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動養老服務體係實現“從有到優”(縱橫)
構建社會(hui) 化養(yang) 老服務體(ti) 係,是實施積極應對人口老齡化國家戰略的重要內(nei) 容。黨(dang) 的十八大以來,我國養(yang) 老服務製度框架不斷完善,養(yang) 老服務設施基本實現城鄉(xiang) 全覆蓋,社會(hui) 化養(yang) 老服務體(ti) 係實現了“從(cong) 無到有”;“十四五”時期,麵對新任務,我們(men) 要推動養(yang) 老服務體(ti) 係實現“從(cong) 有到優(you) ”的新突破。
一個(ge) 好的養(yang) 老服務體(ti) 係,必須保證養(yang) 老服務對象的普遍性、服務供給的可及性、服務質量的可靠性、服務價(jia) 格的可承受性。當前,我國已經出台基本養(yang) 老服務清單,正加快健全基本養(yang) 老服務製度體(ti) 係;已經全麵放開養(yang) 老服務市場,大力發展養(yang) 老產(chan) 業(ye) ;已經出台城企聯動普惠養(yang) 老專(zhuan) 項行動等政策。下一步,要抓好統籌協同發展,激發製度化、體(ti) 係化推進的效能。
聚焦基本養(yang) 老服務需求,優(you) 化養(yang) 老服務資源配置。從(cong) 照護服務的角度看,失能、失智、高齡老年人,獨居、孤寡、計劃生育特殊家庭老年人和純老年人家庭等群體(ti) 是政策支持的重點。必須優(you) 化資源配置方式,推動資源下沉,加快完善社區居家層麵的社會(hui) 化服務體(ti) 係,多措並舉(ju) 增加社區居家養(yang) 老服務供給,提高財政資金的使用效能。
聚焦市場機製作用發揮,推進老齡事業(ye) 和產(chan) 業(ye) 協同發展。要研究以財政資金撬動市場的作用機理和優(you) 化路徑,帶動養(yang) 老消費市場整體(ti) 發展。要發揮金融的支持作用,大力發展企業(ye) 年金、職業(ye) 年金、個(ge) 人儲(chu) 蓄性養(yang) 老保險和商業(ye) 養(yang) 老保險,大力發展長期護理保險、普惠保、大病保險等金融產(chan) 品。大力發展電子支付、保險支付等方式,為(wei) 處置糾紛和維護老年人權益提供便利,引導老年人放心消費、舒心消費。
聚焦基層社會(hui) 治理改革,破解養(yang) 老服務“最後一米”難題。基層是一切工作的落腳點。要堅持黨(dang) 建引領,深化基層社會(hui) 治理改革,創新資源統籌機製,構建鄉(xiang) 鎮(街道)“一體(ti) 化”養(yang) 老服務體(ti) 係,著力打通養(yang) 老服務“最後一米”的供需對接。鄉(xiang) 鎮(街道)應承擔資源統籌、需求發現、服務組織、回應呼聲和監督管理等方麵的職責;按照“條塊結合”的原則,與(yu) 職能部門密切合作,統籌轄區內(nei) 機構、社區、居家養(yang) 老服務協調發展,統籌轄區內(nei) 養(yang) 老服務設施、項目、隊伍一體(ti) 化推進。要發揮老年人協會(hui) 的作用,充分反映老年人訴求。
在推進中國式現代化進程中,要將老齡政策融入經濟社會(hui) 發展政策當中,將應對老齡化問題作為(wei) 一項長遠的、係統的社會(hui) 治理工程有序推進。其中,當務之急是以整體(ti) 性治理為(wei) 牽引,著力補齊社會(hui) 化養(yang) 老服務體(ti) 係建設的短板,提升老齡化社會(hui) 的治理水平。
(摘編自《大眾(zhong) 日報》)
《 人民日報 》( 2023年06月19日 05 版)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