障礙的學生,引導他們(men) 熱愛生活、熱愛科學、關(guan) 心社會(hui) 、關(guan) 心他人,培養(yang) 他們(men) 的責任感、獨立性、自尊心和自製力,養(yang) 成樂(le) 觀進取的生活態度。
用心,用行,指引你
“我在這兒(er) 等著你回來,等著你回來,看那桃花開……”初三學生模擬考試結束後,在教學樓5層的多功能室裏,伴著歌曲《桃花朵朵開》的旋律,“為(wei) 夢想 一起來 初三學生心理拓展活動”正式開始,歡快的音樂(le) 與(yu) 同學們(men) 歡樂(le) 的笑聲交融在一起。
圖為(wei) “為(wei) 夢想 一起來 初三學生心理拓展活動”現場。
李雁鴻正用自己獨特的方式為(wei) 即將參加中考的80餘(yu) 名同學加油鼓勁。活動期間,沒有激動昂揚的宣誓,沒有離別前的傷(shang) 感,隻有舞台上一個(ge) 個(ge) 青春洋溢的笑臉。
“初三學生剛剛結束模擬考試,到了真正的衝(chong) 刺階段,是情緒容易爆發的階段,很多孩子容易放棄。今天這節課,我就是想跟孩子們(men) 一起,放下學習(xi) ,重新定義(yi) 夢想。”李雁鴻說。
“桃花朵朵開”“蘿卜蹲”“接力傳(chuan) 球”三個(ge) 遊戲,不僅(jin) 幫同學們(men) 緩解了壓力,更有著心理教育的滲透。
在遊戲“桃花朵朵開”中,和同伴們(men) 緊緊擁抱,感受來自同伴們(men) 身體(ti) 的溫暖,消逝內(nei) 心的一些孤寂和落寞;遊戲“蘿卜蹲”,大家有起有落,如同不確定性太多的人生;遊戲“接力傳(chuan) 球”中,每個(ge) 人都是平等的,沒有成績沒有分數。
圖為(wei) 初三的同學們(men) 正在玩“接力傳(chuan) 球”遊戲。
“這次心理拓展活動,關(guan) 注青少年成長需求,促進學習(xi) 與(yu) 精神的雙成長。”2018年,取得國家心理谘詢師二級證書(shu) 的李雁鴻,在擔任一電學校校長後,結合自己20多年的教育教學管理和多年心理谘詢的實踐經驗,與(yu) 團隊成員共同提出“‘教育+心理’青少年生命關(guan) 懷教育”辦學模式,通過心理進課程係列活動及家校聯係共同推進。
“心理健康建設不是放在校外一些心理谘詢機構,而是放在學校,最大程度地實現了學生心理問題的防患於(yu) 未然。”李雁鴻說。
“我是一個(ge) 美麗(li) 的泡泡,泡泡變大,泡泡變小……”操場上,一年級的同學們(men) 手拉手圍成一個(ge) 圈,同樣持有心理谘詢師二級證書(shu) 的殷菁老師在圓圈中央。吹著夏日的風,孩子們(men) 在操場上盡情奔跑,感受大自然。
圖為(wei) 操場上一年級同學們(men) 正在玩“泡泡變大變小”遊戲。
“這個(ge) 遊戲就是讓一年級的孩子們(men) 完全放鬆自己,告訴他們(men) ,我們(men) 是校園的新主人,可以在安全的範圍內(nei) 做自己想做的事情。”殷菁老師說。
在“教育+心理”青少年生命關(guan) 懷教育辦學模式中,心理課程不僅(jin) 在課堂上,還可以在校園裏,每個(ge) 年級的課程重點都有所不同。“一年級關(guan) 注和自然的接觸,二年級關(guan) 注身體(ti) 某一個(ge) 器官,三年級、四年級應對學習(xi) 上的困惑,高段學生則是個(ge) 性化關(guan) 注。”殷菁介紹。
2019年上半年,依托學校4名持有心理谘詢師二級證書(shu) 的教師,李雁鴻開始建設心理基地。曆經3年,打造了達到國家一流水平的200平米獨立“金鑰匙”心理谘詢基地。在每周一至周五的特定時間內(nei) ,心理谘詢室定期開放,接待來訪者。
在一電學校,心理健康教育可以采取不同的方式去開展。教師可以通過情景表演、集體(ti) 遊戲、互問互答等活動,滲透有關(guan) 心理健康熱點話題;每周開展“穿越電網”“鬆鼠搬家”“蜈蚣翻身”等戶外心理拓展活動,為(wei) 學生們(men) 舒緩身心壓力,增進友誼,增強團隊凝聚力……
圖為(wei) 在心理健康輔導站,李雁鴻給同學們(men) 上課。
“我想告訴孩子們(men) ,校園是小的,我們(men) 的世界是遠的;漢字是小的,透過小小的漢字,你的思想能抵達的深度是無限的。”在一電學校,每個(ge) 學期每個(ge) 年級都會(hui) 有半天到一天的研學時間,在研學中引領學生構建大視野大格局。
三年來,李雁鴻帶著孩子們(men) 走到中華傅山園、晉祠公園、天龍山、太原市圖書(shu) 館馬克思書(shu) 房、山西博物院……讓孩子們(men) 走出校園,通過體(ti) 力爆發,舒緩壓力。
“心理課堂隻是解決(jue) 問題的一個(ge) 方麵,但更多的是需要一群人去引領、去陪伴。”在一電學校,每位老師都在沉下心思考,如何將心理和教育相結合,讓家長們(men) 少一些煩惱;或者即使有了煩惱,如何幫助家長們(men) 化解。而一電學校的心理教育課堂,不僅(jin) 僅(jin) 麵對的是學校裏的學生,還進入社區提供親(qin) 子教育、婚姻家庭、情緒管理等心理谘詢服務,為(wei) 居民們(men) 送上一份溫暖和關(guan) 愛。
前不久的六一兒(er) 童節,一電校園的晚上燈火通明,爆米花、糖人、飲料……家長和老師一起,把自助餐廳搬進校園。孩子們(men) 不僅(jin) 收獲了老師的愛,還有家長們(men) 的愛。一電的老師們(men) ,正用心、用愛、用情,給學生們(men) 提供最“貴”的教育。(攝影 王帆)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