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利平台 > 即時新聞 > 地方

用好“微改造”下足繡花功夫 天津完善現代化大都市城市風貌

發布時間:2023-06-16 15:36:00來源: 人民網-天津頻道

  人民網天津6月16日電 (記者唐心怡)多年來,天津堅持規劃先行,尊重城市發展規律,延續天津曆史文脈,突出“古今交融、中西合璧、多元並蓄”的文化底蘊,以中心城區規劃建設為(wei) 重點,逐步形成了“大氣、文雅、精致、有品位”的城市風格。從(cong) 日前召開的天津市“十項行動”見行見效主題係列第八場新聞發布會(hui) 上獲悉,為(wei) 落實好中心城區更新提升行動方案,天津將從(cong) 以下幾方麵,進一步加強和完善天津現代化大都市的城市風貌。

  一是發揮規劃引領,塑造津城整體(ti) 風貌。編製“津城”總體(ti) 城市設計,以“津城”核心區(環內(nei) 部分)為(wei) 重點,劃分曆史文化區、濱水特色區、公共中心區等五類重點風貌管控區,通過城市設計合理確定開發強度和建築高度,並對各類風貌管控區內(nei) 城市風貌進行引導,在片區內(nei) 形成整體(ti) 風貌協調、風貌特色突出的形象特征,彰顯“大氣、文雅、精致、有品位”的城市風格。

  二是突出重點區域,加強天際線管控。重點對中心城區的曆史文化街區,重點城市公園、城市廣場等公共開敞空間周邊,重要河道兩(liang) 岸等開敞空間開展天際線管控。通過城市設計和規劃策劃,分析建築空間尺度,塑造高低有序、疏密有致的城市形態,體(ti) 現地域特征和時代風貌。注重曆史肌理及風貌的傳(chuan) 承,從(cong) 立體(ti) 空間和整體(ti) 平麵上統籌建築布局、協調城市景觀風貌,遵循梯度原則,前低後高,漸次升高,在重點區域打造統一協調、錯落有致的整體(ti) 空間形態。

  三是強調以人為(wei) 本,注重城市空間體(ti) 驗。規劃管理中,加強人視角的城市空間分析,注重人在城市中生產(chan) 生活感受和體(ti) 驗。挖掘和拓展人的步行活動和綠化空間,提升小區域的空間品質和活力。結合海河兩(liang) 岸提升更新規劃的編製,完善津灣廣場等海河重要節點的跨河步行橋規劃,促進海河兩(liang) 岸互動,聯動曆史文化街區功能活化,增強城市活力。

  四是以項目為(wei) 抓手,提升城市風貌和宜居水平。總結已有城市更新項目經驗,加快推動河北區金鍾街、和平區金耀廣場、河東(dong) 區第一機床總廠、河西區柳林南、南開區西營門等城市更新項目建設,配合謀劃新一批城市更新項目,以項目為(wei) 抓手,兼顧曆史風貌保護和城市文化底蘊的傳(chuan) 承,改換城市容顏,提升城市風貌。在項目規劃策劃中,改善老舊住房居住條件,采用“繡花”、“織補”的微更新方式,充分利用插花地、空閑地,按需補充老舊社區停車、醫療、體(ti) 育、便民商業(ye) 等公共服務設施短板,讓城市更宜居,群眾(zhong) 生活更便利。

(責編:李文治)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