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遼市:立治沙之法 築生態屏障
現在的科爾沁沙地,在曆史上曾是一片水草豐(feng) 美、牛羊肥壯的草原,後來,這裏逐漸沙化。如今的科爾沁沙地,橫跨內(nei) 蒙古、遼寧、吉林三省區,是我國四大沙地之一。沙地治理迫在眉睫,依法治理至關(guan) 重要,《通遼市沙化土地治理條例》(以下簡稱《條例》)應運而生。
沙地治理 呼喚立法
“窮荒絕漠鳥不飛,萬(wan) 磧千山夢猶懶。”通遼市地處科爾沁沙地腹地,沙地麵積4086萬(wan) 畝(mu) ,占科爾沁沙地總麵積的52.7%,是科爾沁沙地主體(ti) 地區。經過幾十年的不懈努力,在一代又一代通遼人民的接續奮鬥下,科爾沁沙地實現了綠增人進沙退。
治理後的沙地變得草木蔥蘢,鳥語花香,“無風三尺土”的惡劣環境已明顯改善,但目前仍有1000多萬(wan) 畝(mu) 的沙化土地沒有得到有效治理,同時還存在已治理區域植被群落不穩定、治理成果很脆弱,且不同程度存在亂(luan) 墾濫牧、亂(luan) 挖濫采等問題,局部地區有惡化趨勢。此外,沙化土地治理工作也存在權責不夠明確、措施不夠科學、治理體(ti) 係不夠健全、沙化土地資源開發利用管理不夠規範等問題。因此,製定一部沙化土地治理地方性法規,全麵加強和規範沙化土地治理工作十分必要。這關(guan) 係到通遼市高質量發展,關(guan) 係到通遼市人民群眾(zhong) 福祉和生態文明建設,也直接影響著我國北方重要生態安全屏障功能的發揮。
牢記囑托 推進立法
推進科爾沁沙地生態治理立法,加大依法治林治草力度,能夠有效保護和鞏固擴大沙地治理成果,是規範沙地治理以及沙地資源保護利用的製度保證和法律保證。製定《條例》,是貫徹落實習(xi) 近平總書(shu) 記重要指示精神的重大舉(ju) 措,是貫徹落實黨(dang) 中央和自治區黨(dang) 委、通遼市委重大決(jue) 策部署的必然要求,同樣是推進通遼市生態環境質量持續改善的現實需要。
通遼市人大常委會(hui) 牢記習(xi) 近平總書(shu) 記囑托,切實履行主體(ti) 責任,堅持生態優(you) 先、綠色發展理念,把深入貫徹落實“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理念貫穿始終,以習(xi) 近平生態文明思想以及《國務院關(guan) 於(yu) 進一步加強防沙治沙工作的決(jue) 定》為(wei) 指導,用最嚴(yan) 格法律製度保障沙地治理高質量推進。
2022年3月至7月,通遼市人大常委會(hui) 與(yu) 通遼市政府共同組織成立的《條例》草案起草小組開展立法調研工作,先後深入到8個(ge) 旗縣市區,尤其對奈曼旗、庫倫(lun) 旗、科左後旗和科爾沁區4個(ge) “科爾沁草原山水林田湖草沙一體(ti) 化保護和修複工程”項目區進行重點調研,在此期間赴遼寧省阜新市開展立法工作考察。2022年8月,《條例(草案征求意見二稿)》經通遼市政府常務會(hui) 審議後先後提請市人大常委會(hui) 第五次會(hui) 議、第六次會(hui) 議進行審議,並經市人大常委會(hui) 第六次會(hui) 議表決(jue) 通過,報請自治區人大常委會(hui) 批準。2022年12月27日,在內(nei) 蒙古自治區第十三屆人民代表大會(hui) 常務委員會(hui) 第三十九次會(hui) 議上,《條例》批準通過。2023年3月1日,《條例》正式實施。
生態優(you) 先 高質量立法
《條例》涉及麵廣、關(guan) 注度高。通遼市人大常委會(hui) 堅持以習(xi) 近平生態文明思想為(wei) 根本遵循,自覺對標對表,把製定該條例作為(wei) 重大政治任務,列入年度立法計劃重點項目,認真落實到立法工作的全過程,做到科學立法、民主立法、依法立法。
在《條例》製定過程中,始終堅持黨(dang) 對立法工作的領導,多次深入開展調研論證,廣泛征求社會(hui) 各方麵及基層立法聯係點意見;充分發揮人大常委會(hui) 組成人員和人大代表主體(ti) 作用,審議一次比一次深入,意見一次比一次聚焦,充分把社會(hui) 期盼、群眾(zhong) 智慧、專(zhuan) 家意見、基層經驗吸收進來,有效提升了立法質量;相關(guan) 部門和工作人員以高度的使命感和責任感,高標準、嚴(yan) 要求推進各項工作。通遼市人大常委會(hui) 充分匯聚各方麵智慧和力量,發揚工匠精神,精益求精,反複細致打磨草案文本,共同努力打造一部經得起曆史和實踐檢驗的高質量法規。
通遼市人大常委會(hui) 切實發揮立法主導作用,在立法專(zhuan) 題調研基礎上,聚焦科爾沁沙地現狀,明確製定《條例》的總體(ti) 思路:堅持尊重自然、順應自然、保護自然,以自然恢複為(wei) 主,人工修複與(yu) 自然恢複相結合,科學合理治理、保護和開發利用沙地資源;明確責任主體(ti) ,層層落實責任,通過強化各級人民政府責任,明確沙地治理責任範圍,明確部門分工,以及土地使用人的權利和義(yi) 務,搞好規劃,建立健全林長製和責任目標考核評價(jia) 機製,上下聯動,密切配合,分類治理,全方位、多角度治理和保護好沙區生態環境;科學有序治理,依法保護成果,按照補充性、可操作性的立法原則,細化上位法原則性規定,著力規範沙地治理、保護和開發利用不科學、工作落實不力,以及屢禁不止的重點違法行為(wei) ,加快推動沙地治理步伐,切實保護好生態治理成果,促進人與(yu) 自然和諧共生。
摸底調研 特色立法
《條例》注重前期摸底調研以“堅持問題導向、針對問題立法、立法解決(jue) 問題、立法突出特色”為(wei) 目標,踐行“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的理念,按照“科爾沁草原山水林田湖草沙一體(ti) 化保護和修複工程”總要求,加強森林、濕地、草原資源保護力度,對荒漠化、沙化、水土流失綜合治理。《條例》規定,旗縣市區人民政府統一組織領導本行政區域內(nei) 沙地治理工作,納入國民經濟和社會(hui) 發展規劃,實行行政領導任期目標責任製,納入林長製考核責任體(ti) 係和年度績效考評,對通遼市沙化土地治理和成果保護進行了全麵規範。
“符合‘小切口立法,解決(jue) 民生大問題’的地方立法要求,法律依據充分、立法目的明確、突出通遼特色,具有較強的針對性和可操作性。”《條例》在通遼市人大常委會(hui) 和自治區人大常委會(hui) 審議時得到一致認同。
《條例》的特色和亮點還在於(yu) ,針對地下水位下降,農(nong) 林牧業(ye) 生產(chan) 水資源利用不合理的問題,《條例》規定,沙地治理應當量水而行、以水定綠,優(you) 化林種樹種結構,造林種草選擇耐幹旱、抗逆性強的優(you) 良鄉(xiang) 土樹種和草種,增加灌草比例,發展雨養(yang) 林草業(ye) ;果樹經濟林應當采用高效節水設施灌溉;禁止發展高耗水、粗放經營的農(nong) 牧林草種植業(ye) 。針對沙蒿等可能致敏的蒿類植物問題,通遼市人大法製委員會(hui) 認為(wei) ,雖然目前尚無權威結論認定沙蒿就是引起過敏的主要因素,但考慮到過敏性鼻炎在通遼市的高發態勢和嚴(yan) 重程度,且已經引起人民群眾(zhong) 的廣泛關(guan) 注,《條例》中增加鼓勵性規定,即“鼓勵、支持在沙化土地治理中選擇其他先鋒植物種替代沙蒿種子等可能致敏的蒿類植物”。
“山氣日夕佳,飛鳥相與(yu) 還。”這幅唯美的畫卷離不開蔥鬱的森林草原、清新的空氣……從(cong) 沙地到花海綠洲,防沙治沙,任重道遠。相信隨著《條例》的正式實施,會(hui) 為(wei) 通遼市生態環境保護提供更有力的法治支撐。總有一天,萬(wan) 畝(mu) 沙地會(hui) 變成萬(wan) 頃碧綠,那便是人們(men) 心中的詩與(yu) 遠方。
多措並舉(ju) 推動《條例》落地見效
《通遼市沙化土地治理條例》的頒布與(yu) 實施,標誌著該市的沙化土地治理工作步入了法製化、規範化軌道。如何多措並舉(ju) ,加強統籌協調,係統抓好《條例》的貫徹實施,全力推動《條例》落地見效,通遼市各相關(guan) 職能部門迅速行動:
林草局召開專(zhuan) 題會(hui) 議推動《條例》落地。要求全市各級林業(ye) 和草原主管部門要切實負起責任,認真履行職責,按照保護優(you) 先、重點修複、適度利用的總體(ti) 思路,全麵貫徹新發展理念,堅持山水林田湖草沙一體(ti) 化保護和係統治理,堅持規劃先行、分期實施、先易後難、整體(ti) 推進的原則,將沙化土地治理納入全市經濟社會(hui) 發展大局來謀劃。製定防沙治沙總體(ti) 規劃,依托國家、自治區生態係統保護和修複重大工程,采取人工造林種草、封禁保護、埋設沙障等綜合措施,持續推進沙化土地治理工作。堅持依法保護,合理開發利用,不斷推動綠色高質量發展。
農(nong) 牧局按照職責分工,逐條分解落實《條例》,建立責任清單,做到責任全覆蓋。進一步增強與(yu) 其他部門的協調溝通,壓實各地農(nong) 牧主管部門屬地職責,指導和做好轄區內(nei) 沙化土地治理工作。堅持預防為(wei) 主、保護優(you) 先,統籌推進山水林田湖草沙綜合治理,通過合理優(you) 化不利於(yu) 生態環境良性循環的種植結構,改進作物耕作方式、推廣土壤改良技術、實施黑土地保護性耕作技術,有效減少動土麵積,減少表土層水分蒸發,進而減少風蝕、水蝕的程度,提高土壤抗蝕性,保護耕地。紮實推進飼草料基地建設,采取禁牧或分區輪牧、限製超過核定的適宜載畜量等措施,抓好《條例》落實落地。
司法局堅持運用法治思維和法治方式助推沙化土地治理。加強行政權力製約和監督,確保《條例》取得實效。依法監督行政執法單位在沙化土地治理領域規範文明執法,嚴(yan) 格落實“雙隨機,一公開”製度。督促相關(guan) 行政執法部門加強沙化土地治理日常監管和執法巡查,從(cong) 源頭上預防和化解違法風險。開展形式多樣的普法宣傳(chuan) 活動,提高《條例》的群眾(zhong) 知曉率。
檢察院在辦理涉沙化土地生態環境案件時,全麵審查刑事、民事、行政責任,依法推動生態環境保護。對相關(guan) 行政機關(guan) 不依法履行職責,可能侵害國家利益或者社會(hui) 公共利益的,及時作為(wei) 行政公益訴訟案件進行監督。對依法應當承擔民事責任的,及時作為(wei) 民事公益訴訟或者刑事附帶民事公益訴訟案件進行監督。開展公益保護法治宣傳(chuan) 。檢察機關(guan) 將開展公益訴訟助力生態修複樣板專(zhuan) 項工作,適時發布涉沙化土地治理公益訴訟典型案例,通過公開聽證、公開宣告送達、公開征集線索等多種形式,加強公眾(zhong) 參與(yu) 度,增強社會(hui) 知曉度。(郭洪申、郭曉玲)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